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纪录片《乌鲁木齐中路》全球放映 声援被捕导演陈品霖

作者:

“记得准备纸巾。”这是一条来自组织者的建议。Johann说:“在阿姆斯特丹放映的前20分钟,我就听到有人哭得止不住,本来列在准备清单上的纸巾还是给漏了。”事实上,在白纸抗议发生一年半后,这种观影,更像是一场疗愈——这也是很多人在观影后提到的关键词。

但即使是身在海外参加这样一场活动,人们仍然有一些安全上的顾虑。很多社群在活动通知中,都提到可以戴口罩前来观影。也有组织者发现,人们出于安全考虑不愿意提前登记观影意愿,而无法准确估计出席人数。但是,随着放映的进展,大家也变得松弛下来。

来自“擦星星事务所”的Ginger分享了一个放映过程中的例子:“有一个观众入场的时候,不愿意签到,也不跟任何人说话,套头衫的帽子竖起来,还戴着口罩。但是最后,他不仅摘掉了帽子和口罩,还在我们现场发披萨的时候,和大家一起吃了,能感受到他的心防也渐渐放下了吧。”

事实上,这个织放映的过程,本身也是很多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新人”慢慢克服恐惧的过程。在温哥华的放映中,就没有提醒大家“戴口罩”什么的,希望不要给大家一种紧张的氛围。组织者说,确实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或许是关于疫情的记忆,让大家内心有更多的共鸣。

对一些放映的组织者来说,过去其实也很少有这种公开活动的经验。但去中心化的模式,以及大家共享资料包,都很方便参与者“上手”。一位参与者说,每次放映后,他们也会把现场的一些元素,例如海报、休息时“投屏”的素材,以及一些声援素材,都再放到资料包里,也方便其它组织做活动借鉴。“一回生二回熟,不断克服恐惧,这也是一个循环、增长的过程吧。“一位参与者如是说。

放映的过程不仅是疗愈,也让组织者和参与者获得了一些力量。就如在鹿特丹的映后反馈中,有一位观众这么描述自己的感受:“跟大家一起哭到头疼,但放映结束我还是想说:人还是应该不顾一切去爱。”

冒着风险他们在中国的客厅里做了一场放映

【图略】2024年4月10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香港事务组织和旧金山华语离散社群擦星星事务所共同举办了《乌鲁木齐中路》的放映活动。(VOA

这部记录下人们所经历的荒诞,以及最终爆发勇敢抗议的纪录片,需要被更多人看到,尤其是对于依然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因为面对来自政府的系统性屏蔽,遗忘也可能变得更容易。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中国内地组织放映的T和X,在受访的时候,多次提到,他们放映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记忆、记住当下、记住历史”。

在中国,要放映这样一部片子,让组织者面临更大的危险。但是T和X认为,即使危险重重,哪怕只能做小规模的客厅放映,也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三月份看到这个全球放映的活动,我们就很想加入,这件事发生在中国,全球放映不应该缺少了中国。”他们说,正如《乌鲁木齐中路》纪录片里所说,如果这场运动注定在中国大陆要被污名化,那就更应该努力还原和传递它真实的样子。

在放映过程中,T和X还有意外的收获。“我们的活动虽然必须保持在小规模,只有十个人左右参与,但是其中有三位,是当时在上海或者其它地方参与了抗议活动的,甚至有两个人还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如果不是这次放映,我们彼此之间可能也不会谈起这段经历,大家在一起观影,重回对自己整个人生都很有冲击力的那几个日日夜夜,又一次彼此确认了价值观。”

无独有偶,在放映现场、通过影片的片段,人们重新回到那个令人难忘甚至改变生命轨迹的场景中。运动发生一年半以后,有些通过“走线”来到美国的人在放映现场,在观影过程中,竟然意味地发现了自己的身影。

这些在全球各地的放映中,重回自己生命现场的人,不仅有来自上海“白纸之夜”的参与者,还有来自很容易被忽略的其它城市的抗争者。一位来自贵阳的参与者岚,在鹿特丹的映后讨论中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当时在网络上看到上海的情况,我身处家乡,也很想呼应他们,但是身边实在没有什么人知道这件事,消息都很快得被审查、被删除。我只能和另一个朋友约好,两个人带上白纸去市中心闹市区的一个商场抗议,但人数太少了。而且只持续了40分钟,我们就被赶来的警察带走。”

对身在海外的一些行动者来说,也有很多惊喜。例如“擦星星事务所”的成员们,在组织放映的阶段,回顾起当时在旧金山的声援“白纸抗议”的活动,才惊讶地发现,当时很多人其实已经在抗议现场彼此见过,大家打卡拍照的“乌鲁木齐中路路牌”就是其中一位成员制作的。只不过那个时候,因为恐惧和对安全的担忧,大家严密防护,“包到亲密的朋友都不一定认得出来的程度。活动结束后又退出了群组,没能留下联系方式。”而放映活动,让大家又再次连接了起来。

