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晚清大变局——清王朝的失误

作者:

奕譞曾经也是反对修铁路的,这时候他才明白修铁路运煤的重要,李鸿章就跟他建议说,你应该用海军的名义给朝廷打报告,中国应该大规模修铁路。奕譞说,我现在提了,反对的力量会很大,现在不是时候,但是我支持你,你先把到唐山的铁路抓紧时间修。有他的支持,李鸿章也不用打报告,大张旗鼓就这么修起来了,把这一段铁路就修到了天津,北洋水师的码头。1888年醇亲王奕譞觉得时机成熟了,他用海军司令部的名义给朝廷打了报告,说军队有个军舰,有了码头,需要修铁路运到码头。这个奏折就到了朝廷上,慈禧让各位大臣讨论,应不应该修铁路。因为奕譞权力很大,这时候反对的和赞成的意见就半对半了。

这时候地方大臣张之洞就出来表态了,他觉得应该修铁路。在诸多大臣的赞成下,慈禧在1889年下令全国修铁路。从李鸿章1872年提出来到慈禧1889年同意,中间经过了17年,修个铁路又不是一个什么侵害官员利益的事,是带来好处的事,他都要经过17年,你说他还能做出什么政治体制的改革。清王朝始终坚持自己天朝上国的面子,实际上最后是害了他自己。

满清皇族内阁

上纲上线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在文革达到顶峰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还面临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他感觉所有外国国家都是我的藩属国,虽然他被英国、法国打败了,但他还是不承认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所以清政府迟迟不愿意成立外交部,成立外交部就意味着我承认和英法等国家是平等的,我不是你的上司。清政府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五口通商,即五个城市允许外国人居住、经商,这个五个城市是上海、广东、福州、厦门,宁波,都在南方。清政府设立了一个南洋总督,专门来和外国人打交道。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觉得别看你把我打败了,但是你只能和我的地方官打交道,证明我还是天朝。

所以,他就规定长江以南,凡是跟外国人有交往的事务由南洋大臣来处理,长江以北跟外国人打交道的事务北洋大臣来管。另外,清政府特别不喜欢外国人到北京来,他们规定外国人有什么事先跟北洋大臣谈,北洋大臣如果解决不了的再到北京来,反正从天津到北京也近。北洋大臣事实上就成为中国的“外交部”,这样地方官员就获得了外交权,这个权力不得了。你看如果我们还是闭关锁国的话,只有河北省委书记有权力和外国人打交道,那河北省委书记的权力你想想大到什么地方去了。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是天朝上国的面子,把外交权交给地方,尤其交给北洋大臣,而李鸿章又能干,利用权力做了很多事。袁世凯也能干,也做了很多事。

我们看,无论是建电报,修铁路还是建外交部,反对派不从技术层面反对,而总是用孔孟之道的理由来反对,一直上纲上线。所以上纲上线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这个思想在文革就达到顶峰了。中国的清政府总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他才愿意做一点点改变。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为什么中国会惨败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刚才我讲过,军队需要运煤,需要建铁路。铁路一修通之后,李鸿章在1890年又看到,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也修通了,而且俄国到中国东北的运兵速度比我们快。这时候日本的野心也开始显露出来了,所以现在最紧迫地不是修从北京到汉口的铁路,而是打通山海关,修天津到奉天,就是现在沈阳的铁路,再从奉天修到各海军码头的铁路。朝廷一看李鸿章的建议,觉得他分析是有道理的,就同意了,全力修这条铁路线。但是这条铁路修到一半就停工了,为什么停工了,因为这时候慈禧要用海军的钱修建颐和园。我想,她为什么要用海军的钱,仔细一查就明白了,李鸿章是用海军的钱修铁路。

所以慈禧就用了这一大笔钱来修了颐和园。北洋水师到后来也无法进行正常的维修,这时候你们也知道,这十年间世界的军舰造船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动力和射速更快了,而日本恰恰是晚了中国10年建的海军,他是针对北洋水师建起来的,他的装备比北洋水师少,但是军舰航速快和火炮射速比清朝的快,你五分钟发两发,我五分钟发五发甚至六发,就比你强。在建立海军上,日本与清政府有很大的不同,日本想方设法拨款买军舰。因为明治天皇本身就是省吃俭用来给买军舰筹款的,国家元首都这样做了,老百姓看了很感动,当然也会跟着做。而我们清政府是把海军的钱来修园子,所以我觉得根本不需要打仗了,打仗之前就知道谁胜谁负。我们知道在民主的国家里,应该有国会,国会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审议财政,即使是皇家,钱也不能乱用。但中国人根本没有这个观念,我当皇帝,是我打的天下,我想怎么用钱就怎么用钱。

