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中国军力报告-美国视角

作者:
《中国军力报告》特别关注解放军把“体系破击战”作为新的战争方式,这种战争观是把战争视为体系的节点对抗,而不是机械化军事力量之间的歼灭战。按解放军的说法,战争的关注点已经不仅是双方军力的大小,而是更加强调军力的作用点,把力量用在关节点上。

11月29日美国国防部发布2022年度《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又称中国军力报告)。这份报告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国在印太地区采取更具强制性和侵略性行动,以及加大对台湾军事压力的背景下提出,内容对美中和美俄之间的战略竞争态势做出新的定位,指出中国是世界唯一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和能力的竞争者,并对美国国家安全和自由开放国际体系构成最重要、最具系统性的挑战。

发展核力量

报告的前言指出,在今后决定性的10年里,美国需要洞悉解放军的战争方式和新的作战概念,并评估其未来的军事现代化目标。中共二十大后,解放军把目光投向2027年,目标是加快中国军队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融合发展。如果实现此一目标,解放军将成为中国共产党追求台湾统一时更可靠的军事工具。报告并未评估2027年中国是否武统台湾

由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在俄乌战争中多次要胁使用核武器,报告特别关注中国核武器发展,认为到2035年中国拥有约1,500个核弹头,是目前现役核弹头3.75倍,这符合中国多次声明加强其“战略威慑”的现实需要。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今年6月发布年鉴显示,中国目前核弹头储备量350个,只占俄罗斯7.8%、美国9.4%,实力相差悬殊。美方研判中国正在加速核力量的现代化、多样化和扩张,毫无悬念。

美方判断,中国寻求在2049年建国百年实现民族复兴目标,需要一个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使中国在一场持久的制度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进而改变现行的国际规则体系。习近平规划到2049年把解放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并未给出明确定义,但有可能寻求发展一支与美军匹敌的军队,或者某些情况下优于美军。这份报告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越来越多借助于解放军来支持其全球野心。

就美方而言,眼下急务是应对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带来的“步调挑战”(或步步进逼的挑战,pacing challenge),意指中国军力发展的步调成为美国军力发展步调的衡量标准,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程度及其能力范围是美国需要应对的一种标尺。美军对解放军的危机意识,以及对解放军带来的挑战如此高调看待,非常罕见。

不提战略机遇期

但是也应该看到,美军对自己充满自信。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Mark Milley)11月16日针对俄乌战争最新情势举行新闻发布会,面对记者询问台海形势时指出,解放军在网络、太空和传统军事领域取得进展,但她不会成为一支比美军更好的军队,5年后、10年后、50年后,美军还是世界第一。只要保持这种军事能力,就能威慑中国。

今年10月中共二十大对解放军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强调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美方认为这最有可能是网络空间和太空领域,同时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这涵盖扩大发展核力量,以及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特点规律。

美国军方密切关注解放军加速转型,认为习近平在二十大重组中央军委,选拔具有军事现代化和航天技术专才,以及专注于对台作战准备经验的高级将领担任军委委员,领导解放军实现建军百年目标。2027年将是检验转型成效的关键时期。

美方注意到,中共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外部安全环境的认识出现变化,没有重申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未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个多年对世界局势的基本判断,而开始强调中国正面临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必须更加警惕潜在危险,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说明解放军今后的变革之路将是艰辛而难料。

体系破击战

《中国军力报告》特别关注解放军把“体系破击战”作为新的战争方式,这种战争观是把战争视为体系的节点对抗,而不是机械化军事力量之间的歼灭战。按解放军的说法,战争的关注点已经不仅是双方军力的大小,而是更加强调军力的作用点,把力量用在关节点上。

体系破击战的具体操作是集中精锐作战力量,以非对称、非接触、非线性式的中远程精确打击为主,对敌人作战体系以及整个战争体系中的指管中枢、通信节点及要害目标,实施结构性破坏和战略瘫痪,降低和削弱敌人整体作战能力,动摇及摧毁其战争意志,以较小代价迅速达成作战目的。

