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颜宝刚:滞胀风险急增亚洲货币竞争贬值金融风暴前夕?

作者:

去年十二月,我撰写《李嘉诚称“山雨欲来”?谈2024年经济前景》时,已经提出市场过分放大联储局减息机会率,之后我陆续撰文再提到,今年金融市场好大机会出现的“灰犀牛”,正是市场对联储局的减息预期过分进取。

当然我没有水晶球,当市场一面倒揣测通胀见顶回落后,联储局今年有六至七次减息机会时,我亦要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但现实说明,通胀的“最后一里路”是难以在极短时间内扭转,显然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对通胀及利率的判断是错判了形势,甚至过早就减息作出的表态可以说是相当“犯规”。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已经表态,称6月联储局已经无机会减息,而下次调整利率是向上机会大于向下。

现在金融市场及投资者需要评估的是,联储局减息步伐大为降温,甚至可能利率只会保持不变,强美元重新成为投资市场主题,对全球经济以及货币市场会带来何种冲击?或者更直接问,新的金融危机会出现吗?

日韩泰菲印度货币大跌竞争贬值提升利率恐攘不稳

面对美国利率水平可能远比原来估计高,美元再度成为今年以来的赢家,年初以来美元指数上涨了约5%,意味在去年最后3个月大幅下跌后出现V型反弹。而美元意外强势亦大幅推低亚洲各国其他货币:日本、韩国、泰国、台湾、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的货币目前都在多年低位。

当中香港人最关心的,首推可以用来“返乡下”使费的日圆:日圆汇价曾失守158兑一美元水平,为1990年5月10日以来首度跌穿158,今年初以来,日圆累计急跌超过11%,在G10货币中属包尾。虽说贬值有助刺激以出口为主的日本公司销售,但鉴于国际油价年内维持高企,弱圆汇率势严重损害极度依赖能源进口的实体经济。

而亚洲其他地区对阻击强美元的力度似有升级迹象,印尼本周意外收紧货币政策,凸显出亚洲央行在竭力应对美国“更高更久”利率前景之际所处的棘手境地。面对抑制经济增速和捍卫一路下滑的本币,亚洲央行的决策者必须做出选择。亚洲的货币目前都在多年低点附近波动,这就加剧了货币当局采取更强力行动阻贬本币的可能性。

印尼央行出人意外地加息,已经让其他新兴市场的央行行长坐立不安,多个亚洲地区包括菲律宾等年初时呈现出的都是减息前景,然而在联储局可能押后加息,整个局面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意味着美国国债利率相对于亚洲来说仍然偏高,可能会引发全球资金流出亚洲市场,继而推低本地市场货币。

其中印度将出现一年多来的第一次月度资金流出,泰国和印尼也出现资金净撤出。事隔十七年日本央行首次加息,同在三月加息还有台湾央行,但这两地的货币却自那以来一直下跌。

在菲律宾,当局可能在2024年连续第三年无法实现2-4%的通胀目标,如果比索进一步走弱,当地可能不得不推迟减息。同样印度央行在4月政策评估中也表达了类似的鹰派语调。决策者已在诉诸其他办法来抑制本币跌势,比如韩国进行口头警告、马来西亚和印尼官员呼吁企业将海外利润进行换汇,印度、印尼、泰国和越南都已作汇市干预以捍卫本币。

新一期《经济学人》形容“为什么美元走强是危险的”,表明因投资者减低了对联储局减息的押注,资金大量涌入,令美元今年上涨了4%;由于美国的高利率和强势美元产生输入型通胀,同时令经济面临困境,将做成恶性循环,令美国以至全球主要市场,可能陷入滞胀局面。

必须要指出,与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期不同,现在许多亚洲国家拥有充裕的外汇储备,可以出售外汇储备来提振本国货币:日本有1.3万亿美元,印度有6,430亿美元,在98年重创的韩国,现在拥有有4,190亿美元。然而任何外汇干预的成效都只是暂时,各国央行和财政部都不愿将资产浪费在毫无结果的干预上。

人民币加速贬值令亚洲货币陷入“混乱时代”

 

 

但真正会左右大局的还是要看人民币汇率。据高盛计算,随着投资者逃离中国疲软的经济,中国三月的外汇流出量约为390亿美元,是自2016年以来第四多的月份。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在稳定贬值,但从3月中旬开始,人民币贬值速度开始加快,反映北京有意识启动贬值过程,这加深了欧美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忧虑。

美银预计,到9月美国大选将全面展开时,人民币将跌到7.45兑一美元。这将使人民币跌至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北京角度看是有力提振中国的出口动力,令目前已经廉价的中国电动车可能会变得更便宜。美银形容目前是亚洲货币“混乱时代”的开端,对多种亚洲货币持悲观态度,点名人民币、韩元、新台币、泰铢和越南盾均属看跌,预期继续受压。

除美银外,多间大行亦陆续下调人民币汇价预测,令在岸人民币(CNY)创逾5个月新低。富瑞警告若人行让货币大幅走贬,其他亚洲出口型经济体或会跟随,不排除爆发货币战。假设人民币下跌5%或10%,其他地区就会相应贬值3%或7%,甚至有机会形成一场真正的货币战。

宏观环境不利港股单边爆上纯因基金冚仓

亚洲货币特别是人民币回落,本来并不利港股,但上周恒指全星期却大涨8.8%,录得近13年最大单周升幅,在宏观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投资市场竟然由之前只投资中国之外的新兴市场,转为加仓中资股,这个突变令不少人都感到手足无措,只能解释是中资股的估值确比其他市场低廉,表现落后太多,从其他市场获利回吐,增加中资股持仓。

由于事出突然,不少空仓要冚仓,近两日开始出现担心“执输行头”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现象,入市资金似乎饥不择食,结果又促成自我实现的上升趋势。但市场过去几天强劲反弹,部分原因是媒体对新“国九条”及中证监巩固香港金融市场措施广泛报道,资金借势反攻,但实际上两项政策影响轻微,投资者因此要慎防大市会出现获利回吐。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501/2049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