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对比 > 正文

404:“史上最难高考”来袭:413万复读生一起卷,河南广东要哭了!

作者:

让教授都开始自我反思:考得不理想,也是由于长期与基础数学脱钩有关。

那一年,同样发出挑战的还有靠数学竞赛一等奖保送复旦大学的一名成都高中老师。根据中国网报道,最后该老师答题2小时,也只得135分。

这并非“幸存者偏差”。

在新高考改革标志性文件《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便早已明确说道:

改革的方向是“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说,不管你高中老师怎么培养学生,命题人最主要考虑的是:得按高校需求来选拔人才。

而高考的命题,又主要来自大学教授或是由其把关。

所以,这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考量。

由《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编撰的2024年度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4)》更加清晰地表明了这一倾向:

高考命题重点考查以批判性思维为代表的五大关键能力,加大对思维品质尤其是思维可视化、过程化及规范化的考查力度,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的转变。

这都要求考生的思路要更灵活、更敢质疑、更能解决实际问题。

这届考生,必须直面新的时代要求了。

03

这次报考人数创新高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复读人数也维持高位。

根据大众日报报道,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中大约有413万的复读生,将近报考人数的1/3。

虽然教育部门还正式未公布这一数据,但是近年来,复读生的比例确实在逐渐走高。

还记得唐尚珺吗?这个曾被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广西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的广西农村小伙,历经15次高考,如今仍是“高三”。

他的微博个人简介写道:“为上清华复读13年考生唐尚珺”。

今年,他将迎来人生的第16次高考。决定参加2024年高考后,他在微博写下:“不是每个球都会进,也不是每个愿望都这么容易实现。”

这样的高考“钉子户”,毕竟是个例,但是复读生,却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根据图解教育消息,本科高校大学生中17.5%的学生复读过。其数据推理来自于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其中显示2011-2018年本科大学里第一代大学生一直保持在70%以上,参加多次高考即复读的达到19.91%,非第一代大学生为11.76%。

而根据历年高考报名人数和高中毕业人数的差额,也会发现非应届高考生的比例,正在逐年走高。其中主体,便是高考复读生。

2019年,非应届高考生数量为241.75万人,而后逐年攀升至284.47、297.77、368.9、414.56万人。

如此来看,今年网传的413万复读生,并没有很夸张,甚至还有些保守了。

自2019年以来,非应届高考生数量增速分别为17.75、4.6%、23.9%、12.4%,基本都高于同期的高考人数整体增速。

越来越多经历一次甚至多次高考的复读生,将和新考生,站在同一起点、同步竞争了。

如此来看,在国家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高考复读生却逐年走高,中国家长,对于传统的教育晋升体系,仍有很强的执念。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智谷趋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09/2065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