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路透独家透露美中五年来首次非正式核会谈 谈了什么?

据路透社周五(6月21号)独家报道,美中于3月份恢复了五年来的首次半官方核武器谈判,据两名与会的美国代表透露出来的细节显示,北京代表告诉美国代表,他们不会因台湾问题诉诸核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周五拒绝就此置评。

路透社周五(6月21号)独家报道,美中于3月份恢复了五年来的首次半官方核武器谈判,据两名与会的美国代表透露出来的细节显示,北京代表告诉美国代表,他们不会因台湾问题诉诸核威胁。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周五拒绝就此置评。

中美关系资料图片 CHINA-USA/TAIWAN REUTERS/Jason Lee/Files

路透社报道称,为期两天的讨论在上海一家酒店的会议室举行,华盛顿派出了约六名代表,包括前官员和学者。北京则派出了一个由学者和分析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其中包括几名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回答路透社的提问时表示,“二轨会谈”可能“有益”。该发言人表示,国务院虽然知道三月份的会议,但并未参加。此类讨论不能取代正式谈判,“正式谈判要求参与者就(中国)政府圈子内往往高度分化的问题发表权威言论”。

中国代表团成员和北京国防部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周五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被问到时也简短说不予评论。

聚焦台湾

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谈判被称为“一轨谈判”。前官员和学者的相关谈判形式是“二轨谈判“,他们即使没有直接参与政府立场的制定,也能对政府立场发表权威意见。二轨会谈是持续二十年的核武器与态势对话的一部分,该对话因特朗普政府于2019年停止提供资金而陷入停滞。路透社称,美中两个核大国之间进行非正式讨论之际,重大经济和地缘政治问题上存在分歧,华盛顿和北京的领导人相互指责对方不诚实。

新冠疫情爆发后,双方就更广泛的安全和能源问题恢复了半官方讨论,但只有上海会议详细讨论了核武器和核武器态势。去年11月,两国曾短暂恢复关于核武器的一轨会谈,但谈判随后陷入停滞,美国一位高级官员公开对中国的反应迟缓表示失望。

路透社指出,此前美国代表表示担心,如果中共在台湾问题上失败,可能会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在路透社首次和独家报道的二轨会谈的细节中,此次“二轨会谈”的美国组织者、学者戴维·桑托罗(David Santoro)说:“中方告诉美方,他们完全相信自己能够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在台湾问题上打赢一场常规战争。”

桑托罗是夏威夷太平洋论坛智库的负责人,他描述了双方在最近谈判中的“挫败感”,但表示两国代表团认为有理由继续谈判。他说,计划在2025年举行更多谈判。

桑托罗认为,美方要讨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中国是否仍然坚持自上世纪60年代初制造第一颗核弹以来一直奉行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最低限度威慑政策,即拥有刚好够用的核武器来震慑对手。桑托罗透露,中国代表告诉美国代表,北京坚持这些政策,并且“我们对与你们达到核均势不感兴趣,更不用说优势了。”

“对话很重要,但绝对不抱有任何期望”

桑托罗总结北京的立场时表示:“‘什么都没有改变,一切如常,你们太夸张了’。”他对此次讨论的描述得到了美国代表、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安全学者莱尔·莫里斯的证实。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的核政策分析师威廉·阿尔伯克没有参与三月份的讨论,但他说,在中美关系冷淡时期,二轨谈判很有用。在核武器问题上,他表示:“继续与中国对话很重要,但绝对不要抱有任何期望。”

中国也是两个承诺不发起核交锋的核大国之一(另一个是印度)。中国军事分析人士推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是有条件的,核武器可能被用来对付台湾的盟友,但这仍然是北京的既定立场。

桑托罗表示,有关此次讨论的报告正在为美国政府准备,但不会公开。

据路透社,美国国防部去年估计,北京目前拥有500枚核弹头,到2030年可能将部署超过1000枚。相比之下,美国和俄罗斯分别部署了1770枚和1710枚作战核弹头。五角大楼表示,到2030年,北京的大部分武器可能会处于更高的备战水平。

史汀生中心的阿尔伯克表示,中共严重依赖“风险和不透明性”来削弱美国的核优势,北京“没有必要”进行建设性的讨论。他说,中共扩张和升级的武器库——包括反舰巡航导弹、轰炸机、洲际弹道导弹和潜艇——超出了一个威慑力最低且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国家的需求。美国代表称,中共称其努力是基于威慑的现代化计划,以应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改进、监视能力增强和联盟强化等事态发展。

去年,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签署了一项共享核潜艇技术并开发新型潜艇的协议,而华盛顿目前正与首尔合作协调对潜在核袭击的应对措施。

华盛顿的核武器政策包括在威慑失效时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但五角大楼表示,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核武器。五角大楼并未提供具体细节。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向路透社表示,北京“拒绝实质性参与”有关核扩张的讨论,引发了人们对其“已含糊其辞的‘不首先使用’政策及更广泛的核理论”的质疑。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RFI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21/207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