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亚欧视点:普京面临生死局

俄罗斯总统普京按照计划在18日傍晚时分抵达平壤,对朝鲜进行被描述为“友好”的国事访问。

这既是普京对朝鲜的第二次访问,也是独立以后的俄罗斯国家元首的第二次访问,上一次是普京首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后对朝鲜进行的正式访问。

普京时隔24年再度访朝,根本原因是其发动的对乌克兰的战争遭遇了重大困境,从而使其面对执政以来前所未有的“生死局”:

战争爆发近两年四个月以来,“打不赢”、“输不起”、“撑不住”的问题比此前的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地摆在其面前。

就在访问前夕,泽连斯基召集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在瑞士举行,通过了一项联合宣言,谴责其对乌克兰的侵略,达成了构建更广泛的反对俄罗斯的战争的“统一战线”的基本目标。

七国集团峰会在意大利举行,与会西方领导人宣示继续团结、坚定支持乌克兰抗击俄罗斯侵略的意志,并就阻止援助俄罗斯发表了前所未有强硬的声明。

美国在峰会之前就落实了一项新的大规模的制裁措施,旨在进一步切断对俄罗斯国防工业基础和战争可持续能力的外部支持。

从最初作为“闪电战”设计的“特别军事行动”扩大为全面的战争,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打不赢”变成普京面对的愈加突出的问题。俄乌双方短期内在战场上都难以取得关键突破,战略相持局面更为明显。在剩余的时间里,普京和泽连斯基本质上在玩一场“谁先眨眼”的游戏,谁最先失去坚持战争的韧性,谁最先失去作战的心理防线,谁就将成为战争的失败者。

普京最新透过与其外交部官员谈话而对外披露的对和平谈判条件的概述突出表现出其在这场战争中“输不起”。鉴于其正迈向耄耋之年,战争如何结束,实际将成为评价其执政生涯是非功过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其在历史上留下什么样的遗产的关键组成部分。他无法承受在毫无斩获的情况下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现实性、历史性后果。

在这两大背景下,如何解决“撑不住”的问题成为其头号关切。

普京此次对朝鲜的访问实质是一次求援之旅,无论各自的官方以多么美妙的词语对其进行描绘。作为世界主要大国之一的最高领导人,普京放下身段开启这场访问,主要就是寻求解决“撑不住”的问题。

俄罗斯在战争中经历了三个“回合”,第一个回合是以其“闪电战”为基础的,标志性事态是俄军不得不从乌克兰首都基辅撤离,宣布其第一回合的失败;在此之后俄罗斯改变作战战略,重点转向乌东和乌南地区,寻求攻占乌克兰部分领土,这一阶段双方互有胜败,乌克兰成功抵抗了俄罗斯的大规模攻势,后期转向全面反攻,但最终无法全面突破俄罗斯的防线,而俄罗斯在作战计划失败后,成功据有乌克兰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四州的部分领土,双方正式进入战略相持局面,这是第二个回合。

在第二回合中,俄罗斯内部存在武器弹药濒于枯竭、政局潜在危机加剧及俄罗斯经济社会趋于不稳定的整体态势,西方对它的制裁、限制和孤立行动达到很高水平,但也进入疲态,俄罗斯一定程度地度过了这一阶段的外部施压,同时西方制裁效力没有完全起到威慑世界各地的作用,使俄罗斯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回旋空间有所扩大,普京近期以来的外交活动趋于活跃,并且一定程度的牵制了乌克兰和平瑞士峰会。

第三回合实际成为俄乌双方及相关国家博弈的关键阶段。能否度过这一回合,将成为普京在这场战争中胜败的关键。

在这一阶段可以看出,以七国集团为核心的西方正在发力,寻求收缩和遏制对俄罗斯国防工业和战争能力的国际支持。

另一方面,在国际局势存在变数的情况下,西方国家纷纷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并鼓励北约替代美国成为对乌支持的领导者,以确保对乌克兰抗击俄罗斯的支持和援助不断线。

在一系列背景下,朝鲜作为世界秩序中独一无二的存在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普京对平壤的第二次国事访问及其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备受世界瞩目。

朝鲜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有条件、有意愿对俄罗斯进行实质且是其当前所必需支持的国家。

有能力体现在朝鲜拥有独立和完整的国防工业,且长期以来实行“先军政治”,军事工业规模庞大,能够生产俄罗斯当前亟需的常规武器,尽管在各类型武器的质量方面无法完全满足俄罗斯的需求,但其拥有数量优势。

有条件体现在朝鲜是极少数长期受到国际社会全面和大规模制裁的国家,所谓死猪不怕开水烫,西方即便进一步加码制裁它,其效力也很有限,但比起它能从援俄中得到的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有意愿体现在平壤由于长期受到国际制裁,因此陷入持续的经济困境,维持政权所必需的内部稳定和抵抗可能的外部进攻的能力都存在严重挑战,正因后一因素,朝鲜三代政权都高度重视军队和国防建设,金正恩上台后更是突出抓核开发和航天武器研发,而俄罗斯是传统军事大国,且在经济和粮食上能够帮助朝鲜,帮助其维持社会稳定,朝鲜具有加强与俄罗斯关系的强大动力。

随着战争进入第三回合,普京面对的生死局实际上也进入了一个决定性的阶段,由于援乌抗俄联盟对俄罗斯制裁行动的一个重点转向收缩其受到的外部支援,可能使其进一步受到致命打击,也促使其寻求更加可靠的伙伴,使其进一步多元化。

从平壤方面来说,冷战后朝鲜政权失去了重要盟国的战略支持,成为东北亚的“孤儿”,不仅安全感严重削弱,而且在经济和民生上也长期陷入困境,不断增强的国际制裁打击了其元气,这三个因素彼此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安全感削弱,就大力推进核武研发;核武研发导致国际制裁;国际制裁加剧其经济和民生困难。

金正恩当政后接收了其父亲的政治遗产,且由于对安全感需求的加强,因此在核武研发方面投入了更多资源,国际制裁升级,再加上经济原本就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经济和外交上都面对巨大的困难。

有关这一点从金正恩首次访问俄罗斯,与普京在远东谈判,双方未达成任何联合声明或成果文件,可见一斑。正因如此,俄罗斯陷入战略困境,被平壤视为历史性机遇,而金正恩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遇,公开高调表达对俄罗斯的支持,并在去年对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了第二次访问,由此开启了朝俄关系的新时代。

俄朝双方各自的强烈需求决定了普京对平壤的第二次访问将取得彼此所希望、所需要的“成功”。

克里姆林宫已经对外表明,普京在对平壤不足24小时的闪电访问期间将与金正恩签署两国“最高级别”的“全面战略伙伴条约”,以此作为彼此全新关系的法律和战略基础,并取代此前双方达成的类似协定。

其中俄朝在军事技术、武器弹药、军事结盟等战略安全领域的合作关系达到何等程度,将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朝鲜半岛利益攸关方密切关注的重点。

朝俄关系愈益密切,且这一关系具有排他性,双方交易内容对外高度保密,即便是亲密伙伴也无从得知,因此它们的关系深化,是否有对己伤害的因素,也备受邻国高度关切。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亚欧视点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19/2069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