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香港失业问题逐渐恶化 建造业成重灾区人工剧减3成

香港建造业过去一年失业及开工不足人数持续恶化。路透社资料图片

港府公布今年次季失业率维持3%,就业不足微升至1.2%;其中建造业继续是“重灾区”,但失业及开工不足人数持续恶化突破3万人,较外劳抵港前多4,700人,重回疫情时水平,不少人更遭压价至少30%。但值得留意是,该行业一直被港府和商界强调“人手短缺”,支持数千大陆外劳南下“援港”。有扎铁工人向本台称,他们正受到经济不景与输入外劳双重击,担心香港城市发展出现金字塔式崩盘现象。有经济学者指,虽然此危机暂未出现,但现在已确定问题会不断恶化。

炎炎夏日,建造工人饱受煎熬,但更为难受的或者来自权贵的压榨。要求匿名受访的扎铁工人“德仔”(化名)正有同感。在新冠疫情期间,他为组织家庭而被逼由表演工作者投身做装修和地盘工人,但他说近月与同行感受的经济压力比疫情还要大。

德仔说:“揾工难了,任何工种都是,外劳几百个、几百个地下来。要不断打电话,去问不同师兄、蛇头、师傅有没有工作,还要不要人?”

重灾区扎铁工开工不足达三成

据发展局指,去年7月推出的“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连同“补充劳工计划”,截至今年6月,已批出49份公营工程合约,输入共7917个大陆外劳配额,其中扎铁工占约1成,并去年10月始陆续抵港。

据统计处周四(20日)公布最新资料(见下图一),外劳抵港后,建造业失业及开工不足人数及比率持续上升,截至最新今年第二季不足1年多4,700人,达30,500人,重上2022年底至2023年初疫情期间水平。工联会属会“建造业总工会”指,扎铁工是首当其冲的工种之一,而据建造业议会数字指,现时约9000名注册扎铁工中,约有3成一周开工不足30小时。

劳工短缺根源在工资被大幅压低

不过,港府和建造商界一直表示,因行内人手严重不足而争取大陆派“援兵救港”,但为何本地大批工人“无工开”?

德仔说:“大家都知道政府的玩法是,如果(招聘广告)贴出来一、两个月,无人报名,即认为你(本地人)够野做啦。但问题是价钱不合理,那些职位等人用的,借故说请不了人就输入外劳。行内比较有牙力的公司请一大堆外劳,去压低几十年经验老师傅的价钱。他们觉得预算不足,不如请大批外劳抵销(开支)。”

德仔又质疑,在卖地和楼市紧随大陆步入寒冬之下,港府和商家催谷外劳政策背后,主因“是缺钱而不是缺人”。他指出,行内众所周知,外劳被承建商、人力公司等“食回扣”,美其名食宿费、交通费、介绍费等,实际日薪远低于本地工逾1半,仅500至700港元,“3个外劳等于一个本地熟手师傅”,根本违反港府要求的“外劳价不得低于本地月薪中位数”。不少本地具资格和经验的师傅因而被抢走“饭碗”,亦加剧压价情况,最高级的“大工”日薪由2,700元减至1,800元,至少失3成收入。

德仔说:“这几年很多人卖楼走人,很多新楼无人买,发展商亦不敢投地,最近亦流拍很多次。当一流拍,做完手上工作又没有新盘开,死局来的。”

地产市道陷萧条后果逐步浮现

事实上,公开数据亦反映草根基层如何受累于“金字塔”顶层的衰弱。过去1年在香港经济持续下行,楼市陷入萧条,楼价、地价大幅贬值至少1至2成,积压货尾单位屡破顶至2万个,加上高息环境,四大地产商和承建商频爆出负债累累,达数以百亿计,导致大幅削弱投资意欲和严控开支力求“保本”,令市况近乎“冰封”。

据港府数字,就卖地方面,去年内出现6幅地皮流标,是“史上最多”,包括一幅位于东涌东站可建1200个住宅单位的发展项目,10年半以来首次出现“零入标”,而今年上半年港府不推出住宅用地,至今未见有卖地成交。

私楼动工量大跌超过两成

不过,即使过去几年有卖地成交,不少发展商亦倾向推迟发展。综合港府和利嘉阁地产研究部最新数字,至今年3月底,今年首季私楼动工量约4,300伙,则按季跌幅约21.8%。若以屋宇署接获上盖建筑工程动工通知为准,首季动工量仅有1148伙,按年大跌约40%,3月私楼更出现“零动工”,为逾1年来首见。

不少土地开发减速,最近就连发展商部署多年的收购旧楼强拍,都罕有“临阵缩沙”。据土地审裁处资料,由2020年11月起已有5宗“强拍流拍”;而今年迄今首5个月更没有强拍申请个案,近14年来首次录“零”申请。

私人新开发工程量萎缩,德仔叹言,工人可“揾食”场地集中港府的交椅洲、机场“三跑”以及资助房屋等。

德仔说:“香港(政府)基建不会停,无论如何是长期需要,以后公营盘都会成为主打都会挤都会挤出来。香港很多人走,大陆有很多下来,住屋需求,以前是公私平分秋色,当地产勒紧裤头不去投地开新地盘,由政府背起责任。能否与2000年代兴旺、人人有开工是不可能的了。”

更令人忧心是,有工开亦无粮出。由于经济环境差,大部分投标倾向价低者得,在成本上涨,建造商入不敷支,建造行业已出现“爆煲潮”。继今年3月老牌建筑商冯祥记涉拖款1.5亿元而宣布清盘后,再有港府常用、有78年历史龙头承建商的“保华建业”,被追款逾730万元工程款,还未计大批追薪。负债逾千亿港府坚持大举发债“大兴土木”,被质疑能否能付数以千亿元的工程费用。

若以金字塔来形容城市发展,香港是否出现金字塔式崩盘现象?中大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以文字回复本台指,“目前还没有发生”,但如果房地产市场仍然表现不佳,政府收入减少,开发商仍然支付高息,他们的收入也会减少,加上零售及餐饮市场疲软,物业估价亦下跌,过多一、两年有可能出现”。

发展局回复本台指,目前并没有接获涉嫌聘请外劳相关违规的个案,强调建造业失业率近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冯祥记”并没有任何未完成的工务工程合约,“保华建业”则仍有15项工务工程合约,并正在施工中,没有收到欠薪投诉。

对于本地建造业的失业率和开工不足率恶化,香港建造商会则回应指情况“仅为暂时性”,但随着人口老化,短期内,在保证施工质素及安全的大前提下,业内人才培训存在困难,“业界预计未来技术工人不足的可能性,比起持续出现本地工人开工不足的可能性为高”,又引述4月“需求调查”强调供应与需求相差8.22%,反映目前人手仍然短缺。

虽商会未有提供目前有多少间承建商出现资金问题,但称“注意到一些会员被拖欠工程费,而引致资金流动问题”,需要透过贷款以获取足够现金流;另有会员反映,所负责的工程项目出现现金流不足,“以私人项目情况尤其普遍”。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21/2070175.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