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北方龙舟笑晕南方人 “全省决赛走不直”

是他们,力挽狂澜于水火水之间,拯救每一个落水的比赛船员。

不过说句公道话,我相信北方龙舟划得没南方利索应该主要还是地域不同带来的习惯差异,不是什么身体素质上的差异。

南方水域天然比北方多,千百年来自然更利于龙舟文化的传承沿袭、氛围更浓一些。

龙舟其实可以粗略分为传统龙舟与现代龙舟两大概念。

南方许多地域还保留着本土的、形态与比赛形式各异的传统龙舟文化。

比如湖南沅陵的龙舟比赛中有个特殊习俗,是指把船头装饰性的龙头卸下,由一位头号划手担任“活龙头”。

普通划手动作范围有限,头号划手们则可以利用位置优势、动用全身力量帮助队伍冲刺,这对划手的核心力量与爆发力要求极高。

“活龙头”划手们冲刺起来,整条船都会肉眼可见地抖三抖,这也成了当地龙舟的一大看点与比拼点。

广东叠滘的龙舟漂移技术,其实也算得上很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

当地河道狭窄、赛道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少急转弯,这才成就了龙舟漂移奇观。

但在北方,这种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龙舟文化相对没有南方多。

许多北方龙舟队划的是现代龙舟,是早已被固定为标准化体育运动中的一种,龙舟外型、选手数量、比赛场地与规则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许多北方队员划龙舟是作为锻炼与爱好,身边没有很强的竞技氛围。

像这次南北龙舟差异上热搜,很多人疑惑北方龙舟队怎么都穿这么厚实的救生衣啊,多影响动作与发挥,是怕翻船吗。

南方朋友练习似乎都只是穿个背心运动服,或者干脆光膀子上阵。

via@曾德林

又或者为了安全哪怕穿救生衣,也会穿个更适合运动的贴身救生衣。

影响救生衣选择的直接原因,我想很可能是训练场地不同。

南方水系多,龙舟队在家门口、小区前的普通小河道里就能练,再加上普遍会水,安全系数稍高。

但北方的龙舟队需要特意去公园大湖,或者所在城市里唯一或唯二的大江大河才有合适的训练场地,不穿救生衣不行。

其次,南方浓厚的龙舟文化往往还叠加了宗族文化buff,大家经常是代表村子出战。

这一是决定了选手们荣誉感、胜负心更强,愿意在龙舟上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昼夜训练。

via@谢拉特

二是决定了大家愿意为此投入的物质成本更多。

愿意为了龙舟购置更轻便的救生衣、更优质的船桨,甚至引入更科学的训练手段,竞技水准也就越来越高。

说到底,龙舟文化是传统节日庆祝中的一部分,大家伙玩得热闹开心就好。

不论划得好或坏,尽力挥洒汗水、玩得快乐是第一位。

辽宁的朋友们心态就很好,水上龙舟比赛不行,那咱们搞冰上龙舟玩嘛。

额,虽然冰上龙舟也没能成功走直线就是了。‍‍

最近辽宁龙舟队被大家调侃开玩笑,队员们一点也没生气,还配合网友们玩梗。

一会说今年要特训“横扫千军”的技能,给大家展示日常训练师队伍是怎么打转的。

一会开玩笑说采纳网友们“铁锁连舟”的建议,向曹操学习,把船并排连起来就不怕翻了,反正赛场上不会有诸葛亮放火。

还认真听广东方日报友们提的改进建议。

不过据我观察,尽管表面上云淡风轻、快乐第一,中国人骨子里永不服输的习惯还在促使辽宁朋友们暗自操心较劲。

比如在沈阳龙舟队员们带着孩子们划龙舟的视频底下,他们正在盘算把龙舟队下一代送去广东规培的可能性。

毕竟南方的龙舟文化传承,已经做到了从幼儿园娃娃开始。

 

责任编辑: 赵丽  来源:Vista看天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10/206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