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吃玉米浪费这2个地方,等于丢了整根玉米的“精华”

玉米是餐桌上常见的一种粗粮,不管是直接蒸煮,还是炖汤、炒菜都很美味。而且,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也很高,还被誉为“长寿食品”、“黄金主食”。

常吃玉米,收获5大好处

1通便减肥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增强饱腹感、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并且玉米本身的热量比较低,是一种不错的减肥食品。

但本身肠胃功能很差、容易反酸的人,要少吃玉米,以免腹胀不消化。

2明目

玉米中含有的叶黄素、玉米黄质,对眼睛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研究显示,摄入足够多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还能大大降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生风险。

3辅助控糖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烟酸,这种物质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P)的组成物之一,被称为“胰岛素激活剂”。因此,用玉米替代部分主食,有助于调节血糖

4保护心脑血管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亚油酸可以防止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上,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对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5辅助预防癌症

玉米中的硒和镁可以辅助预防癌症。很多研究证明,硒元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已经发生了癌前病变的细胞产生阻断作用;而镁元素不仅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还能增强肠道功能,加速排泄物从体内排出,这对于癌症预防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玉米中还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在硒的作用下可以产生谷胱甘肽氧化酶,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容易被扔掉的“玉米精华”

1玉米胚芽

大口大口地啃玉米特别过瘾,但吃完后玉米棒上可能会留下许多淡黄色的玉米胚芽——这些恰恰是玉米的“精华”。

虽然玉米胚芽的重量仅占玉米粒的11%~14%,但其营养很是丰富,大家熟知的玉米胚芽油就是从玉米胚芽中提炼出来的。

玉米胚芽,其实是“营养宝库”

玉米胚芽中脂肪含量虽高达40~50%,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达84%以上,且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人体吸收率超过97%,对于辅助降压、舒张血管、健脑等都具有好处。

玉米胚芽中还含有功能性因子γ-氨基丁酸和谷胱甘肽,有助于改善体内脂质代谢。

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含量也很高,而这两种物质都是非常好的抗氧化剂,有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益处。

④膳食纤维在玉米胚芽中占9%,对保持肠道健康、缓解便秘等均有作用。

大家吃玉米的时候若是啃不干净,不妨用汤匙刮一刮,把胚芽都刮下来吃掉,以减少营养浪费。

2玉米须

玉米须也叫龙须,中医认为其味淡、性平和,能利水、消肿、泻热、平肝、利胆,是辅助调节高血压、高尿酸的理想食材。

干玉米须和鲜玉米须一般只要没发霉,就都可以食用,可用水熬煮作为代茶饮服用。

口感、颜色不同的玉米

营养到底差在哪里?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市场上卖的玉米多种多样,黄的、白的、紫的、甜的、糯的……那它们的营养价值是不是也有差别呢?

从口感来看

①糯玉米:因为其中的淀粉含量高达70%~75%,而且几乎都为支链淀粉(一种多糖),所以吃起来口感十分黏软。但这种玉米的升糖速度比较快,对血糖稳定较为不利,因而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②甜玉米:它含有的成分大部分是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水溶性多糖,所以吃起来水分更多、口感更脆嫩香甜。虽然甜玉米更甜,但其能量只有糯玉米的60%左右,碳水含量也只有糯玉米的63%,相对来说升糖速度会比糯玉米慢一点

从颜色来看

黄玉米中含有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更丰富,有助于降低黄斑病变的风险,对眼睛很友好;

白玉米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把它当主食,饱腹感强,更利于控制体重;

紫玉米的花青素含量比较丰富,抗氧化、防衰老的能力稍强一些。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医事通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04/2062966.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