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上海党媒首次全面曝光周永康往事:周滨之父周元根

  习源回忆,那时的荡口中学还没有设立高中部。是年,苏州省重点中学苏州高级中学(现苏州中学)在荡口中学有2个保送生名额,但周元根并未能抢得其中之一。

  但幸运的是,苏州中学后来又增加了一个保送生名额,这时,周元根得到班主任老师朱梦舟(音)的大力推荐,并成功获得保送资格,进入有近千年建校历史的苏州中学学习。

  虽然对周元根在校期间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因相邻不远,习源记得那时周元根就特别懂礼貌。“他每次寒暑假从学校回来,都会到娘舅家去问好,离家返校时,又会去给舅舅们道别。”

  1958年的秋天,怀着对名校的向往和敬畏,周元根从江南小村进入了苏州城,跨进了当时苏州高级中学的大门。

  而这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关于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各小组的通知》决定成立政法小组,这些小组是党中央的,直隶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向它们直接做报告。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从1958年开始,县以上各级党委都成立了政法小组,政法小组不仅“协调”公、检、法的关系,而且逐渐形成了重大案件要由党委审批的习惯。

  进入苏州中学后,周元根被分到1961届高中(2)班。根据苏州中学官网资料介绍,置身在浓厚学习氛围中的周元根,对数学和化学尤为感兴趣,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他在班里先后担任了班长和团支书等职务,在思想认识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对身边的同学坦诚相待,对学校的号召积极响应,为班集体和小组的建设尽心竭力,是当年苏州中学学生群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干部。

  与父亲周元根不同的是,周滨的两个叔叔周元青、周元兴初中毕业即回家务农。

  【四】

  进入苏州中学后,周元根学习成绩优异,在“大跃进”的年代,政治觉悟也有很大提升。1960年5月2日,任高二(2)班生产委员的周元根写下的一篇工作日志可窥端倪:

  在昨天的纪念会上,给我们小组发了奖状,首先这是我们小组的光荣,也是我们班级的光荣,尽管我们做的还很不够。我在这里要指出的,有个别同学抱着轻视的看法对待这奖状,这是莫大的不正确。校行政发给我们奖状,包含两个意义,一个是表扬先进,另一个是鼓励我们继续前进,因此我们应该看前一点,但也不能忽视后一点,如果不这样,那是片面的错误的看法。

  对于有条件表扬的来说骄傲,放松今后;对于条件还不够成熟的来说,将打消自己的积极性(当然这是个别的,但也不能不注意),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我们小组里应弥补过去的不足,发扬过去好的地方,处处的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政治挂帅,在这次做共产主义好学生的运动中,和别的小组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障碍暴露的彻底。

  大家要注意的是这一阶段是做一个共产主义好学生的关键问题,如果你扫得尽,那末在你今后的道路上将走得快,如果怕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那就是在你的头脑中存在坏思想,这将在你今后的道路上有许多障碍,那就会像蜗牛走得一样的慢,甚至于走到和我们大家的相反的道路上去。所以对于一个个人主义比较严重的人来讲,那尤其的要暴露自己的思想,但这也一定会比一般的同学来得困难,但我们必须打破重重困难,消除许多的顾虑,把自己的思想大谈并特谈,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更快的进步。而对于其他人来讲必须抱着诚恳诚意帮助的态度,对待任何人来讲要做到又要严格,又要友好的态度(这里的严格并不是挑剔人家,这里的友好并不是见面一笑,应是同志式的严格和友好)。

  最后我要指出的是我们生活的集体中,对于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的人来讲,应得到大家的支持,但也要发挥协作精神,要把自己的长处介绍给人家,也要吸取人家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如别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应去取经,只有这样才能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使整个小组、班级在各方面大大提高。我希望小组长在工作上要全面的抓,任何一方面也不能放松。当然这是相对的,并不是指绝对的。

  1961年的高考季落幕,周元根没有辜负父亲的辛劳供养,考入全国重点高校北京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这是我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成立于1953年的北京石油学院,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

  设立这所院校,是因为当时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北京石油学院,隶属燃料工业部。

  习源说,元根是西前头村早年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生,而后的发展更是惊人,官越做越大。

  西前头村村口这幢具有江南特色的楼房,便是周滨在老家的房产

 

 

  【五】

  看到老同学大权渐握,习源的心里起初是高兴的。他认为,这样家乡的发展可能会得到更大的支持。他说,他去其他地方时,别人就会说:“你们是某某某领导人的家乡,发展很好吧?”

