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谁能想到中国银行已经成了孙子

银行最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一是降首付,除了上海深圳,全部降成了15%,买房人的上车门槛是低了,但银行却要承担85%的风险,尤其是在一些房价动辄千万的大城市,15%的安全垫实在不够看,稍微波动下就达到银行的清算线。

二是降利率,把购房贷款利率给降低了,银行挣钱靠的就是挣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差,但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一边是居民企业不停的存存存,存款规模已经达到了快300万亿,一边是政策不停的降降降,不断地压低购房贷款利率,据说马上还要降存量房贷利率。这一来一回之间,银行的净息差来到了1.5%,直接创了二十多年来的低点,直白说,就是没钱挣了。

让银行崩溃的还有居民的提前还贷潮和断供潮在不断扩大:

房贷是银行最优质、最稳定的资产,但现在的大紧缩时代下,人们也得估量背这么重的房贷划不划算。还的起的直接提前还贷,还不起的没办法就直接断供,二者相叠加,银行的“优质资产”规模不断萎缩。

银行们,已经一个头两个大了。

为了扭转目前的局面,各大银行可以说绞尽脑汁,想了一切能想的办法:

比如大家不是都喜欢存款嘛,那我就取消三年期、五年期的存款,顺带连大额存单都停发了,甚至部分地区全部暂停揽储。

比如大家不都要提前还贷么,那我就卡预约,先等上个三五个月,还的时候也得让你付上笔违约金。

这些都是“常规操作”了。

现在,有着更加进阶版本的操作:

1)一个是北京、广州、杭州、苏州、温州、东莞、珠海等多地的各家银行均推出了“先息后本”的房贷政策。

前三年只需还利息,本金等三年以后再还,减轻这前三年的还款压力。各家银行为了争夺“优质资产”争先恐后,只要你来办贷款,个性化方案都能量身定制。房贷市场妥妥地变成了买方市场,愿意贷的人说了算。

2)另一个是不收断供房,就是即使你还不起了,也不会查封起诉和拍卖,而是跟你协商,只需要还原来月供的25%,就不算你违约,房子你接着住,只要肯还,啥事都好商量。

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前几年银行对断供者可是非常硬气,该起诉的起诉、该查封的查封、该拍卖的拍卖,丝毫不留余地。

但现在,由于房贷违约实在太多,银行也怕了,只能给出“低月供换不断供”的方案好声好气地跟你商量。

曾经高高在上的银行,选择放下身段,求你不要断供。

只能说,形势比人强。

这还只是对个人贷款,不仅如此,银行们在开发商贷款和“保交楼”上也操碎了心:

虽然现在有着各种“项目白名单”和“房企白名单”的政策压在头上,但到了一线实操环节,银行可以说是顾虑重重;

既担心被挪用还债,又怕房子卖不出去,自己的贷款回不来,所以在给开发商的贷款上是慎之又慎:

1、以前只要项目有利润,地段好,放款多少都可以谈。但现在,银行不仅要看项目,整个集团的财务报表都得看了又看;

2、要求放款比例和工程进度一致,怕开发商造假,银行会自己派员工去工地时时刻刻监工,甚至用无人机远程“监工”;

3、银行给项目发放了开发贷款,如果这个项目烂尾,或者房价大幅下跌,购房者大概率会选择断供,所以银行为了避免购房者断供,还会主动帮开放商去找其他银行融资,手把手把钱借回来放到房企手上。

真是“保姆级”的一条龙服务。

而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是房地产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连带着房贷市场地位也产生了巨变,银行再也不能躺着赚钱,只能撸起袖子费心力地在各个环节小心翼翼地经营。

果然,没有什么,是可以永恒不变的。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马江博说趋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23/207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