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文集 > 正文

颜纯钩: 敌人赞成的我就要反对:习式思维逻辑近乎儿戏

作者:
看看泽连斯基,满世界奔波,站出来有一股英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举重若轻。虽然要到处伸手求援,却一点都没有卑躬屈膝的神色,反倒正气凛然,在全世界政治领袖面前,自信心满满,进退自如。在瑞士和平峰会上泽连斯基出尽风头,不是没有理由的。 习近平一句话泄露天机,原来他都是这样思考家国大事的,难怪他永远撞板,永远烂尾,他的本事止于此——中共气数已尽,就表现在他身上。

图:2023年4月6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C)抵达北京大会堂,与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会面。

初闻习近平说美国设套让中共打台湾,中共绝不会上当,我还以为这是有人造谣,拿来嘲弄习近平的低能,不料原来是真的。

消息是由英国《金融时报》爆料,指习近平在去年四月习近平会见冯德莱恩时说过这句话。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也有类似说法,证明这种论调在中共党内已经传开。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领袖,在思考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时,用的是习近平这样童稚式的角度。就好像两个孩子吵架,一个说你再过来我就揍你,另一个说,你叫我过去,我偏偏不过去,你吹咩?

要质疑这句话,最先应问,台海危机是谁搞出来的?不是中共声称永不放弃武力统一的选项吗?不是一天到晚派军机军舰骚扰台湾吗?既然武力攻台永远是选项,那就不是以美国人是否诱使为转移,而是以中共的长远利益为考量。打不打台湾,基于习近平的利害权衡,不管美国是否诱使,习近平都应不为所动,否则等于习近平受制于美国。

专制国家领袖发动战争,都是从本国或本党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绝对不会以敌国的态度为依归。问题不在于习近平将美国的“诱使”当一回事,问题在于他当一回事还振振有词,彷佛比别人更有智慧。其实习这一套思路都是从毛泽东那里贩来的,老毛说过,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赞成,凡是敌人赞成的我们就要反对。

美国想中共打台湾,中共就不能打,但如果美国永远都诱使中共打台湾,那中共是不是永远都不打?永远都不打,那不如直接宣布放弃武统台湾更好。

要质疑这句话,还要问一句,美国诱使中共打台湾,对美国有什么好处?一旦共军渡海,美国马上面临一个难题,便是要不要出兵护卫台湾。不出兵,台湾可能撑不住,等台湾撑不住,共军登陆上岛,那时美国再出兵已经太迟。因此美国怂恿中共打台湾,是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将自己逼到一个不得不参战的死角去。

中共打台湾,死的是底层百姓,美国人命贵过天,政府卷入战争,付出牺牲国民的代价,政府要有充份理由。战争打起来,胜负难料,交战双方各有死伤,美国乐见中共打台湾,等于乐见美国人去送命,等于消耗本国经济实力,等于置自己于危险的境地。美国有这么蠢吗?

中共要不要打台湾,基于政治与军事两种条件,政治上是台湾有没有宣布独立,若没有,中共便没有打台湾的理由;军事上是中共能不能打赢,打得赢随时可打,打不赢什么时候都不能打。美国在其中有没有影响,当然有,但不是诱使不诱使的问题,是出兵不出兵的问题。

世界上有没有人相信美国希望中共武力犯台?当然没有,因为太幼稚可笑,当战争是小孩子玩泥沙。习近平这一说法,不但没有让他显得比别人更有智慧,相反的,使他的浅薄思想暴露于世界各国面前,这种话正是读大仲马小仲马的爱情小说的人会说的。

其实,这句话虽然是对冯德莱恩说的,但习近平的用意在出口转内销,他是对党内军内那些好战分子说的。因为无休止吹嘘自己的军事力量,无休止攻击台湾的民主政体,中共党内军内都有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徒,以为中共武力统一台湾真如食生菜咁食。

台湾今日的军事力量,台湾拥有的美式先进武器,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再加上美国与西方国家的护持,台湾芯片生产重地的国际地位,加上美国军事援助与在台生产武器的长远规划,中共越来越不具备武力犯台的能力。习近平根本没有打台湾的底气,但他煽动起党内军内的好战情绪,又不想被这些狂妄之徒绑架,因此拿美国出来说事——言下之意是,你们鼓吹打台湾,正中了美国的奸计。

一个政治领袖应该高瞻远瞩,见人所未见,道人所未曾道,思考问题要透彻,逻辑要严密,经得起推敲,要对现实有指导作用。一个领导人满脑子土得掉渣的陈腐观念,想法幼稚浅薄,说法笨拙可笑,还要拿到国际场合去献丑,这真是有失国体的事。

看看泽连斯基,一个"败军之将",满世界奔波,站出来有一股英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举重若轻。虽然要到处伸手求援,却一点都没有卑躬屈膝的神色,反倒正气凛然,在全世界政治领袖面前,自信心满满,进退自如。在瑞士和平峰会上泽连斯基出尽风头,不是没有理由的。

习近平一句话泄露天机,原来他都是这样思考家国大事的,难怪他永远撞板,永远烂尾,他的本事止于此——中共气数已尽,就表现在他身上。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脸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19/2069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