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韩银揭示“中国进口”冲击 消费品威胁本土制造业

(图/路透社

韩国银行(韩银)于24日发布最新报告,指出来自中国的中间产品对韩国本土制造业产生了正面影响。然而,报告警告,未来中国跨境电商平台进口的消费品可能直接取代韩国产品,导致制造业生产及就业萎缩。

报告显示,去年韩国对华进口比重占总进口的22.2%,自1990年的3.2%以来持续增加。分析发现,对华进口的成长趋势对韩国本土制造业的正面影响略为大于负面效果。韩国2023年制造业就业人数约为1995年的94%,相比美国与欧洲6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制造业就业人数平均减少至1995年的75%左右,韩国的情况显得更为稳定。

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在于,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中间产品的占比达到67.2%,远高于美国对华进口的31.6%、欧洲39.6%和日本39.0%。价格低廉的中国中间产品取代韩国本土产品,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拉抬制造业附加价值和工作机会。韩银推算,1995年至2019年间,对华进口增加推动了6.6万人就业。

然而,如果进口大量的消费品(由最终消费者直接购买且为个人使用之产品),情况可能会急剧改变。报告指出,全球速卖通、Temu、Shein等中国大型跨境电商企业扩展在韩服务,国内消费者倾向选择中国产品,可能导致国内生产萎缩、就业减少。截至2023年,韩国对中国消费品进口比重仅为13.2%,而美国和欧洲等消费品占整体进口比率近30%的国家则已经历“中国冲击”。

韩银建议,“应密切监测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的进口动向,使其与国内服务业的附加价值及工作机会相互挂钩”。此外,为实现进出口结构多元化并维持与中国在制造业技术上的能力差距,韩银强调应积极投入研究和开发。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中时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25/2071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