我们看,近代的革命都是跟财税有关。英国贵族不满意国王随便征税,他们联合起来跟国王谈判,英国国会是怎么建立起来,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最后确定了国家不能随便征税,如果要征税得通过国会的同意。美国独立也是,它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跟他征税,但美国人说,我没有人在英国国会里当代表,我就不纳税,无代表就不纳税,美国人就跟英国人干起来了。

慈禧实际上没想到甲午战争是清政府灭亡的重要一步,而这一步就跟她乱花钱有关,最终害了民族害了社会,最终也害了政府。清政府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这个改革是由几个读书人来承担了,整个政治体制变革,如果说最高权力者慈禧不支持,我觉得他们是很难成功的。而恰恰由于光绪与慈禧,一个是以慈禧为首的后党,一个以光绪为首的帝党又有矛盾。这群想要进行体制改革的是体制内最边缘的这一群人,他们终究还是体制内的,当清政府把他们用最激烈的手段镇压之后,那么承担起改革任务的就是体制外的人,由体制外的人来进行这个变革,那性质就变了,就要推翻清王朝,那就是革命了。

戊戌维新虽然被镇压了,但是它的意义还是很重大的。首先我讲一个细节。那天晚上慈禧连夜回京,从颐和园赶回了宫中,把光绪和其他的大臣都叫来,让光绪跪在左边,其他大臣跪在右边,训骂光绪,她说,你为什么要听康有为的话。光绪皇帝说,我倒不是听康有为的,是因为康有为说要变法,我觉得现在洋人老欺负我们,我们只有用洋人的方法才行。这其实也就是当年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另一种说法。但是慈禧一句话就把他回绝了,她说,按照你的说法,祖宗的法子就不灵,洋鬼子比祖宗还灵?

祖宗家法是慈禧的工具统治者弘扬传统总有实际考虑

慈禧训光绪,她说祖宗的家法不能变。祖宗的家法是什么呢,就是皇位继承法。但是其实慈禧是最不遵守祖宗家法的,她的儿子同治皇帝死后,按照皇位继承法就应该是这个皇帝的下一辈,找一个男性当皇帝。但慈禧说不行,得从同治皇帝同辈人中找一个人当皇帝,这是严重违反了皇位继承法的。当时1875年,就找到光绪这么一个小孩,她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如果是她儿子的下一辈当皇帝,那么权力就掌握在了那个小皇帝的父亲或者母亲手上,她自己的位置很低了。当23年后的戊戌维新,她又觉得这会违反到她的权力了。所以我们看所谓的家法,就是慈禧手中的一种工具,当家法威胁到她的权力时,她一定要变。但是变革威胁她的权力的时候,她又强调传统。所以我现在一听到有人说要弘扬传统,发扬传统,我总要问一下,是什么人在提倡和发扬什么样的传统,他背后的真实的目的是怎样的?统治者一般来说是不会轻易地去弘扬什么,他总是有背后实际的考虑的。

戊戌维新有三个后果:第一个,中国的政党政治实际上是从这儿开始的,虽然当时没有政党,但是知识分子开始组织学会,在一起探讨政治,并且有的学会是有纲领的,你认同才可以加入,不认同不可以加入。包括一些小团体选举领导人,中国的政党政治实际上是从这儿开始的。第二,维新派虽然没有什么权力,但是声势造得很大,为什么?梁启超影响太大,中国人第一次知道在报纸上的论争会有这么大的威力,才知道原来报纸是天下之公器。

第三,社会的解放,尤其是妇女解放。康有为早就看到了小女孩缠脚的痛苦,但是不敢提,因为提了之后要遭遇很大的社会压力。直到戊戌维新的时候他才提出解放天足,而且他知道光靠呼吁是没有用的,他还组织了各地的学会,比如说成了一个“天足会”,总部设在上海。他们到民间去放幻灯片,讲缠足对骨骼的残害,他们劝农民,说富人家可以缠足,但是你是一个穷人,还得靠女儿干活呢,她缠了足怎么办。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我认为天足会确实是对妇女的解放起了作用的。

