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政经外媒《环邮》:信贷失控 中国金融崩溃不远

据国际政经专业网站《环球邮报》(Global Post)近日报导,信评机构惠誉国际(Fitch Ratings)上个月发表一份报告,其中揭露了与超额信贷有关的乱七八糟的银行业做法。该报告指出,这些将贷款自银行帐面转移的做法是“惠誉近几年在中国银行业所观察到的最为令人不安的趋势。”

当局管不住 超贷2万亿

据报导,2010年,中共当局曾努力抑制肆无忌惮放款的银行业,将借款上限订在7.5万亿元人民币(约1.1万亿美元)。但据研究机构“中国机密”(China Confidential)透露,该项限制非但没有成功,借款余额反而超出上限2万亿,相当于每人1,500多美元,对平均年收入约4,000美元的中国民众而言,此一数字极为可观。

信贷的泛滥正在助长通货膨胀,这对一个处处担心社会动荡的中共统治者而言,是个令人担忧的发展。89民运和天安门大屠杀之前,也是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今日,米价已然飙涨30%,颇有巨变前夕风雨欲来之势。

此外,这种过度借贷也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尤其是近半数的新贷款都是不透明的地下操作,这些资金都不必接受当局的金融管制。

当局管量不管价 无形贷款暴增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会通过利率(借贷成本)来控制和调节经济增长。经济萧条时,央行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与消费,以加速增长;通胀上升时,央行提高利率,让物价上升得到控制。这一调控系统虽然不一定总是有效,但是,已被广泛认为是长期财富增长的最有效方法。

但中共当局采用的方法不同。它不是完全依赖利率,而是调节银行的借贷余额(或量的管理)。当中国经济出现问题时,就像是2009年,中央指示国家银行提高借出款余额,而通胀上升时,则限制借出款余额。

现在,中国的消费者和企业都渴求更多的信贷,远超政府容许的上限,结果是,政府管制上限的禁令难以下达,银行、企业、民间高利贷各行其事。据惠誉12月份的报告,中国的银行已经用“资产负债表外的放款”(off-balance sheet loans)充斥信贷市场,这些“无形贷款”到2010年7月已接近3,500亿美元。

财富管理包装“有毒财产”

表面上,这种资产负债表外的超额放款是个漂亮的金融手段,银行做出贷款,然后将其作为一种财富管理产品售出,有点像债券。这种方式让贷方借出钱而不称其为贷款,,使得银行能躲过政府贷款数额的限制。

这些财富管理产品比储蓄账户支付更高的利息,以致于中国投资者们一直在急切地想得到它。惠誉说:“几乎每周都有宣传新‘财富管理产品’的短讯发给零售投资者,中国的大企业已经成为这类贷款增长最快的投资者。”

讽刺的是,中国这些资产负债表外的超额放款,就像是华尔街臭名昭著的“房贷证券”(MBS)。这种被媒体称为“有毒资产”的投资工具,将房贷自银行的账面上移走,被打包成高投资报酬率的资产,不满于银行低息存款的阔佬和中产阶级,都一窝蜂涌入这些危险的金融产品。

但这是危险的交易,将贷款从金融机构的账册中拿掉会产生道德危险:银行从发放贷款中赚取了利润,但不再与贷款是否被还清有直接关系,结果是,银行根本就没有兴趣去确证借钱者是否有还款能力。

据研究机构“中国机密”报告,多达1,500亿“是在几乎不受管制的‘私人’基金业的管理之下,主要集中在上海,典型的是‘明星’经理们为有钱的个人投资资金。”

该研究还发现,地下出借人──高利贷者,在2010年发放了6,000亿的贷款,这些出借人从老百姓那里借钱,然后以12%到120%的利率借出。中国的中产阶级都愿意介入,原因是储蓄账户的利息低于通货膨胀,这意味着存款者基本上是付给银行钱来保持他们的钱。

信贷已失控 经济增长受阻

中共当局对于贷款失控问题,目前仍提不出具体办法。去年7月份,当局试图停止资产负债表外的借款,要求银行在2011年底将出格的贷款收回到银行帐册上,但几个月后,资产负债表外借款的形势反而益发不可收拾。

据报导,中共当局暗示,由于2010年信贷巨幅增加,2011年贷款限额约为1万亿。然而,专家认为,坚守这么一个限额,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将会是一团糟。全国各地大量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都需要额外的贷款,严格限制信贷的结果,很可能导致无法竣工的道路、建筑和桥梁随处可见。

惠誉北京办公室的高级主管朱夏莲(Charlene Chu)说:“将要在连续两年中得到11多万亿元人民币新信贷的经济,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少了几万亿……而不对经济增长产生严重阻碍的”,“我们期待某个隐藏的渠道能继续填补这一缺口。”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大纪元记者俞建新编译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114/19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