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中国消失的近2万亿美元顺差找到了!在这里

2月中旬,人们发现一个重大问题: 清零三年,中国全口径的顺差规模(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非金融类投资)合计达到18,977亿美元,几乎与2010-2019年十年合计的全口径顺差规模19,866亿美元相当。 然而,这么大一笔钱,在中共央行外汇储备、商业银行的结售汇数据或外管局的数据上,居然都看不出来,这些数据近三年都基本维持平衡(乃至略有下降),完全体现不出这近两万亿美元的存在。 所以,很多人都追问:这笔钱哪儿去了?

2月中旬,人们发现一个重大问题:

清零三年,中国全口径的顺差规模(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非金融类投资)合计达到18,977亿美元,几乎与2010-2019年十年合计的全口径顺差规模19,866亿美元相当。

然而,这么大一笔钱,在中共央行外汇储备、商业银行的结售汇数据或外管局的数据上,居然都看不出来,这些数据近三年都基本维持平衡(乃至略有下降),完全体现不出这近两万亿美元的存在。

所以,很多人都追问:这笔钱哪儿去了?

今天,数据挖掘大王@老蛮频道自己找到了答案,有五大流向:

第一,他发现,中国商业银行最近3年的结售汇差值有5337亿美元,可是又没有在境内体现出来。这笔钱去哪里了呢?

其中最重要的流向,是商业银行把3000多亿美元外汇转移国门,其中购买了1600多亿的美国国债。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简单说明一下,这些数据是怎么查找来的。

2020-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在境外的外币净资产增加了3248亿美元(由1652亿增加到4900亿美元),这代表着它们向外投资了3000多亿美元。

而这些钱在境外有两个流向,一个是放贷,3年新增1562亿美元,另一个是购买美国国债,3年新增1674亿美元。

商业银行购买美国国债的冲动,来自于3年来,中国政府为了保持“清零”政策和企业存活,没有随美联储加息,却把国内借贷利率从4.80%降低到了4.30%,而同期美国国债利率达高达5%~6%。这也就导致,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息差额,从2019年的平均净息差约为2.23%,下降到2022年的约1.82%。考虑到中国银行业的平均不良率约为1.7%,这逼迫商业银行自己想办法增加国内放贷之外的更高收益方式。于是,高利率、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的美国国债就成为它们理想的投资标的。

但是,这带来一个极其荒谬的问题。一方面,中共央行为了缓解外汇的紧张,3年来大幅甩卖了自己持有的美国国债,从1万多亿美元下降至8671亿美元,下降了约2000亿美元。另一方面,中国的商业银行,却采购了1600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外汇流出的第二个渠道,是外资企业撤资,总规模约4300亿美元。

这种资金减少的方式,不是很多人理解的从境内大幅汇出,而是在外资企业出口创汇的过程中,利用外管局的《经常项目外汇指引(2020年版)》给提供的一个微小的口子,允许外资企业以境外投资的方式留存。外资企业在3年当中,将大部分顺差留在了境外。

此外,外资企业,还利用结算利润出境的方式,汇出了大约1000亿美元。

第三个流向,中国对外援助。但净额比绝大多数人想像的要小得多,只有大约434亿美元。其中,中国3年来获得援助861亿美元,对外援助1295亿美元。

第四个流向,是中共央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损失的外汇。

以上加起来7000多亿美元,距离失踪的1.9万亿美元,还差大约1.2万亿美元,其它钱去了哪里呢?公开的路径没有了,只剩下两条大的隐密路径,其中之一,老蛮认为,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因为中国政府设定的投资逻辑是,只要美元兑人民币超过6.9就会打到6.8以下,所以,会被空头们利用,逼迫中共投入美元。

他估算每年大约损失3000亿美元。

这里,当局的一个软肋,是中国的离岸人民币现在已经高达1.5万亿,哪怕只有很小一部分被空头控制,由于外汇交易有几十~百倍杠杆,也会大幅消耗中国政府的美元。所以,近年来,当局不敢再谈人民币国际化。

第五个流向,也是隐密的路线,涉及当局的军备,这方面太敏感,老蛮没有进行分析。

我们总结一下,中国最近3年贸易服务和投资顺差总额高达近1.9万亿美元,却在官方宏观数据中消失了。但是,经过仔细分析和比对,老蛮认为,主要有三大公开流向,一、商业银行境外投资,包括放款以及购买美国国债,合计约3000多亿美元;二、外商投资企业撤出中国大约4000亿美元,三、400多亿中共净对外援助。此外,还剩下大约1.2万亿美元的外汇不知去向,可能因为维持人民币汇率被打掉,或流向隐密的军备等领域。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秦鹏观察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406/1886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