再说到慈禧与光绪。戊戌变法失败后,她想废掉光绪,但是西方列强不同意废掉光绪,慈禧就不敢废,所以慈禧觉得光绪是个隐患。慈禧曾经说光绪皇帝身体不好,法国驻华大使说,让我们带法国医生去看看,慈禧也不敢不让人去检查,检查之后说光绪帝没有什么大病,只是被关的时间久了,精神不太正常。

这时候慈禧看到了一个力量的存在,就是北方的义和团,义和团获得了一些士绅的支持,但是慈禧从来没有对它表过态。这个时候有人跟慈禧说义和团,刀枪不入有神术,能够打败洋鬼子,她就有点不知道是真是假,她就派了一个大臣叫赵舒翘,说你去看一下。我们知道中国专制社会下级官员总是按照上级的指示办事情的,他出京之前,有几个大臣就跟他说,特别希望慈禧利用义和团废掉光绪。所以赵舒翘回来就对慈禧说,我确实见到了一群可以刀枪不入的人。慈禧就说,他们可以进京。义和团就进了北京,官方给他们发粮,这些人觉得自己很英勇,很正义,又有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所以行为很极端,开始杀洋人,杀跟“洋”有关的中国人,包括戴眼镜的中国人,包括卖洋货的铺子也烧了不少。那外国人就提出来,我要派军队来保护使馆,慈禧就面临着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不同意就意味着宣战,但她觉得外国人实际上要想把她自己废掉,让光绪重新掌权,所以她向八国宣战了。当时朝廷上有几个大臣说,我们和其中任何一个国家打仗都败的那么惨烈,向这么多国家宣战,绝对是打败仗。最后大家都知道,八国联军进北京。

慈禧在西逃途中,这时候就准备向外国人求和了。在西逃途中她说了之所以酿出这么巨大的祸害,都是义和团造成的,所以她下令剿灭义和团。我觉得官民双方都应该从这个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作为政府来说,不要轻易鼓动民心民意,群众本身都觉得自己很正义,行动肯定要过激,过激的话政府就很难收场,最终会造成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对立。民众不应因为自己的事业很正义,又有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就行为过激。最后会成为政府的替罪羊的。

慈禧镇压了体制内的变法孙中山才开始有市场

慈禧镇压了体制内的戊戌变法之后,体制外的孙中山就开始有市场了,他的革命党就诞生了。他自己都回忆说,在1900年以前,几乎没有人支持他,1900年以后,他开始感觉到有人支持他,哪怕人还很少。但是从1904年、1905年起支持他的人突然高涨起来,为什么?因为1904年的日俄战争,日本打败了俄国,这场战争打了一年多。日本大胜的这个结局这个对中国人的刺激很大,实际上比在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还要大,为什么?因为这是世界近代史以来,被认为落后的黄种人第一次打败白种人。这让很多人看到只要政治体制先进,小国也是可以打败大国的,这一下子就使很多中国人,尤其是商人、读书人要求君主立宪,君主立宪派一下子就成了社会中坚力量。

慈禧也不糊涂,她宣布1905年预备立宪。她一提出立宪,一下子万众欢腾,觉得朝廷从上到下边的变革是最好的,而革命是从下往上,社会容易动荡,代价太大了。所以大家都支持清政府立宪,张灯结彩,编歌的,游行的,喊大清皇朝万岁万万岁。君主立宪应该从改官制入手,这个也是对的,但是这个官制改革,她用的她最信任的袁世凯,袁世凯是当时权倾一时的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虽然非常有才干,但他的问题是太年轻,没有足够的权威。有一次开会,一个八旗官员就拿着枪,对着袁世凯说,你别太猖狂了,你只是个奴才,不用你来规定谁干什么,谁干什么。还有,袁世凯提出来改官制,首先要把军机处撤了,要把太监制度给撤了,那太监一听说了,100多个太监把袁世凯围起来拳打脚踢,后来是庆亲王奕劻把他给拉了出来。

