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文集 > 正文

吴惠林:第一章 经济学的诞生

作者:
一九七六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利曼(M. Friendman,1912~2006)则简单的将经济学看做“一个特定社会如何解决其经济问题的科学。”而一九七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逊(P. A. Samuelson,1918~2009)说:“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选择,亦即如何运用稀少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财货,而且将它分配给人们消费。经济学是以成本和效益分析如何促进资源的使用。”奥国学派大师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1881~1973)则直截了当的定义经济学是在“研究人的行为”。

一般都认为,经济学之成为一门有系统的学问,是始自一七七六年《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这本书之问世1,迄二十一世纪初已有两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对于“经济学到底是什么?”或“经济学的定义为何?”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却似乎尚未有标准答案!而且,或许以后也不可能有。不过,既然经济学是一门有系统的学科,而且又被称为“社会科学之后”,是应该有其明确的定义及涵盖之范围。的确,市面上充斥的基础教本中都有,我们先列举一些著名学者所下的定义,而后再试着归纳出一个本书所将采用的定义2。

研究财富,更是研究人

《原富》的作者,也是通称为经济学的始祖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1723~1790)说:“经济学是在探索各国财富的本质和成因。”新古典经济大师马夏尔(A. Marshall,1842~1924)则说:“经济学一方面是研究财富,而更重要的另一面是研究人。”罗宾斯爵士(Lord Lionel Robbins,1898~1984)将经济学定义为“研究人如何在目标和稀少工具间作行为的科学。”一九七六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利曼(M. Friendman,1912~2006)则简单的将经济学看做“一个特定社会如何解决其经济问题的科学。”而一九七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逊(P. A. Samuelson,1918~2009)说:“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选择,亦即如何运用稀少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财货,而且将它分配给人们消费。经济学是以成本和效益分析如何促进资源的使用。”奥国学派大师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1881~1973)则直截了当的定义经济学是在“研究人的行为”。

尽管各位大师都以不同的话语来定义经济学,但他们却也都将重点置于“人”和其所处之“社会”,而且强调资源的“稀少”,以及欲望却是“无穷”的3,因而必须从事“选择”行为,所依据的准则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这是萨缪尔逊的标准说法,也是当今经济学教本的通用定义,毕竟它们都脱胎于萨缪尔逊那本销路曾经仅逊《圣经》的《经济学》(Economics)。4

必须特别提醒注意的是,经济学所强调的成本是“机会成本”,除了包括有形的会计成本外,还要计入无形的隐含成本,譬如:经营商店者,除要考虑房租、进货成本外,必须计入自己若将时间受雇于他人可以得到的“薪水”或报酬。由此可知,虽然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强调的,却非经济学专用的,而是一般日常生活中所有人都应以此概念来求算成本,否则某些成本会被忽略掉。此外,对于成本的估计和计算,是行为者个人的主观决定。

综合各家的定义,本书采取米塞斯的定义,亦即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凡是合于“成本效益”分析的“人的行为”,就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准此,经济学的涵盖范围也就极为宽广了,小自生育、上学、交友、婚姻、就业、健康、上教堂、死亡等等个人的自身事件,大到经济成长、通货膨胀、充分就业等等整个社会的课题都涵括在内。应该再强调的是,所有的课题都环绕在活生生的“个人”,亦即以“人”为主体,而“人”是有思想、有灵魂、具主观价值的生灵,尤其应具备基本的诚信伦理道德。

如何提供物品?要提供何种物品?为谁提供物品?

既然如此,每一个人都可由自身想起,先自问:“我为何而活?”或“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尽管几乎每一个人一出娘胎都会以“哭声”来抗议降到人间,也似乎预知人生充满苦难、人是要来受苦的。但既然已经来到人间,如果不想自我了断(也不应该如此),就会有达到某种目标的希望。就因为要达成所希望、所追求的目标,每一个人才会时时刻刻的去作“行为”。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到底在追求什么呢?吃更好的食物、穿更好的衣物、住更华丽的洋房、开名牌的汽车、听演唱会、旅行……,或是当慈善家济助别人,甚至于什么都不做而“闲着”。

尽管个人的标的之内容并不会相同,但却可将这些行为的最终目标以“满足”来涵括,也可以说是“幸福感”。满足或幸福的得到,最直截了当的是靠“消费”物品,这里的物品包含了“有形财货”和“无形服务”,前者如食物、汽车,后者如爱情、休闲。既然是物品,不太可能是天上掉下来,必须有人来提供。问题又来了,如何提供?要提供何种物品?又,为谁提供呢?这三个问题一般也就被认为是经济学的核心课题。

