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王安石曾有个绕过三门峡盘活洛阳的计划

作者:

在潼关和洛阳之间的黄河上,有一处名叫“三门峡”的峡谷。

它的得名非常简单粗暴,这里是黄河横穿太行山脉的地方,因为河床上有起伏不平的岩石,所以河水从这里经过的时候,会卷起三道大的波浪。

在没有现在机械加持的年代,这种级别的波浪不管对逆水还是顺水的船只来说都是一种灾难,所以这三道大浪被千百年来的船工称之为“门”,依次命名为人门、神门、鬼门,这便是“三门峡”的由来。

本来三道大浪已经很让船工头疼了,但是水中还有礁石,号称“中流砥柱”(至今依然矗立在三门峡水库大坝下游的水中),更是极大地限制了船工的路线选择。

因此,“三门峡+中流砥柱”这个地理组合成为古代黄河水运的一个巨大难题,如果非要类比的话,就有点像“长江三峡+滟滪堆”的痛苦。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四月初一,宋太宗狠狠地提拔了一个叫张平的人为盐铁使,他的功劳是这样的:奉命去陕西、甘肃买大木用于京城的建设,熟悉水文,制作了巨型木筏将木材从渭河抵达黄河,再平安经过砥柱之后顺利送达开封。

嘉奖令上专门写了“历砥柱”三个字,可见这一操作的含金量之高,也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砥柱对于黄河水运的巨大限制。

那时候没有《永乐大典》,北宋的工匠找不到制作原子弹的办法,要处理三门暗流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趁着枯水期的时候派石匠潜水去凿,尽可能把河床上起伏不平的暗礁打掉,既能够保证水流的平缓,也能减少触礁的风险。

这种方法效率如何,大家也能想象得到,所以千百年来,三门峡始终是黄河上的一个大难题,没法解决。

到了宋神宗熙宁三年、四年左右,有一个对地理颇有研究的凤翔百姓给朝廷提交了一个方案,说是能够一劳永逸解决三门峡和砥柱的问题。

他说,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以南有一条河名叫涧水(即今天的青龙涧河),它是自东向西汇入黄河的。与之相应的是,流经洛阳的洛河有一条名叫谷水的支流,它的发源地就在渑池附近的硖石山一带。而涧水和谷水之间,只隔了一座硖石山,直线距离并不远。要是将硖石山挖出一个峡口,让两条河连在一起,再把河道拓宽加深,这样黄河的水就能从陕州经涧水河道、穿硖石山人工峡谷进入谷水河道,然后再进入洛水,从巩义汇入黄河。

这样做就能绕开让人头疼的三门峡天险,让漕运可以从陕西顺顺当当地进入开封。

而且,这样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洛水要穿过洛阳,一旦这条运河投入使用,“洛阳不通漕运”这个问题就会成为历史,洛阳的经济就被盘活了。

当年宋太祖想要迁都洛阳的时候,大家最大的反对理由就是洛阳虽然在地形优势上特别适合当首都,但是不通漕运,养不活那么多的人口和拱卫京城的军队。如果漕运的问题解决了,西京洛阳才会真正成为大宋王朝的首都备胎,不用这么提心吊胆地守着冬季黄河封冻之后毫无天险的开封过日子。

王安石心动了,他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立刻让涉及到这片区域的京西转运司和陕西转运司去实地考察,拿一个报告出来看有没有可行性。

京西转运司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河南府户曹王泰。

当时王安石虽然权倾朝野,但是官场上有一个非常不好的风气,对守旧派来说,凡是王安石提出来的方案,不管可行不可行,先嘲讽一通再说,能拖就拖,拖到宋神宗下了死命令之后再执行。

王泰是一个官场老油子,他觉得这个工程量实在是太大,恐怕朝廷支撑不起。但是他又不敢直接说不行,怕得罪了王安石,于是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他在报告里面是这么写的:我去谷水的上游仔细勘察了一遍,要把黄河的水引到这里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谷水的河道很适合当运河,只需要在渑池县边境上开工就行。

为什么要强调渑池县呢?

因为渑池县是河南府和陕西路的交界,只要出了渑池县就进入陕西路地界,王泰说了不算了,这就相当于一脚把皮球踢到了陕西。

陕西是文彦博的老根据地,这边的官员大部分都不会惯着王安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北宋跟西夏正是处于剧烈摩擦期,陕西是朝廷对抗西夏的根据地,胆子大如王安石也不敢轻易摇动陕西的根本。

所以,陕西官员一合计,给朝廷回话:“搞不定。”

于是,这个绕过三门峡、盘活洛阳的运河方案就此告吹。

不出所料,这个计划又成为了保守派嘲笑王安石“不学无术”的一个把柄。

2024-06-16

责任编辑: 吴量  来源:读宋史的赵大胖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20/2069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