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美重塑全球供应链 亚洲经贸版图快速改变

本周,拜登提高了一系列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这是美国多年来重塑全球供应链的努力之一。在美国的推动下,亚洲的贸易版图正发生着变化,未来东亚贸易可能不再以中国为中心。

图为洛杉矶港的货柜船。

周二(5月14日),拜登政府提高了许多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白宫表示,新措施影响的商品包括:钢铁和铝、半导体、电池、关键矿物、太阳能电池、船岸起重机和医疗产品等七大类产品。

自2018年以来,两任美国政府先后发起了美中贸易战、科技战,希望打击中共非市场行为,并试图将中国排除在高端技术产品供应链之外。

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作为全球先进半导体重要产地的台湾,对美出口正快速蓬勃成长。

台湾当局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台湾对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81.6%,创下历史新高。在2024年的前四个月,台湾对美国出口达24年同期新高,且对中国贸易正持续萎缩,创下22年来新低。即使将香港计算在内,中国对台湾的贸易占比也在下降。(先前报导:台湾对美出口创新高中共渐失对台影响力

高雄港第七货柜中心(高雄港务分公司提供)

这种消长也发生在美国的其它亚洲盟友身上,例如韩国、日本,这两个亚洲重要经济体,对美国的出口额也在增加,相比之下,对中国的出口额正在减少。

随着贸易的发展,投资流也发生了变化,全球企业开始增加在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的投资,以避免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台湾、韩国和日本的企业也在美国建厂,以争取美国对高科技产业的补贴。

这个过程,迫使生产设施从中国迁往对美国更友好的国家,促进了拜登政府官员主张的“友岸外包”与“近岸外包”,加速全球供应链的重整。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经济学家阮贞(Trinh Nguyen)告诉彭博社:“这个遍及整个地区的现象,反映了美中贸易战和投资战。”

“我认为这个现象,将会加速发展。”她说。

中国将不再是东亚贸易的中心

如今,外国企业已越来越不愿意在中国扩张。

在最新调查中,只有13%在华营运的欧洲企业表示,中国是其首选投资目的地,这一数字还不到2021年的一半。

与此同时,来自日本的新投资自2021年以来也一直在下降。最新调查显示,在华日企的经营状况困难重重,约有50%的企业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将恶化,这一比例比去年年底的37%有所上升,绝大部分企业都不打算增加投资。

在中共政策补贴之下,中国电动车产业链迅速膨胀,目前已有二百多家电动车制造商,造成了巨大的产能过剩问题。专家预测,许多规模较小的公司将无法生存。中国车厂疯狂的价格战,也促使外国车厂减少在中国的生产与投资。

2024年1月10日,中国东部的山东省烟台港,大批出口电动汽车等待装上附近的“比亚迪探索者1号”,这是一艘用于出口中国汽车的国产船舶。

韩国的现代汽车集团在销售量大幅下滑后,已赔本出售了其在重庆的工厂。三菱汽车也决定退出中国,结束在中国生产。本周,本田汽车为了因应销售下滑,征求自愿离职人员,目前已有约1,700人自愿离职。

台湾也大幅减少了在中国的投资。

出口订单表明,美国一直是台湾制造业成品的最终主要消费国。只不过,中间的加工过程往往会经过中国,但最新数据表明,台湾的出口开始完全绕过中国。台湾在中国的新投资也急剧下降,从2010年146亿美元的高峰,降至去年的30亿美元。

这些现象表明,在COVID-19疫情和川普总统开启的美中贸易战之后,全球供应链正快速地重新布局。

中企利用第三国规避关税 美密切关注

目前,中国企业为了规避关税,正迅速增加在东南亚、墨西哥的投资,希望保有自己在供应链中的份额。

随着越来越多中企试图在第三国组装、生产,以规避美国关税,包括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内,许多拜登政府高级官员表示,美国正密切关注此事。

在本周三的一场听证会上,雷蒙多向美国参议员表示,商务部正关注有关中国制造商计划在墨西哥组装汽车的报导。她表示,将尽力让中企无法规避美国关税。

雷蒙多说:“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确保中国不会利用墨西哥来规避这些新关税。”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516/205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