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倒吸一口凉气!干死中国所有企业?大跳水!广州深圳…学区房破防了【阿波罗网报道】

用脚投票!远离那些中共“体制内强度指数”偏高的城市。 这两天,每日经济新闻一篇针对广州、深圳的学区房价格跳水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热议。中国创投陷入寒冬,今年前半年IPO总值暴跌84%。 上证失守3千点大关,炒房、炒股都惨赔,传出资金涌进胡椒市场,黑白胡椒价格大涨,今年初至今飙涨1倍。 佛山高明一酒店已经注销几十年了,还要追缴欠税九十多万及滞纳金!网友批评,“死了也不放过”。

用脚投票!远离那些中共“体制内强度指数”偏高的城市。

这两天,每日经济新闻一篇针对广州、深圳的学区房价格跳水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热议。中国创投陷入寒冬,今年前半年IPO总值暴跌84%。

上证失守3千点大关,炒房、炒股都惨赔,传出资金涌进胡椒市场,黑白胡椒价格大涨,今年初至今飙涨1倍。

佛山高明一酒店已经注销几十年了,还要追缴欠税九十多万及滞纳金!网友批评,“死了也不放过”。

用脚投票:远离那些“体制内强度指数”的城市

自媒体”刘哓博说财经“表示,“体制内强度指数”是指,一个地方体制内人员(包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缴存公积金人数占当地全部缴存人数的比重。

比重越高,这个地方的“体制内强度指数”就越高,市场化程度就越低,就越不适合创新和创业,也不适合投资买房。

一个地方的“体制内强度指数”低于33%,是比较合理的。

最近,我的团队根据各地公积金年报,整理出了2023年部分城市、省份的数据。

下面是到目前为止整理出的数据。

1、广东省

"体制内强度指数":衡量一个城市的经济活跃度的指标?

广东21个城市的“体制内强度指数”非常割裂、呈现了两极化特征。东莞、深圳、佛山,这些外来人口多、市场化程度高的城市,“体制内强度指数”均低于20%。

珠海、广州、惠州、中山的“体制内强度指数”也比较低,都没有超过27%。江门、清远、肇庆没有超过50%。至于非珠三角的揭阳、茂名等10个城市,“体制内强度指数”非常高,跟东北地区的城市差不多了。

2、江苏省

江苏“体制内强度指数”最高的是徐州,显著高于其他江苏城市,带有明显的北方化特征。

苏州常州的指数,比东莞、深圳还要低。江苏的北部,“体制内强度指数”整体偏高,南部的苏锡常地区最低。

3、浙江省

浙江“体制内强度指数”最低的是杭州,只有14.3%。需要说明的是,各省的省直机关公积金是单独管理的,没有计算到省城。所以各省会城市的数据,均没有包含省直机关。

丽水、舟山、衢州的体制内强度指数,是浙江最高的,这也在意料之中。

4、山东省

威海的“体制内强度指数”是山东最低的,这出乎我的意料,但数据经过了核实,没有错。其次是青岛。山东只有这两个城市低于30%,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

枣庄、菏泽、济宁、烟台,都超过了66%,北方城市的特征明显。

5、辽宁省

大连的体制内强度指数只有22.92%,是辽宁最低的;其次是沈阳,达到了42%。

辽宁大多数城市的体制内强度指数都超过了70%,显示出东北地区“体制内”的强大。这也是东北留不住人,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的重要原因。

6、GDP50强城市

无论是投资、创业,还是买房,都要选择那些“体制内强度指数”偏低的城市(低于33%),而且还是级别高、受国家重视、有显著人口增量的城市。

如果一个城市既不是省城、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制内强度指数又偏高,人口很难增长。人民一般用脚投票,远离这些城市。

大跳水!广州、深圳…学区房,破防了

这两天,每日经济新闻一篇针对广州、深圳的学区房价格跳水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热议。

先看深圳方面。乐有家披露的深圳楼市年报数据显示:

过去五年,深圳重点学区楼盘整体成交价格从高点时期的9.35万/平方米跌至如今的6.85万/平方米,跌幅26.7%。

深圳六大名校片区楼盘成交均价,从132490元/平方米,跌至100741元/平方米,下跌了24%。而且跌势依旧,很快会整体跌破10万+。

价格重创背后,是需求量的极速萎缩。

分区来看,去年各区成交量中,相较于高点时期跌幅最大的是宝安区,成交量跌幅76.3%。其次是罗湖,下跌了70.8%。南山下跌了69.6%,龙岗下跌了59.6%,福田成交量下跌了55.8%,龙华下跌了51.9%。

