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政党 > 正文

陈奎德:对六四殉难者的第二次软刀谋杀

—把杀人看作杀人——“六四”十六周年祭

作者:

关于文章中所蕴含的历史决定性演化的逻辑链条,其中没有哪一条经得起推敲,没有哪一个环节的演变是命定的必然的。倘若我们也来历史假设,人们何尝不可以说,倘若北洋政府像邓小平一样大开杀戒,将激起民间与当局的更大的仇恨和更激烈的对抗,共产国际将趁势更快介入中国内乱,加上日本入侵,中国将更快卷入共产主义的漩涡之中……,如此等等。

而事实上,我们若取另外一桩(戊戌)事件与六四作比较,就可看得更清楚了。在戊戌事变中,慈禧与邓小平一样当了杀人犯——六君子血溅菜市口,她对维新派一样施行了残酷镇压,她对光绪像邓对赵紫阳一样进行了软禁。但这一铁血手段是否避免了更激进的孙文革命党的烈火熊熊燃烧呢?众所周知,历史无情嘲弄了这种杀人灭火的决定论逻辑。

在六四亡魂冤案未雪的情势下,上述两桩为屠杀脱罪的辩词,是对殉难者的第二次谋杀。

韩国光州事件的启示

其实,与六四事件更切近更具可比性的,是邻居韩国的光州事件。

1980年4月中旬,韩国爆发了工人及学生示威浪潮,要求民主。5月初全斗焕军政府公布了戒严令,民众要求撤销戒严令和全斗焕下台。5月15日,约10万名大学生在汉城集会,向军政府示威。5月16日光州也有3万名学生与市民示威。5月17日,全斗焕宣布《紧急戒严令》,进一步扩大戒严范围至全国,并拘捕了金大中、金泳三等民主运动领袖和学生。

1980年5月18日凌晨,全斗焕调数万军队组成戒严军分6路包围了韩国光州市,当日上午10点,在光州民主运动大本营的全罗南道国立大学,戒严军与学生发生了第一次冲突,军队打死学生数人,逮捕多人。激进的光州学生和市民奋起抗争,到光州火车站、高速巴士总站等地阻拦戒严军进城。军队向人群开火。5月20日晚,20万人在光州的道厅集会、示威。市民组织200多辆出租车、公交车突破戒严军封锁线到道厅助威。戒严军切断光州与外界的联系,21日凌晨向示威人群开火,造成54人死亡。21日,多达30万人来到道厅、广场及周围挤得水泄不通。一个青年站在戒严军的坦克上,挥舞着国旗,高呼“光州万岁”,市民围在一起高唱国歌,军队射杀了这位热血青年。

愤怒的市民成立“民众抗争本部”,进行长达一周的有组织有系统的对抗活动:组织市民军,与戒严军武装对抗。从警察局和军队那里抢夺了部分武器,与军队开展了街垒战,占领了道厅。迫使戒严军一度撤回到郊外。该组织并突破军政府新闻封锁,向全国说明“光州事件”真相。政府控制的光州各媒体不仅不客观报导事件的进展,还歪曲事实。市民纵火焚烧几家电台和报社,并自己编发了“民主市民会报”,向全国发布光州抗争消息,如实地揭露戒严军的暴行。

但是,对抗一周多之后,五月27日,数千名军人开着坦克进入市区,尽管有市民卧路阻挡,但坦克仍然肆无忌惮地压过他们的身体入城。戒严军占领了道厅,枪杀了最后一批不肯撤出道厅主楼的20多名学生和市民。光州“5?18”运动以被残酷镇压而告终。

据官方报导,“光州事件”造成了191人死亡,122人重伤,730人轻伤。

光州“5·18”事件平息后,全斗焕政府在全国疯狂地镇压民主运动,白色恐怖笼罩着韩国。5月28日在光州逮捕了几千名参与民主运动的市民,并以“光州事件的幕后操纵者”的罪名判处金大中死刑。1980年~1983年,有700多名新闻工作者因要求新闻自由而被政府勒令退休。1980年~1986年,每年都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因政治诉求被开除。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纵览中国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09/206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