其实体系破击战的祖师爷是美军。解放军的著作提到,美军在近几场局部战争的开局中,都选择敌方的军政首脑、指挥机关和电视台作为主要打击目标,凸显精打要害、破击体系的重要性。未来战争很可能从网络战、电子战、心理战开始,精选打击目标,把握国际舆论朝向有利于己方的作战态势。

可以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损失惨重并陷入泥潭,就体系破击战的角度看,俄军没有一项达到预期目标。这种战争方式应该是解放军应对美军和对台作战的主要思路,巧打制胜,而非大规模无差别杀伤。

多域精确战

报告指出,解放军开始讨论一个新的核心作战概念,称为“多域精确战”,就是利用网络信息体系,包含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快速识别美国作战系统中的关键漏洞,然后链接各领域的联合部队对这些漏洞进行精确打击。多域精确战是顶层体系作战概念,表明解放军将开发更多的从属作战概念,并使用模拟、计算机兵棋推演和实兵演习,对其测试、评估和改进,使其演进成为解放军赢得未来战争必须具备的能力。

多域精确战的主要依托是网络信息体系,它以网络为纽带,以侦察预警、指挥控制、作战力量、保障力量等子系统组成的一体化大系统,把原来在不同领域作战的军兵种部队、信息与火力、作战与保障、打击与评估等融为一体,整体联动,强化作战指挥效能,增大火力投送精确度,以最大限度提高体系作战能力。它整合不同作战领域和全作战要素,以精确打击为目的,减少附带伤亡,因此称为多域精确战,是体系破击战的关键要素。

这种作战概念的鼻祖也是美军。在解放军的著作中多次介绍美国陆军的《多域作战2028构想》和空军的《多域指挥控制》,这些构想都主张创建一个能够充分发挥美军各军种和各领域优势的跨域网络信息体系,使各作战领域无缝链接。可以说,解放军对战争方式和作战概念的理解都不具有原创性,但有可能在应用上做出某种适合于己的创新作法,其中的差异和巧妙之处,正是美军想要了解和掌握的。

远距投射不足

一体化联合作战是解放军急切建构的基本作战形式。《中国军力报告》对此做出初步评价,指出解放军为促进联合作战进行重要的结构性改革,目前解放军“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在第一岛链中最强。尽管解放军越来越有能力向菲律宾海投射力量,并加强向更远的太平洋地区延伸这种能力。但是在第一岛链之外开展支持反介入或联合行动的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

2020年11月解放军开始施行新的联合作战纲要,确立解放军联合作战制度,并明确联合作战的组织实施和指挥权责等基本问题,以及作战行动、作战保障、国防动员、政治工作等重大原则、要求与基本程序。但是报告引用解放军的著作指出,纲要施行以来联合作战仍局限于战略层面,由于依赖高层领导人的指挥权或使用行政手段来确保遵守纲要,因此还不足以在未来战争中取得成功。换言之,在高度集权管治体制下的解放军,如何在战役战术层面上充分发挥灵活度看来很有问题。

在对台军事斗争准备方面,报告指出,中国空军2021年有240天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ADIZ),特种任务飞机如反潜巡逻机和电子侦察机几乎每天都在台湾防空识别区内活动,比上年明显增加。此外,中国海军在台海周边进行20多次带有夺岛性质的演习,超过2020年的13次,甚至在1个季度内实施120多次海上训练演习。

对台四大方案

今年8月初为报复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中国空军跨越海峡中线的战机超过250架次。火箭军发射弹道导弹至少4枚飞越台湾高空,史无前例。美方认为,解放军将继续增加对台军事压力,并配合外交、信息和经济手段,试图迫使台湾走向统一。

目前解放军对台军事行动有4大方案:实施空中和海上封锁、选择有限武力或胁迫性行动、发动空中和导弹战役和全面入侵台湾。美方指出,解放军有能力夺取台湾的近海岛屿,但可能激起台湾的独立情绪,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发动两栖登陆全面入侵台湾是最复杂和最困难的军事行动之一,将对习近平和中共政权带来巨大的政治和军事风险。

《中国军力报告》并未评估2027年中国是否武统台湾。这个问题也许只有等到中美两国总体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或拉开差距才有答案。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自由亚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212/1840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