如何提供好像是只属于“供应者”或“生产者”的事,其实不然,生产者必须利用生产因素(或要素)才可以得出产品,而生产因素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两种,前者包含劳动的量和质,后者包括资本和土地(或自然资源)。因此,如何提供产品是由生产者和生产因素拥有者一起完成的,这也涉及生产因素到底要供应多少的课题,而生产因素的需求者是产品的生产者,而生产因素提供者则是因素的拥有者。而要提供何种物品呢?这也涉及物品的需求者和供应者双方的共同行为。至于为谁提供或生产呢?当然也有着供给和需求者双方了。

因此,经济学的三个核心问题都涉及供需两方,当然由他们共同来解决,而要使双方有交集、降低交易成本,必须有场所作为双方的遇合处,在经济学里,就以“市场”称呼这个供需双方发生交集行为的场所,亦即“交易的场所”。在市场中,供需双方经由互动就可得到答案,决定产品数量的市场就叫“产品市场”,决定生产因素数量的市场则为“因素市场”,有必要强调的是,“市场”是很自然地出现的。

由于人的行为之最后目的在求得满足,而产品才有此种功能,因此产品的需求就被称为“最终需求”。而为了产品的生产,必须利用生产因素,因而对于生产因素的需求乃被称为“引申需求”。至于市场中的供需双方如何决定彼此的供需量,最重要的指标或讯号就是“价格”,称它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一点都不为过。至于个别供给者和需求者如何依赖价格作行为,而且是作选择行为,我们留待下文解析供需原理时才以实例作详细的解说。

货币是人人都认可的交易媒介或工具

供给者和需求者在市场中进行选择行为,我们可以说是“交易”,他们当然可用“以物易物”来互通有无,但此种“实物交易”非常麻烦,尤其产品种类增多,交易者增加之后,以物易物的方式愈来愈行不通,于是就有“人人都认可”的“交易媒介或工具”之出现,其功能也在降低交易成本,现今通用的交易媒介就是“货币”(money)。货币固然是很方便的交易媒介,但其数量过多是会形成大祸害的,我们时常听到的“通货膨胀”(inflation)就是,它的意思是“一般物价长期且高幅度的上涨”。因此,货币数量的控制就非常重要。那么,这种具有重要功能却又可能会产生灾难的“货币”,应由谁来负起制造和控制的责任呢?5在一个自由民主社会里,演变到如今,被认定由人民自愿组成的“政府”来担当最合适,除了担任此种功能外,政府还有保障个人免受他人暴力胁迫及提供私人不想供应的“共用财”(public goods)6之任务。这些功能的目的也都在“增进”每一个人的幸福。

上文简略的将经济学的意义作了说明,并强调其主体是拥有行为能力的个别“行为人”,而这门学问的目的则在于增进每一个人的福祉。那么,经济学为何能如此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谈一谈经济学对于个人有何用处?这就是下一章接着要分析的主题。

注释

1.这本书最为人知的中文译名是《国富论》,但此译名比《原富》(这是翻译大师严复最先翻译时的中文书名)差,非但无法表达原书意旨,且会引发国与国间的经济战争(经济国家主义),已故的自由经济前辈夏道平先生曾在一九八八年为文作明确解析。(请见夏道平,〈经济学者应注意的一

s

个小小“s”〉,《经济前瞻》,第十二号,一九八八年十月十日,中华经济研究院。)

2.“经济学是什么?”这个通用的问句,曾被古典经济大师范纳(Jacob Viner,1892~1970)很不客气的回说“经济学就是经济学家所做的事务”,而另一位大师奈特(Frank Knight,1885~1972)又接了一句“经济学家则是那些以经济学为业者”。这两位大师的玩笑话点出这句通用问语有漏洞,应换以“经济学是什么知识?”或“经济学是一门什么学问?”较恰当。

3.当前社会里,虽然“欲望无穷”被认为司空见惯,但往往会演变为“贪得无厌”,如果人人能克制欲望,以“适可而止”,甚至以“小就是美,少就是多”作为行为准绳,或许“永续发展”得以自然地实现。

4.该书一九四八年面世,对于经济学的推广和成为社会科学之后卓有贡献。该书也开启经济学数理化的滥觞,也是凯因斯理念风行全球的主要媒介。

5.货币的面目已经模糊不清,或许就是二十世纪以来金融风暴和经济大恐慌的肇因。关于货币的真相,第七章再做较清楚的分析。

6.“共用财”是个不简单的课题,请见第二十三章的扼要讨论。

作者是中华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905/194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