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保位战和保胃战 考验李克强的时候到了

—1. 李平 保位战和保胃战 考验李克强的时候到了; 2. 林保华:中共高层权斗介入食品安全领域

在国务院下令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加强食品安全保障之后,民众仍未能免除食品安全的恐惧,西瓜因喷膨大剂而爆炸、黄瓜靠激素扮嫩、青皮芒果用农药乙烯利催熟,应节瓜果近日发现的问题憷目惊心。随着大陆报章出现质疑当局执政能力的声音,身兼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的副总理李克强,其主政能力难免受到挑战,对中国政局的影响也有待观察。

大陆食品安全危机越演越烈,网民曾创作「化学扫盲」顺口溜,讽刺毒食品让民众认识了三聚氰胺、苏丹红、福马林、硫酸铜等化学品和毒品,近日又有一段网文广为流传,彙集了一日三餐可能触及的毒食品:「早起,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牛奶,吃完开锦湖轮胎的车去上班。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滷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番茄、石膏豆腐,回到豆腐渣工程房,喝点甲醇勾兑酒,吃个染色馒头。然后躺在甲醛四散的床上,盖上黑心棉棉被,心满意足地睡个好觉。」

面对层出不穷、简直是无所不在的毒食品,民众是如此恐惧、如此无奈。国务院上月召开会议,下令在全国打击毒食品。但是,这场「保胃战」迄今收效甚微,大陆报章声言:「食品安全关乎公众的基本利益和生命权利,红灯频现考验的正是执政能力。」矛头直指去年 2月成立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并影射内定于 2013年接替温家宝出任总理的李克强。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规格之高令人瞠目,除李克强担任主任外,两位副主任也由副总理回良玉、王岐山担任,还有 15位部长级委员。如此强势的班子,加上李克强履新时就放出对毒食品「彻底追查、全部销毁、予以严惩」的狠话,外界原希望整治毒食品可以立竿见影,但结果未摆脱「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困局。上月,李克强在食品安全会议上强调,要「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切实改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当局能否言出行随?不只取决于主政者的决心,更取决于其能力,包括能否善用舆论监督、能否重典治官,而不是诿过传媒,或者只惩奸商不惩官员。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早前批评传媒夸大毒食品问题,强调食品安全事件所佔比例很小。这是一种令人不安的表态。或许,有些传媒的报道有失偏颇,但如果监管部门能抢在传媒报道之前查处问题、通报事件,传媒又何需各自挖掘毒食品新闻?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剂剂惊心,岂能归咎于传媒?

乱世用重典、重症落重药,不能靠空洞的道德说教。但如果重典不用到官员身上,只会事倍功半。不要忘记,沙士事件问责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长孟学农,三鹿毒奶粉令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下台,对官员的震慑作用,对提振民众信心的作用。如果不能将在毒食品事件中失职或受贿的官员拉下马,李克强就不足以立威,不足以打赢这场「保胃战」。

苹果日报李平;原标题:食品安全考验李克强主政能力


林保华:中共高层权斗介入食品安全领域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在媒体的曝光率时高时低,这与政治环境有关。例如北京奥运期间,中央就有令,媒体少报或不报,以免影响国际形象。近来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报导非常多,以致总理温家宝要出来谴责资本家的“道德血液”,因为身为总理的温家宝负有最大责任。因此怀疑中宣部放纵报导,是否是针对温家宝。

然而温家宝的谴责并没有使食品安全问题有丝毫进展,而且情况越来越恐怖。例如地沟油以前是从餐馆倒掉的剩菜流入地沟里“提炼”出来的,但是最新一起被揭发的却是在东莞,从化粪池里捞出泔水渣,把里面的油水压出来熬成地沟油,然后送往深圳和东莞的批发市场,出售给大小餐馆,地沟油原料残渣中还混杂卫生巾。有关部门接报后将该地下工场取缔,当局说,这些地沟油比砒霜毒百倍。

以往被揭发出来的伪劣食品中,以广东最多,原因除了因为广东人好吃,也可能因为广东媒体比较开放。但是最近报导重庆伪劣食品的消息也多起来。我们知道,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与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有“瑜亮情结”,其实是代表不同势力争相进入中共18大的政治局常委班子里。因此广东与重庆的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是相互揭发,还是相互表功呢?

看到有媒体报导,薄熙来在完成“唱红打黑”的阶段性任务,尤其是“红风”已经吹向全国,连汪洋治下的广东,也有人建庙供奉毛魔头后,薄熙来转战到一个不会有太大争议,但一定有极大反应的战场,那就是食品安全。重庆当局已经决定,开展“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行动”,而且要“像打黑除恶一样打好此次专项攻坚战”。

为了开辟这个新的战场,需要准备有效的“弹药”,才可以打出成绩出来。于是我们看到,最近重庆连续破获食品安全的“大案”。头一炮是人们最关心的三聚氰胺毒奶粉,新华社在4月27日报导,重庆警方查获从内蒙古辗转来重庆的三聚氰胺含量超标的“问题奶粉”2万6000多公斤,险些被制成儿童喜爱的冰糕进入市场。这头一炮很有水平:第一,毒奶粉是外地制造的,与重庆无关;第二,还没有流入市场就被破获,民众没有受害而展现重庆警方的英明伟大。

接下来几单有:

4月底,《重庆晚报》报导,公安查出有奸商以染毒的劣质花椒混在正品花椒中出售,封存5.8吨花椒。这是一种叫“罗丹明B”的红色粉末,会导致人体皮下组织生出肉瘤,可能致癌。重庆警方又是英明的在流出市面前破获了。

5月初,《重庆时报》报导,重庆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在一个无牌地下工场检获一批猪皮包裹的冻猪肉制成的“猪蹄膀”,含有可令人中毒及致癌的双氧水、亚硝酸盐,以及日落黄等添加剂。其中亚硝酸盐超标50倍。

接着,中新网报导,重庆市工商局、重庆市公安局等在收费站对从贵州贩运活鸡鸭来重庆的经营户进行检查,查获涉嫌灌注重晶石粉的活鸡近千只。重晶石粉对健康是否有害还不清楚,加入后每只鸡可增加一斤左右的重量。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还在5月9日发表文章,披露食品添加剂泛滥是危害食品安全的元凶,近九成的食品含有添加剂,每个成人一天大约吃进八、九十种添加剂,随时吃下过量、甚至有毒的添加剂而危害健康。

相对比较,温家宝的国务院的确在这方面显得无能。2009年2月28日,第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通过《食品安全法》,6月1日起施行。但是7月 24日才发布《实施条例》。看来实施毫无效果,到2010年2月,再决定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副总理李克强兼该委员会主任,回良玉、王岐山2名副总理则出任副主任。国务院有4个副总理,除了张德江外,3个都参与了,并且由胡锦涛属意的接班人李克强担纲,照理可以有一番作为,媒体开始也敲锣打鼓,但是伪劣食品照样泛滥!

现在薄熙来要在食品安全方面露露身手,明显是对胡、温无能的挑战,如果取得成就,就可以大获民心,在18大进入最高权力核心。为此媒体配合宣传也很重要,只是出自权力斗争的需要,而不是对民众生命安全的真正关心,再面对贪官污吏与官僚怠惰,食品安全问题真的能够解决吗?

RFA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516/20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