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郑也夫

郑也夫:十一种汉译Right之点评(图)
2022-04-10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在这十一个译词中,笔者看好"正份(或正分)"与"正权(或权正)"。比较二者,"正份"或许与right的词义更贴合。而"正权"在被社会接受上,或许会沾到"权"字的便宜,毕竟"权利"一词行使了160年。辨析前贤的思考会增长我们的智慧。提出新的译词的冲动就是...

郑也夫:俄乌战争的五种结局
2022-03-03

一,普京自杀。战争的进展完全出乎他的预想,是他无法承受和改变的。他留下一份遗言,离开这个世界。二,俄国内部,或以暴力,或以和平的方式,结束普京的统治,否定他发起的战争,撤军并向乌克兰赔罪。三,双方在和谈中达成妥协。笔者以为,乌方可能作出的妥协是放弃加入北约...

郑也夫:“中国足球和中国教育为什么不能产生顶级人才”(图)
2022-02-03

2018世界杯已经结束,北大教授郑也夫是位资深球迷,在他看来,中国足球与中国教育是两个有着密切关联的问题——中国产生顶级人才的障碍到底在哪里?01产生顶级人才的困境今天我们要谈的题目挺大,而且不是一个,有两个。第一个题目是关于教育问题。2013年我写出一本...

郑也夫:我能影响中国吗
2022-01-31

我乐于扮演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我知道对于影响中国,我没有积极的功能。但还是以为,略有一点消极的功能。讲这消极功能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上面的观点。好在重复一遍,有强调的意味,还不那么令自己厌烦。这消极的功能就是平衡社会管理者的力量。不让社会的实践吞噬舆论,抵抗宣传的声音催眠大众。很可能政策和社会生活依旧,但是我通过自己的声音,显示了一个不被催眠的人的存在,促进多样化的思想生态。

郑也夫:匹夫说台湾 反对武统
2022-01-23

一、反对武统。一介书生如此表态有意义吗?有。其一,对天大的事情,存万一的作用,就要发声,不然事后我们追悔莫及。其二,我是人民的一员,吾道不孤,故我的反对可击碎武统派声称代表人民。其三,因言论管制,公共平台上反对武统的言论几乎灭绝,如此形势下发出反战的声音弥...

打捞历史的细节
2020-12-05

在高华逝世后的追思会上,杨奎松说了这番话:高华走了,我们最难受的一点,是跟我同道并且从事同一工作的人,又少了一个。……到今天为止,我们剩下的人,如果大概计算一下的话,可能也就只剩下三四个,四五个了。而且,剩下的也基本上都五十多岁,后面的年轻人基本上还没有跟...

郑也夫:关于中国教育 “素质教育”是个荒诞的伪命题(图)
2020-10-14

在发达国家,人家是有立法的,幼儿园不准识字、不准教算数。为什么不准呢?是因为你的心智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发育起来,不要给孩子压这么大的负担,而是要让他玩耍、让他自立。人家更重视另外一些能力的培养。我们中国的孩子,依赖性太强,唐诗能背几十首,英语单词认识几百个,可是自己不会系鞋带、穿衣服,这种依赖会对孩子的性格打上深深的烙印。

郑也夫:为谁保江山
2020-07-26

中国当下种种具名与莫名的风险,令执政者承受巨大的压力。无法估量的人力财力用来应对这些真实与虚幻的不安定因素,即所谓"维稳"。其支出巨大。北京逾万辆公交车上通通配备一名安全员,这当然只是维稳支出巨大冰山浮出水面最渺小的一角。但维稳手段之荒谬,支出之浩大,已可...

郑也夫:文亮升天 宪法扫地——评训诫书
2020-02-11

这份训诫书的抬头是武汉公安局,如果此类训诫书只存在于武汉公安局事情就简单了。而如果其他省市的公安局,都有此类训诫书,则有理由怀疑和追问:这是高层的默认还是高层的指令。武汉疫情,无论是蔓延规模还是深层原因都指向天下兴亡的问题。每一个有良知的匹夫都该超越武汉,追究中国破坏宪法的根子。

文亮遭受如此训诫 是高层默认还是指令
2020-02-09

一个警察就医疗上的言论去训诫一个有博士文凭的大夫,放到哪个社会中都是滑稽的。它说明我们的权力运作既背离宪法,又背离传统与常识,真的走到了荒诞的程度。管制言论早就让中国社会蒙受巨大代价。这次的不同仅在于,上苍以数百条生命警醒我们:言论自由是良好社会的生命线。

郑也夫:维权将是改变未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力量(图)
2019-02-25

一个多数成员不甚热爱自由的民族,不太可能获得权利与自由。具体到言论自由,热爱自由言论与自由写作的民族更可能获得它。有不热爱自由写作的作家吗?有,而且众多。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习惯和适应了言论管制。他们的言论与写作彻底笼罩在"自我审查"之下。因为他们的写作忠实遵守当局的规则,所以出版不成问题。

惊雷!北大教授郑也夫呼吁中共退出历史舞台(全文)(图)
2019-01-04

经济体制改革之前、之后,执政党的大多数方针政策都很难说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但是前面有项符合中国广大人民和执政党的共同利益的事情,就是共产党和平地,即以避免暴力的、最少社会动荡的方式,淡出历史舞台。我以为,今后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所能做出的唯一可望载入史册的大事情,就是引领这个党体面地淡出历史舞台。

郑也夫:鸿鹄、质疑 与一段往事 (图)
2018-05-07

戴高乐和丘吉尔的即席演讲能力举世闻名。戴高乐的儿子对记者透露底细:“我爸爸一辈子都在准备演讲稿,他和丘吉尔的差别是他承认,丘吉尔不承认。”为准备陈子明悼词,我之前最少念过五遍,而且在稿子上标出了重音。我的不幸是,偌大的灵堂中居然不给麦克。让一个在发声上精心准备过轻重抑扬的人,措手不及。文化水平既定,苛求何益。我的谴责是,这是有备而来的发言,不是对即席突发的应对,阁下是怎么准备的。有不够敬业之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