  但最终他还是失望了,厚桥这些年,虽也有发展,但并没习源想象那么好。在他看来,原本在改革开放前工业基础就比较好的厚桥,这些年来,已被临近的梅村、荡口、安镇赶超。“老同学对家乡的感情不是很强。”

  习晶也有习源同样的感受,他说,如果真要照顾家乡发展,他(周元根)在石油部任职的时候,就可以了,但这么多年来,他对家乡的感情一直没变,不是很照顾家乡。

  习源说,改革开放这些年来,村里面虽然没得到照顾,但村民们的条件也慢慢好起来了。“但元根的亲属们,当然变得更好。”

  周滨的老家,在西前头村特别容易找到。村民习晶(化名)在引导时说,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房屋比较特别,他们家的房屋虽然只有170平方米左右,但一楼一底的建筑是典型江南民居白墙、灰瓦风格,这在村里显得比较另类;

  同时,他老家院子里,有两棵腰围直径70厘米左右的香樟树,其他村民家里是没有的;

  最后是,他家在村口就能看到,只要一问村民,立即就能找到。

  但是,习晶和习源却很少能看到周滨父子的身影。习晶最近一次见到周滨的父亲,是在去年4月底,在周元兴的家里。

  那天,在很多便衣警察的保护下,周滨的父亲微笑着和上百名乡邻握手。“和村民小聚的整个过程中,他只是微笑,但没说一句话。”得到接见的习晶说,他也从其他人处听说,周滨的父亲曾感慨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看望大家了。”

  我从习源和习晶处了解到,周元兴初中毕业后,就回家种地,和妻子育有一子,一辈子在家务农,并于今年2月10日因癌症去世。周元兴的楼房,紧靠周滨的老家。“内部装修没有周滨家的奢华。”曾到这两个家庭去过的习晶说。

  习晶和习源说,虽然周元兴在家务农,但他家里的轿车比较好,据说价值近百万元。同时,两人还说,周元青家也有与周元兴家价值相当的好车。但他们并不认识车的品牌和型号。

  据他们介绍,周元青在中学毕业后,先是到西前头村生产队任会计,后来担任大队长,而后又到国土部门任职,退休后长期居住在无锡,逢周末才回村里。周元青的妻子,叫周玲英,两人育有一子名叫周峰。

  “在老家的元青和元兴,和乡邻们还是和和气气的,也没有因为别人家穷就瞧不起。”习源说,但村民和他们的往来很少,他们也很少和村民往来。

  但周元青的媳妇周玲英是个例外。习源想了好一阵,才以“目中无人、嚣张跋扈”进行评价,但他不愿对此进行过多解释,他只是说“周玲英的事情网上都有报道”。

  而周玲英,恰巧和北京宏汉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同名。同时,之前相关报道指出,中石油旗下的四川华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四川邛崃市鸿丰钾矿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构成中难避国资流失嫌疑,而一名叫做周峰的自然人被认为是幕后的最大受益者。最关键的是,周玲英只是代周峰持股。

  在西前头村生活了这么多年,习源和习晶感受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以往每天都有几部不同的轿车到周元兴家里拜访,习晶说,他从别人那里得到的说法是,前来拜访元兴的基本是官员或商人。

  但过去3个月,持续多年的拜访车辆突然消失。周滨老家四周的墙上,也被装上多个视频监控设备。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东方早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302/37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