“我们都是维吾尔人”

【图略】2022年12月2日,在波士顿唐人街举行的烛光守夜活动,纪念乌鲁木齐火灾中的遇难者。(网络图片)

这次全球《乌鲁木齐中路》的接力放映活动,除了声援被捕的《乌鲁木齐中路》导演陈品霖以外,也包括对另外两位涉及白纸抗议而被捕的维吾尔青年的声援。他们分别是因转发白纸运动的视频而在2022年12月被捕、后获刑三年的维吾尔大学生卡米莱·瓦依提(KAMILE WAYIT),以及因在成都参与白纸运动、二次被捕至今仍身陷囹圄的维吾尔歌手亚夏尔·肖合拉提(Yashar Shohret,艺名:Uigga)。组织者通过放映向公众传达信息,鼓励观众通过写明信片的形式,对三人提供支持。

“要让老大哥知道,不仅你在看着我们,我们也在看着你的一举一动。”Tracy介绍道,热风在寄明信片声援政治犯、与纽约的维吾尔人组织沟通合作,以获得声援信息等方面,已积累了经验。通过这次全球接力放映和声援,也将“寄明信片”这种形式,向各地华人社群推广,增加他们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感。

在德国和荷兰的放映活动中,乌鲁木齐火灾的遇难者家属,也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加入到映后的讨论当中,现场设置了维吾尔语翻译,以传达他们的声音。遇难者家属在活动中表示,他们非常感动,没想到在时隔一年半以后,仍然有这么多人还记得这件事,还愿意倾听他们的声音。

在荷兰,为遇难者家属提供维语翻译的维吾尔活动家Abdul在映后环节向现场观众做了个快速调查:“有多少人虽然知道白纸运动,但是通过这部影片才知道乌鲁木齐的火灾?”他表示对他个人而言,在放映、讨论和声援的环节,也可以纳入维吾尔人的声音,让参与者用维语而不是其他语言表达,是非常重要的。随后,他也在现场分享了他的家庭遭遇。

或许这一场活动不可能马上消弭人们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但是影片中发生在抗议现场的那一声:“我们都是维吾尔人!”还是振聋发聩。也许正如维吾尔人权活动家拉希玛.马赫穆特(Rahima Mahmut)希望的那样,“白纸运动”可以成为汉人和维吾尔人和解的契机,让中国年轻人开始了解新疆的真实情况,并连接维吾尔人遭受的苦难。

参与过白纸运动并被捕的夏巢川,在她参与的多场放映活动中所提到过,2022年伊朗的阿米尼示威对她和其他白纸运动的参与者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在一场放映活动的现场,一位伊朗的参与者在了解了明信片的意义后,写下了他对陈品霖的支持。即使语言无法相通,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体会到背后的情感,诗歌可以穿过语言的隔阂。

一位伊朗人在放映会后,写下寄给导演陈品霖的明信片。(受访者提供)

或许,历史上的相同处境也可以让人相互理解,一位德国观众在观影后表示:“你们非常勇敢,这让我想起了东德史塔西秘密警察时期的处境。”

中文语境下其它地方的一些行动者,例如台湾、香港社群也积极参与进来,他们愿意了解事情的背景,也为各地的放映活动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擦星星事务所”在内的多个组织者,都谈到与港台社群合作的感受:“也许是经过了2019年以来的抗争,大流散后的港人在社群组织过程中,展现出了丰富的经验和组织能力,与他们合作让我们受益良多。”

回到中国大陆内,除了语言,还有审查、封锁等其他障碍,但正如纽约的放映后有观众在反馈中写下的:“自我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会发生在我们身上,自然也会发生在中专生、富士康工人、不会科学上网的人、上海人、四五线城市、城乡结合部的人,我们所有人身上。”

而这样的放映和讨论活动,也正是在努力促进这个漫长的过程。“让这个过程多些进步、少些回退,虽然回退也许难以避免,但只要我们在思考和行动,就有希望。”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地方的华人社群加入放映的行列,这场全球放映声援活动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热风和同议这两个社群的预期。

放映活动的组织者们也在思考,在未来的华人社群中,如何让这种有几分“破圈”的活动延续下去。正如影片中说的那样:“如果把那一夜在上海乌鲁木齐中路上喊出过的口号汇总起来,可能不下百种。”这百种口号在每个人、每个群体身上的意义都可能是不同的。全世界各地华人面对的境况也不尽相同,如何在他们自己的故事背景中,继续把这百种诉求延续下去,也许是个问题,但是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必然会催生出各种各样的社群、活动与未来。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歪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22/2070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