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文集 > 正文

王赫:真诚为传 真实为史

——读萧曼青《像我这样的母亲》

作者:
萧曼青《疾风劲草:像我这样的母亲》一书,完全可以作为钱穆上述所言的一个证据。迫切的读完这部书,我从一个普通中国母亲的自传中,看到的是勤劳、善良、坚韧;从一个文明古国的子民的生命力中,领悟到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一些深层原因。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国内外都有不少人,将之归因于中国国民性,其中论及愚昧、自私、虚伪、冷漠等等之处,予人刺激尤深。但,中国国民性果真一塌糊涂了吗?钱穆抗战期间慷慨着《国史大纲》,其之《引论》中说:“以我国人今日之不肖,文化之堕落,而犹可以言抗战,犹可以言建国,则以我全民文化传统犹未全息绝故。”

萧曼青《疾风劲草:像我这样的母亲》一书,完全可以作为钱穆上述所言的一个证据。迫切的读完这部书,我从一个普通中国母亲的自传中,看到的是勤劳、善良、坚韧;从一个文明古国的子民的生命力中,领悟到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一些深层原因。

萧女士1920年生于河南沈邱槐店镇。其祖父、祖母是镇上首富,但突遭横祸,家道中落。祖母知书明理,28岁丧夫,艰苦抚养二子,长子(萧女士父亲)成为冯玉祥部队的一个连长,本家族之望,然剿匪阵亡。祖母38岁丧子,继续带着一大家人在生活中煎熬。在贫苦中,萧女士仍一心向学,于沈邱县简易乡村师范毕业。抗战军兴,萧女士从军任政工队员(在野战部教唱军歌等),也曾任小学教员、宜阳县司法院书记员等,后嫁于一位国军连长,历经国共内战。萧女士随夫婿由大陆迁台后,做过女工、保姆、小贩等工作,艰难之至,然借贷也要抚育5个子女求学至大学毕业,长子高天恩为台湾名教授。这部家史,从清末至20世纪90年代,可谓一个大时代的缩影。

这部书吸引我的,首先是作者的真心、真诚、真情。例如,“一件我幼年的趣事”(P35~36):堂弟白天欺负我,在父亲面前总是占上风(重男轻女),我实在气极了,有一次晚上双手用力照准堂弟的脸用力地抓一下,都是血痕。祖母深夜把我抱在她怀里说教一顿,我自知错了,好几天不敢正视弟弟。传记最忌做伪。萧女士敞开心扉,不躲不藏,坦坦荡荡,如实地记录人生,从而使这部书给人极大的教益。

萧女士的一生中,遇有极邪恶的人(如“王善人”,简直就是魔鬼),但生活总更多的是善良人,本性善良的人。最让人感动的是她与郭铮的友谊。郭铮也是军中一位政工队员,与萧女士军中结识,相交一生。为帮萧女士接触旧时的婚约,在兵荒马乱中,郭铮陪她从军中辞职、辗转地方,算的上两肋插刀。中原战役,郭铮又冒死找到萧,千辛万苦逃出沦陷区。国军败退台湾后,郭留在大陆,两人天各一方。但一旦得知郭铮下落,萧在丧夫之际,仍不远万里前往大陆探望分别四十一年的铮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朋友是五伦之一。“义薄云天”有些人以为只是种形容、追求,但却是萧女士生命的一部分。

让人感概的还有两件事。萧女士在国军任政工队员,但民国廿九年初,“政治部”奉命改为“特别党部”,政工队一律取消,但政治部主任念在我们多年跟随他的份上,且都是有家归不得的流亡学生,不忍心就此撒手不管,就自掏腰包,要这帮男女政工队员考军校、考战干团,“旅费生活费,在每放榜之前,我负责到底,如有考不上军事学校的、你们自行另谋工作。”(P08~112)国军中有没有腐败呢?当然有。可政治部主任这样的人,应该也不在少数,例如,萧女士的夫婿高长荣。高长荣是国军一位连长,在上峰粮饷法不出来,士兵夏天还穿着棉军装,别的连内官兵都叫苦连天,而他却自拿个人薪饷和私蓄,购买军粮、军装,全连官兵吃、穿出众,号称全师模范连。(P71)