各片区重点学区房成交均价方面,除了龙岗区,跌幅都在20%以上。

除了以上数据外,之前还有人梳理了一下深圳四大名校学区具体楼盘的价格跌幅。

四大名校的学区房,均在跳水。深圳中学的学区房,最高跌幅达到了29.1%,最低跌幅则为4.4%。

深圳高级中学学区房,跌幅基本都在四分之一左右。

深圳实验学校的学区房,其中长城花园的价格较高点时期跌去了43.08%,不过目前的价格仍接近10万。

再看广州。

公众号“广州PLUS”几个月前梳理过一组数据,广州部分区域名校学区房过去一年的价格变化情况。

天河热门的学区房基本上都没逃过价格下跌的命运,部分小区近一年更是跌超10%。

龙口西小学学区房:协和新世界跌破了10万/平,跌幅达到13.2%,金鼎大厦也跌了11.2%。

华阳小学学区房:除了朝晖苑涨了3.5%之外,天文苑和恒达苑都下跌超过8%。

天府路小学学区房:叠翠台和环宇花园分别跌了10%、11.1%,隽园也跌了近1万/平。

海珠区,愉景雅苑成交价一年跌了7.9%。

荔湾区跌幅最大的两个小区怡福花园、芬芳小区,跌幅都在8%以上。

黄埔区所列举的几个热门学区房,过去一年跌幅基本都在10%以上,其中万科幸福誉一年跌幅接近20%。

南沙区的优山悦海,均价跌破了“2”,均价“1”字打头。时代云图、南沙湾御苑,一年跌幅都在10%以上。

上海方面,跌幅最大的名校小区,也基本腰斩。

价格下跌最夸张的,则是位于浦东新区的仁恒河滨城二期,高点时期成交价2520万元,今年5月份的成交价1465万元,这意味着高位接盘的人,跌没了一千万。

孩子数量少了,学区房的需求自然下降,没有了鸡娃的家长接盘,顶流学区房的炒作就无法形成闭环,价格会持续下行。

而且,这个利空,会随着时间推移,持续发挥作用。

倒吸一口凉气!干死中国所有企业? 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24/2071134.html

近日,中国各地都在倒查税费30年,逼的企业纷纷停产,舆论哗然。相关部门赶紧出来各种解释。

公众号江湖人称高公子发文说,不管怎么解释,不管怎么在法理上及政治上都很正确,但是后遗症就是让民营企业的经营更加雪上加霜!让创业者更加的没有信心!

今年又毕业一千多万大学生,加上积压的几千万,怎么整?难道接着搞上山下乡那一套?

哪怕是一个个体工商户,不也可以解决几个人的就业问题吗?哪怕是一个卖豆浆油条的早餐店,不也解决一两个人的就业问题吗?一个人他创业了,先别管他有没有纳税,在当前情况下,他就已经是在为国家做贡献了!

不说去想办法对创业者扶植一二,让他们想办法生存下来,而是喘息的功夫都不给,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不能逼着捞到钱的老板因为没有安全感,而携款润了。更不能逼着有报负有想法的创业者躺平摆烂。

大多数创业者的韧性都很强的,只要有一线生机他们就会想办法抓住。

在当前形势下,为了避免出现经济萧条,应该是大幅减免税收,降低企业负担,让企业先活下来,再谈其他。而不是把企业干死。此时反其道而行,倒查30年,对创业者的信心冲击可想而知。

中国陷创投寒冬,今年前半年IPO总值暴跌84%

首度公开募股(IPO)的停滞与地缘政治紧张使中国的创投环境充满挑战,迫使企业与投资人退出中国市场,转往其他地方寻找机会。

德勤资本市场服务团队主管Dick Kay指出,今年前半年,中国IPO总值较去年同期暴跌84%至325亿人民币,上市公司仅44家,年减75%。他说,“第2季上市速度放缓许多,基本上3月与4月没有看到任何交易”。

尽管迄今表现黯淡,但他仍没有调整中国IPO总值全年预期,因为3个月前他已将预测砍半。他寄望中国推出更多刺激政策,不过表示他“倾向”调降预期。

德勤也下调香港今年IPO展望从上1季的1000亿港币砍至600亿到800亿港币,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指出,“吸引新企业最重要的是市场估值”,然而第2季香港主板股票的本益比为12,从2021年同期的19下滑。

房市股市全崩盘中国投资客改“炒胡椒”,价格飙1倍

中国多种中药材价格齐扬,白胡椒、黑胡椒、良姜、草果等都上涨,其中胡椒价格涨最凶。广西玉林市包办全中国80%、全球3之2以上的香辛料,是全中国最大的进出口香料集散地、香料定价中心和交易中心。在当地中药材专业市场做批发发生意的杨老板说,胡椒是今年涨价的明星产品,近几个月每公斤从20多元人民币(约台币89元)涨到70多元人民币(约台币312元)。

根据中国国家发改委授权发布的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网的“胡椒价格走势”显示,黑胡椒价格从今年1月的每公斤25元人民币(约台币111元),涨至目前的50多元人民币(约台币223元),涨了1倍;白胡椒也从今年初每公斤40元人民币(约台币178元),涨至76元人民币(约台币338元),涨幅90%。

罗姓老板表示,中国国内胡椒商家库存比较高,再加上当地市场胡椒价格比国外便宜,在这样的情况下,热钱涌进来,大家频繁换手,“你卖给我,我卖给你,就把价格给炒高了”。

没命也不放过!佛山酒店注销几十年仍被追税93万

因财政吃紧,中共地方政府纷纷搞“税务倒查”。佛山高明一酒店已经注销几十年了,还要追缴欠税九十多万及滞纳金!网友批评,“死了也不放过”。

据大陆媒体报导,4月18日,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广东佛山高明区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发布税务事项通知书称,高明市新世界酒店1997-1999年应缴税款93万元,被税务局追缴税款及滞纳金。

(网络截图)

网友纷纷质疑:“注销的时候不就应该查清楚有没有欠税吗?过了这么多年再来倒查,那谁来查税务的失职呢?查注销企业,建议就不要对注销后的年限收取滞纳金了”。

还有网友批评:“死了也不放过”、“地方财政真没钱钱了”。

请订阅阿波罗网主频道,订阅链接:


请订阅阿波罗网副频道,订阅链接:https://shorturl.at/lMP34 
请订阅干净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25/207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