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陷大混乱!中共世界霸主庞大产业遭重创

——分析:中国庞大的太阳能产业陷入混乱

中共一直在大力发展中国太阳能产业,最终导致产能过剩,进一步使得太阳能产品价格和利润暴跌。分析认为,中国虽然有庞大的太阳能产业,但已经陷入混乱。

2022年1月7日,中国江苏省一家太阳能电池板工厂。

中共一直在大力发展中国太阳能产业,最终导致产能过剩,进一步使得太阳能产品价格和利润暴跌。分析认为,中国虽然有庞大的太阳能产业,但已经陷入混乱。

经济学人》报导,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分布在全球供应链的每个环节,从多晶硅到成品。顾问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的太阳能模组产能达到约1,000千兆瓦(GW),几乎是世界其它地区总产能的五倍。中国现在每年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数量是世界安装总量的两倍多。

在疫情期间,由于多晶硅供应短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价格上涨。然而,据数据公司PVInsights称,自那以后,全球价格已跌至每瓦不到10美分的历史低点。

中国太阳能产业产能的快速成长超过了全球需求,也挤压了该产业的大部分利润。多晶硅、硅片、电池和成品组件的售价目前低于平均生产成本。据伍德麦肯兹称,尽管产量飙升,但价格暴跌导致去年中国太阳能出口收入下降5.6%。自2023年初以来,位于西安的隆基绿能公司股价已下跌约60%。今年3月,该公司表示将解雇5%的员工,理由是“商业环境日益复杂且竞争激烈”。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和晶科电力等其他中国太阳能巨头的股价也受到重创。

规模较小的公司受到的打击就更大。伍德麦肯兹公司的太阳能产业专家雅娜·赫里什科(Yana Hryshko)解释说,大公司通常业务是多元化的,这有助于它们抵御太阳能产品的价格暴跌。其它较小的公司就没那么幸运了。规模较小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凌达最近取消了建13亿美元工厂的计划。另一家中国太阳能公司的高阶主管估计,整个供应链中至少有一半的企业将面临破产。

然而,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迹象显示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已经获得解决。尽管价格下跌带来财务压力,但该行业最大的公司仍在继续升级技术并扩大产量,以努力将单件生产成本保持在竞争对手以下。伍德麦肯兹预测,到2026年,中国太阳能产业的产能将扩大到近17兆瓦。

中共国家政策对太阳能产业的支持加剧产能过剩。几十年来,中共市级和省级政府领导人一直在寻求建立本地太阳能产业,这些产业可以雇用本地人,而这些被雇用的本地人又可以缴税。威奇托州立大学(Wichita State University)的乌莎·黑利(Usha Haley)指出,政府的支持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免费土地、免费电力、无息贷款和提供尖端技术。她估计,所有这些加起来大约占太阳能公司成本的35%,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高达65%。

然而,这种政府支持可能会越来越力不从心。中国许多省份现在都在努力偿还不断膨胀的债务。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太阳能公司还必须与其它产业争取政府有限的优惠和支持,而其它产业的企业也正在努力应对产能过剩的问题。另一家顾问公司Rhodium的分析显示,去年超过五分之一的中国工业企业没有获利。将中国大陆过剩的产能输出到海外也同样遇到阻力。上个月,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世界无法吸收中国的过剩产能”。6月12日,欧盟宣布将对中国电动车征收26%至48%的临时关税。

中国的廉价太阳能电池组件可能会受到类似待遇。自2012年以来,美国一直对中国太阳能制造商征收反倾销税。尽管欧盟在2018年放弃了类似措施,但有些人仍担心欧洲大陆对中国太阳能公司的过度依赖。今年4月,欧盟同意扩大对受到中国进口产品冲击的本地太阳能制造商的补贴和支持。

研究机构彭博社的珍妮·蔡斯(Jenny Chase)表示,“先是获得微薄的利润,然后是利润长期低迷,最后是破产和退出。我们称之为太阳能过山车。”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方寻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