很多旧的机构,像理藩院、鸿胪寺这些机构都要撤销,但这些机构都是满清贵族当权,他们觉得天下都是爱新觉罗的,我当官我掌权。袁世凯说我要到广东阅兵,不管这件事了。这时慈禧又宣布了“五不准”,军机处不准撤、太监不能准撤、旗人的待遇不准改等等。这时她又搞政府体制改革,这个体制改革不搞还好,一搞就更有问题了。问题在哪儿呢?它打破了原来形式上的满汉平等,在新的机构中,满族人的权力占了绝大多数,使很多汉族人心里很不满。本来大家都支持维新,都支持君主立宪,反对革命,但这时候支持她的立宪派开始质疑了,说你是假立宪。而我看到梁启超给他老师的信说,他和孙中山已经在日本开始论战,因为孙中山觉得革命力量开始形成了,孙觉得这时候可以开始和立宪派争夺了。实际上从1905年经过日俄战争之后,一批原本爱国的留学生,觉得清政府卖国了,就倒向了革命。1905年后的中国社会形成了三种力量:一个是立宪派,主张改革;一个是清王朝,决定按原状维持下去;一个是弱小的革命派,他们已经组建了同盟会。这三种力量,从1905年开始对立。

改革才是唯一的告别激进的途径

我们刚才讲到,清政府宣布立宪的时候,支持立宪的人多,但后来大家觉得受骗了,所以梁启超给康有为的信中就谈到这点,说在改官制没宣布之前支持我的东京留学生特别多,改官制一出来,支持孙中山的人就开始多起来。梁启超在1907年写了一篇文章,我觉得特别重要,这篇文章的题目叫《现政府与革命党》,其中有一句话我觉得是经典,他说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他看到了现政府如果不进行改革就会让革命发生,但清政府看不到这一点。

清政府在1908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它在理念、过程与具体规范的结构等方面都深受日本明治宪法的影响,但清王朝觉得日本天皇权力太小了,老百姓享有的权利太多,所以清政府就对日本明治宪法进行了改动。比如说在日本明治宪法中,规定的百姓的权利是14条,清朝的只有9条。历史学界对于清政府的立宪究竟是真立宪还是假立宪有不同看法,有的人根据清政府也做了不少事情,不管怎么样,中国有了宪法,有了资政院,认为他是真立宪。有的人认为,他做的很多东西都做的不到位,甚至没做,是假立宪。我觉得这是标准问题,说他是真的有道理,说他是假的也有道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受众、被统治者认为它是真还是假。

日俄战争之后,支持革命的人就多了,革命就开始大踏步地往前走,赶上了维新派,赶上了改革派。清政府这时还是没醒悟过来,在1908年8月,统治者发出一个通缉令,事实上要通缉梁启超,说梁启超罪大恶极。这时候革命派说,你梁启超天天跟我们说政府是好的,会进行改革,现在他通缉你,结果你成了他最大的对手。慈禧在1908年这时候,根本没有感觉到形势紧张,还耿耿于怀十年前梁启超跟光绪皇帝在一起的维新,她没想到把梁启超为自己所用。这一下革命派高兴坏了,通过搞改革,这是最好的方式,结果梁启超成了最大的敌人,这是梁启超的悲剧。这也是清王朝的悲剧,你本来就岌岌可危了,你还把一个替你十几年在海外跟人论战,来替这个王朝辩护的人,反而把他当成罪犯抓起来。

这时候立宪派就要求加速开国会,从1910年开始,几次要求开国会。每次开国会都是士绅,商人占重要位置,都是各大商会的领导人。第三次开国会的时候,上海的商会副会长沈缦云组团到北京请愿,他就跟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说,朝廷主动改革才能避免革命。越是富的人越不希望社会动乱,不希望革命,而希望从上而下的改革。但是奕劻仍觉得天下还是我的,我们想做什么做什么,你没有资格来要求我们干什么。

清政府对立宪派进行了几次镇压,你镇压一次,就会损失一些立宪派的人。立宪派本来很温和的,但镇压越激烈,他的反抗也越激烈,这时候立宪派就开始激烈化。而沈缦云的请愿被拒绝后马上就打道回府,他觉得不能和这个政权联系了,他临走之前说了那一句话我觉得特别重要,“釜水将沸,而游鱼不知,天意难回,人事已尽”。他一回到上海,就领导上海商会集体参加同盟会了,上海商会本来是与同盟会对立的,现在就证明了立宪派承认自己失败了,革命胜了,革命与改革的赛跑,革命胜利了。

