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民俗风情 > 正文

一朝灭亡 遗民躲进深山372年 现在却说:我们才是纯正的汉人!

一朝灭亡,遗民躲进深山372年(图片来源:历史面面观/youtube截图)

生活在明朝的百姓无疑是最幸运的,因为明朝不仅是富庶程度世界第一,而且在精神文化的影响力而言,也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朝代所无法比拟的。

在明朝,不仅有用不完的钱,还可以领略世界最先进的文明。现在的时尚之都是巴黎,在明朝北京就是时尚之都,你要想了解世界最先进的科技、领略最先进的文明,汲取最有营养的文化,生活在明朝的帝都,一切都可以满足。

其实人在明朝即使不做官,做个普通老百姓也是很幸福的,明朝的赋税收得比较少,除了江南地区因为比较富庶会多收一些,北方的农民缴纳得少,赚钱比较轻松。

在明朝初年,统治者没有阶层意识,富农有钱,富农也可以当官。比如湖北富农严震直,苏州富农沈万三,都是在明朝为官的富农。

朱元璋觉得富农当官能更好执行中央政策,在某村,比一般官员亲民性更强。总而言之,明朝就是一个字,富!两个字,有钱!三个字,太有钱!国库的门关不上,串钱的绳子都烂了。

随著明朝科举制度的完善,知识分子逐渐走向历史舞台,就没富农什么事了。明朝知识分子也充分体会到了这个朝代的好。明朝的福利如此好,国家影响力如此大,人们的尊严感和幸福值都达到巅峰状态,所以大明覆灭的时候,很多人都要死要活的,有的知识分子哭得死去活来,宁死也不给清朝干活。

明朝的遗民抱着“不仕二姓”的姿态生活,不断寻找反抗的机会,这些人无论是自杀,还是苟活,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宁可饿死也不当官,宁可摆摊算卦也不出仕。

明朝遗民到底以何为生?

过去文人落魄了,一般会卖字画,文人熟读《周易》,也会去给人算卦,但还有一种更体面的生存方式——私塾先生。

明朝知识分子一肚子墨水,又不能参加清朝的科考,那么怎么办呢?他们只能教别人家的孩子参加科考。

在富裕的江南一代教书先生活得还算体面,在贫困山区大家拿不出钱来,就凑粮食给先生吃,教书先生随时有断粮的危险,有时会跟自己的亲戚朋友乞食,然而就是那样,他们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不会做清朝的官,明朝的遗民是很有骨气的。

一些明朝的大儒,在明朝灭亡后,率领他的弟子耕种,颇有春秋时期孔子之风,这就是所为的“半耕半读”。

“半耕半读”是知识分子最常用的避世求生存的方法,知识分子不屑于经商,他们宁可种地。

到了康熙年间,由于康熙采取一系列政策,强迫明朝遗民来参加科考,有一部分屈从了,大部分没有,有的人会选择做幕僚,这部分人收入偏高。三藩叛乱的时候明朝遗民选择支持汉人政权,说明他们骨子里还是汉人。

由于大明的辉煌,让明朝遗民灵魂深处一直住着大明,这种烙印终其一生都没有磨灭,还传给了他们的子孙后代。他们的后裔也一直延续着大明的精神,从来没成为满清中的一员。他们独立、自强、不谄媚、不阿谀、靠自己的劳动或手艺简单而淳朴的活着,延续着汉人的精神。

关于明朝遗民,我们听到过几个例子,有一群是李自成的残部,他们逃到深山后,一直束发,保留明朝的生活习惯,后来有人上山看见他们吓了一跳,还以为是修行的道士。

在江西深山有一个村落的村民称自己才是纯正的汉人,现在的汉人并不纯正。

如果你有机会进入广西西部山区,你会发现有一支特别少人知道的汉族分支,他们不属于少数民族,而是旧汉人。

他们穿着唐装汉服,口音独特,让人觉得好像穿越,这一支汉族被称作“高山族”,学术上定义为“高山汉族”,大家一致认为,他们来源于明末李定国的部下,李定国“兵溃”后,其部属又继续抗争了几十年,最后流散于滇黔桂边地的少数民族地区。

当时肥沃的良田和水源已经被壮族占据,他们是土著居民,这一群明朝遗民只得去贫瘠无人烟的山区,他们停下了奔波的脚步,在此地扎根繁衍,将明朝的精神传给子孙后代。

由于离群索居,他们也受到当地土著文化的影响,但在习俗上依然是纯正的汉人,在服饰上依然固守的明朝古老的传统,这些人很聪明,虽然他们祖先居住的土地资质差,但最终他们的生活比土著居民要好得多。

在今天的世界各地,我们也能看到大明的影子,比如生活在缅甸地区的明朝遗民。

大明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朝代,它虽然倒下了,但精神却永存,那一抹“汉魂”也永远存在于汉人的骨血之中,亘古不灭。

责任编辑: 夏雨荷  来源:搜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7/1020/101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