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苏东坡

一代才子苏东坡 八首代表作至今无人超越!首首都脍炙人口(组图)
2018-04-27

苏轼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一生杰作颇多,几乎每一首都脍炙人口。 少数诗篇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

【揭秘】六七十年前 多个名校霎时被毁 非常古老的O型血可能是黄帝的子孙(图集)
2017-12-31

热帖: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北美独立,美国诞生。《独立宣言》的核心内容是:1、造物主之下,人人生而平等;2、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等权利乃天赋入权,不可剥夺;3、政府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如果政府滥用职权、强取豪夺,人民...

苏东坡:没有如意的人生 只有看开的生活(图)
2017-07-25

没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开的生活 佛语说,尘世间一切,皆由心起。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人生没有坦途,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烦心事、伤心事。只要把心放宽,看开看淡,波折的人生照样可以过得有滋有味,精彩不停。 1.对物质看淡一点,简单一...

苏东坡禅诗10首: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2017-07-16

1.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骞驴嘶。赏析: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就像是随处乱飞的鸿鹄,偶...

林语堂著《苏东坡传》:苏东坡驱鬼
2016-10-19

林语堂先生在写作该书的时候,都是选取历史留下来的资料而写的,几乎都是有据可查的。比较可信。其实关于鬼的事情,在民间也流传着很多捉鬼的故事。比如门神的传说就是一例。在此就不详述了。

豁达的最高境界 叫苏东坡(组图)
2016-04-29

历史上有过苏轼这个人,中国人才知道什么叫豁达的境界。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东坡的千古感慨,如潮水一般拍打着中国人的精神彼岸。每当我们彷徨、失意、压抑、落寞,重温东坡的生平,吟咏东坡的诗句,总能扫开精神的雾霾。 豁达第一重境界:诗酒以入世 苏轼的豁...

苏东坡的前世今生 (图)
2015-05-09

网络图片 一提到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我们不得不想到苏轼。他学识渊博,才情卓绝,在二十二岁时已中进士,在政治上虽浮沉多变,但他要求改革弊政,并留意兴修水利、赈灾等工作,都可看出他在政治上的抱负。尤其他在诗文革新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

有人居然说苏东坡的字“像是石压蛤蟆”(图)
2015-01-11

苏东坡书法-黄州寒食诗帖局部(网络图片) 北宋书法四大家的第二号人物是黄庭坚。黄庭坚(西元1045~1105年),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苏东坡初见黄庭坚诗文,即对他赞誉有加,认为他的字句中有超逸绝尘之气。其后两人书诗往...

苏东坡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组图)
2014-03-15

苏诗在词的创作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

好吃的苏东坡与“东坡肉”(组图)
2014-02-01

苏东坡 东坡肉 以人名菜,不算新鲜,但如“东坡肉”这般名动天下的,却极其少见。 元丰三年,苏东坡贬谪湖北黄冈,当地猪多肉贱,东坡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

苏东坡曾经遭遇UFO?(图)
2013-07-13

清人吴有如《赤焰腾空》图局部(网路图片) 早在三四千年前,我国就有“飞车”的传说,以后又有“赤龙”、“车轮”、“瓮”、“盂”等酷似现代目击者对此种现象的描述或比喻。 除了民间的传说外,古籍中也有大量的记载,如《庄子》《拾遗篇》《梦溪笔谈》《御撰通鉴纲目...

苏轼的前世今生——与方外之士的交往(图)
2013-01-25

一提到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我们不得不想到苏轼。他学识渊博,才情卓绝,在二十二岁时已中进士,在政治上虽浮沉多变,但他要求改革弊政,并留意兴修水利、赈灾等工作,都可看出他在政治上的抱负。尤其他在诗文革新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文章汪洋奔肆,如行云流水般得畅...

明智的选择:来生还要嫁给苏东坡 组图
2013-01-08

公元1101年,65岁的苏轼在从荒蛮之地岭南应召回京途中凄然而逝,弟弟苏辙把他和在京西寺院里停放了10年的王闰之的灵柩一同安葬。 苏轼终于实现了他在王闰之的祭文中所说的“惟有同穴”的誓言。 王闰之是苏轼的第二任夫人。在他的一生中,先后有三个女人,伴着他走...

康熙、苏东坡的读书方法
2012-10-09

某 个假日清晨6点多晨起运动时,看到站牌附近有许多学生正在等公共汽车准备上学,心中不禁想:连放假日停课时都不能休息,现在的孩子读书...

十二位世界“千年英雄”中的中国人
2012-03-11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十二位世界“千年英雄”中的中国人
2012-03-10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1001--2000年间的“千年英雄”,全世界一共评出12位,苏东坡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就是这样...

苏东坡怪异詩 你能读出来吗?
2011-09-25

请先看一下苏东坡写的一首十分怪异的詩: 可能您一下子被愣住了,这是啥呀,字不像字,图不像图的。这是一首神智体詩。所谓‘以意写图,令人自悟’,即根据写出字的形象读出诗句。上述这首诗就可读为: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康熙、苏东坡的读书方法
2011-06-17

成为一个“好学”者远比研究好的读书方法重要。 摄影:Getty Images 某个假日清晨6点多晨起运动时,看到站牌附近有许多学生正在等公车准备上学,心中不禁想:连放假日停课时都不能休息,现在的孩子读书真苦。但是转念又想,古人读书好像也没轻松到哪去,“十...

苏东坡背后的一位女人
2011-03-06

岭南惠州有一方清丽秀美的湖泊,风景极似杭州西湖,当地人也把它叫做西湖。一座小山依傍湖边,也叫孤山。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可见一片苍翠的松树林,林中寂立着一座小亭——六如亭。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出自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之手,联是这样的:

苏东坡的美食人生
2010-11-08

苏轼,于北宋景佑三年(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这是北宋一朝最黄金的时代。他的家庭说不上富有,但也衣食无忧,即便如此,苏轼小时候和他的弟弟苏辙常吃的也是“三白”之饭,即一餐只有一碗米饭、一碟白萝卜、一碟盐,但在这样的食物却滋养了两位文学大师,看来人的聪明才智靠天生和后天的努力,与什么补脑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