从这两个人、两件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芒,看到了国军抗战的艰辛,也看到了抗战必胜的信心。这就是这部书吸引我的第二点,以小见大,一滴露珠也在折射着太阳的光芒。

抗战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死里求生。萧女士是个普通人,她也没接触到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但从她的个人经历中,我们也可以窥见时代的风云,看到历史的真实。例如,大约1941年,萧女士和郭铮曾在豫西的宜阳县司法处工作半年。(P08~112)虽然这里“民性强悍、民风太坏”,但司法仍能得以进行,1942~1943年河南大饥荒,饿殍遍野,饥民相食的景象惨不忍睹。(P153~161)萧女士当时回到家乡工作,当小学教员,待遇:每个月麦子80斤、杂粮120斤、烧柴180斤。“收入虽然不多,但起码可以维持住我一家数口的温饱。”这表明国民政府的统治还有效维存着,社会并未崩溃,并非一塌糊涂。

萧女士是一介平民,对国共并没有多少意识形态上的理论认知,一点认识也只是源于人身遭遇和所见所闻,是极其有限的,却因而具有了真实性。本书增订版,新加了篇“又一章:探望我的好友郭铮”,可谓神来之笔。郭铮被称为花木兰,其夫婿也曾是国军政工队长,1949年后在大陆可谓生活在人间地狱。萧女士在台湾含辛茹苦,甚至不惜借高利贷,也让子女学有所成。而郭铮夫妇的子女呢?郭铮夫婿写给萧女士的信中说:“唯一难比的是你的儿子天恩,今天是美国的博士学位,而我的儿子却是因打入黑五类而无权受教育,却成了目不识丁的自耕农终生,每人分得了一亩二分田”。

如果说萧女士在台湾的艰难生活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如身份文件被错写成40岁、不识字),但郭铮一家人的经历则揭示了中共统治的黑暗。1990年1月,萧女士在儿女陪同下从台湾来到河南探望郭铮,从其一路见闻中,大陆台湾的差距一切彰显。

大陆学者余世存评《疾风劲草:像我这样的母亲》“叙事干净、节制”,很多经历“本来可以写得更细腻,更生动,更惨酷,但萧先生多半寥寥数语带过。她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命强韧的力量,又朴素又深刻,又高傲又世俗,又微妙又率真。”

的确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因素可能是年龄,萧女士70多岁开始写这部书,一笔一画写自己的一生,从容而又宽容。可我想,更多的因素应是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无形中的熏陶——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等。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在近代以来的天翻地覆中,给予了古国子民无限的生命力。

“一个树叶,一滴露珠,死不了树,也饿不死人。”这是萧女士小时候祖母常常说的话。“而今回忆祖母丧子之后,再抚育孙儿们时仍坚强撑家的这句话,给了我莫大的启示。”“由于一生历尽屈辱和磨难,才造就了我个性的坚强,才能逼使我有毅力地向恶劣命运战斗,最后终于走出了一条生路,使我的五个儿女们,从泥沼中挣扎出来,得能欣见蓝天白云。”

萧女士于2021年7月8日善终,享年101岁。她因酷爱儿女,“咬紧牙关,本着良知,抱着为儿女牺牲奉献到底的毅力,终于在赤贫的生活中,在感情的沙漠里,向恶劣的命运搏斗”。这彰显了她人性的高贵。

《疾风劲草:像我这样的母亲》和《巨流河》一样,是为走过大时代的人们所做的见证。值得我们珍惜,更需要我们反思。

注:《疾风劲草:像我这样的母亲》,萧曼青着,台北:健行文化,2014增订新版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