清政府在1911年的时候,因为压力很大,成立了内阁。但是他成立的内阁里面皇族成员占绝大多数,立宪派现在更觉得你根本不想改,13个内阁成员有9个是满族人,满族人中又有7个是皇族的。刚才说了越是富的人越希望改革,不希望革命,于是立宪派赶紧去跟朝廷谈判,说按照内阁的原则,皇族成员不能当内阁阁员,但是我们认了,皇族成员可以当内阁阁员,希望朝廷也妥协一步,总理大臣别让皇族成员当,哪怕是个不是皇族的满族人也行。但是朝廷的回答还是很傲慢,说你们太嚣张了,说天下是爱新觉罗的,你们怎么能来决定皇室做什么不做什么,你们就是奴才。

所以这时候最富的人也觉得无路可走了。没过多久,清政府又在自己的倒台上加了一把火,1911年5月9日,清廷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因为清政府早几年同意全国修铁路,但政府修着修着没钱了,就下一纸谕令允许民间的铁路公司修铁路。而民间修筑铁路的股金,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把铁路收归国有以后,又不愿意按照市场价去赔偿,他总觉得让你修,是让你发财,是我的政策好,我现在就要收回,你必须听我的话。在此背景下四川保路运动就爆发了,紧接着武昌的新军就展开起义。

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取得胜利以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并得到了立宪派首领、富商汤化龙出来的支持。中国当时商人是有商团,汤化龙发言号令,东南各省的商人都纷纷起来支持革命,商人的武装都很厉害,是革命党和商团联合起来就开始革命了。这时候各地纷纷独立,你看江苏,士绅力量大,说独立就独立了。还有广东,在4月份的时候的黄花岗起义,打的那么厉害,而在这时候,商会领导跟两广总督一商量说独立吧。两广总督说,我是清朝的官员,但我不反对你们,我自己偷偷跑了,你们就宣布独立吧。

独立的省份大都是在南方,北方因为比较保守,就山西和陕西独立了。当时整个大局还都看不清,但是山西有一个富商,本来是清政府的官员,回去开矿,又开银票,他表示支持阎锡山,给了他大量的钱,阎锡山就在山西独立了。商人往往要在政治尘埃落定之时才决定支持谁,而现在商人也起来革命了,我觉得反映了两个问题,第一,商人觉得清政府气数已尽;第二,对清政府很反感,所以我要支持革命政权。再看,清朝的汉族官员在各省纷纷独立的过程中没有人自杀,1850年太平军打来的时候还有不少官员自杀、殉节,而这个期间没有一个汉族官员自杀。

我们可以看出,从1906年改官制开始,汉族官员心里头是有抱怨的,因为清政府太偏重满族官员,而不重视汉族官员。清政府看到独立的省份多了,他在10月30日一天之内连下三道诏令:允许组党、释放政治犯,制定宪法等。但问题是这个时候你已经完了,你再做什么都晚了。大家都知道严复,他在给一个朋友的信里面说到,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他说如果早一个月做这些事情,效果就不一样。

所以我们看,清政府的灭亡是他一步一步的失误导致的,他是步步被动,他总是在下一阶段才做上一阶段应该做的事。甲午战争之后,他都不愿意政治体制改革,可以说到了庚子之乱之后才开始提出预备立宪,接受政治体制改革。所以说,由于他不改革,社会矛盾积累得越来越多,而民间的激烈情绪越来越大,人们甚至觉得,我宁愿和你玉石俱焚,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甚至同时鱼死网破。

我总是觉得,从历史上看,在任何朝代,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会有对政权极不满的人存在,而这种人只要你社会制度比较好,社会比较公平,他们永远是在社会的边缘,成不了气候。只有在社会矛盾积累很多,而统治者又不愿意改革,不通过改革来缓解矛盾的时候,这就是梁启超说的,给革命提供的一个土壤,信仰革命,造反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激烈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向统治者呼吁,真正地告别激进,改革才是唯一的告别激进的途径,所以我讲的这两个多小时,实际上就是在诠释梁启超的一句话,“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厂。”

选自《中国的脉动:近现代史名家讲演录》

责任编辑: 吴量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604/40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