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长期缺爱的人,身上有这1种迹象,藏都藏不住

作者:
愿我们都能在关系中拥有被爱的幸运,以及爱人的智慧,并在爱与被爱的体验中,收获内心的松弛,关系的圆满。

 

01

我的朋友小美,在关系中特别没有安全感。

日常相处中,她经常会对别人的一言一行妄加猜测,胡思乱想。

结果常常陷入纠缠内耗,令他人感到很无奈。

上周末跟她一起吃饭。

我出门晚了,路上遭遇塞车,迟到了半小时。

尽管已经提前跟小美打了招呼,但她还是连续给我发来好几个信息:

“你是出什么事了吗?”

“你是不太想见我吗?”

“你是不是在生我气?”

当时看着她的信息,我感觉特别头大,因为事情完全不是她想的那样。

后来我不得不给她回十几条语音做详细解释,才终于消除了她的疑虑。

吃饭期间聊起跟她男友相关的一件事,小美顺手给男友发了个信息。

结果等了1小时,男友没回复。

尽管知道男友在加班,但小美却坐立不安起来。

她开始频繁地看手机,连吃饭也变得心不在焉。

过了1小时,男友依然没回复。

小美彻底坐不住了,拉着我开始分析男友:

他是不是不在乎我了?

他是不是外面有人了?

他是不是要抛弃我了?

说实话,我当时被小美问得连饭都吃不好,心里挺不爽的。

于是我没好气地回了她一句:“他不是在加班吗,你能不能消停一会儿?”

感受到了我的不耐烦,小美往后靠了靠,垂下了头:

“其实,我也知道是自己过于敏感了;

可我就是忍不住会胡思乱想,担心他会出什么事情,或者不要我了。”

总担心别人出意外,或担心别人嫌弃她、不喜欢她,甚至抛弃她——

这就是小美在关系中的“不安全感”

02

吃完饭以后,我忍不住把我的感受告诉小美:

“你知道吗?跟你相处,我感觉挺有压力的。“

“为什么?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吗?”小美顿时紧张了起来。

“那倒不是。而是我担心自己的话语或言行会刺激到你,引发你胡思乱想。

这个时候,我就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向你解释,我感觉挺累的。”我解释道。

“我男友也经常这样说,说我太过敏感多疑。”小美叹了一口气。

那天下午,我们一起聊了很多,小美跟我说起了她小时候的经历。

小美的妈妈是个特别擅长给孩子制造恐慌的人。

在小美成长中,妈妈对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你再怎样怎样,我就不要你了/我就把你扔了。”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小美内心“被抛弃的恐惧”都会立刻被唤起:

她会幻想自己一个人,被孤零零地遗落在街道上,没有亲人朋友。

基于这份恐惧,小美会立刻向妈妈妥协,恳求妈妈不要抛弃自己。

唯独有一次,她跟小伙伴玩得太嗨了,没听到妈妈叫她回家吃饭。

结果妈妈真的把门锁上了,小美一个人在门外哭了好久好久……

后来妈妈外出务工,将小美留在外婆家里。

但妈妈从来不跟小美告别,总是趁小美不注意的时候,悄悄走掉。

这样一种习惯性不辞而别,经常将小美置于濒临失控的不安境地:

仿佛妈妈是随时会离开,随时会抛弃她的。

听完小美的阐述,我终于理解了她内在不安全感的来源:

那是一直深埋在她内心的被抛弃的恐惧,不被爱的恐惧。

03

透过小美的经历,我看到了很多孩子在成长中共同的阴影。

虽然很多时候,养育者的威胁可能只是玩笑或气话;

养育者悄悄离开,可能也只是为了避免孩子哭泣。

他们并没有恶意,甚至出发点可能是好的。

但在孩子的体验和感受里,却是另一回事。

当听到养育者说“我不要你了”——

孩子可能识别不了这是玩笑或气话,他会把话当真;

当看到养育者突然“消失”——

孩子可能理解不了养育者只是暂时离开,他会感受到自己真的被抛弃了。

通常孩子越小,被威胁时所产生的恐惧就越强烈,被“抛弃”时所产生的体验也就越强烈。

记得三岁那年,我在乡下跟奶奶一起生活。

有一次,奶奶将我哄睡后,就跑去菜地干活。

为了安全起见,她还从外面将房门反锁起来。

我永远记得——

当一觉醒来发现奶奶不见了的时候,那种铺天盖地而来的恐慌是如何侵袭我的身心的:

我一边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一边发疯似的用身体去冲撞房门,全然忘记了身体的疼痛。

尽管奶奶在听到哭声以后,立刻从菜地赶回来安抚我,

但我内心燃起的那股被抛弃的恐惧,却迟迟没有散去。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办法一个人安然进入午睡。

我开始变得特别黏人,特别依赖奶奶——

奶奶去到哪,我就跟到哪;

即便我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也非要奶奶替我做。

这份不安全感持续影响着我的身心,我的人际互动。

长大后进入亲密关系,我也曾像小美一样——

当伴侣暂时不回信息时,很容易陷入恐慌,

经常担心对方会突然离开,突然抛弃自己。

结果时间长了,我感到很内耗,伴侣也感到很疲惫。

这,就是养育者不经意的一些言行,对一个孩子安全感的剥夺。

04

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关系中的不安全感呢?

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中,也常常被不安全感所困扰,担心对方会抛弃你。

在此,我想诚挚地邀请你:

试着在混乱中呆一会儿,去觉察、去感受自己真实的处境。

试着去看见自己的真实情绪。

不管是害怕、恐惧与惶恐;还是悲伤、痛苦与绝望……

年幼时候,我们无力承受被至亲之人“抛弃”的恐惧,只能选择紧紧地抓住他们不放;

但现在,我们已经长大,已经具备足够的成熟与智慧,去与之共存。

从中你也许会发现:

我们内在的恐惧,它会升起也会消散,并不会真正对你造成伤害。

我们是安全的。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们还要学会:

发展内在自我,自赋安全感。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以为,只要伴侣足够体贴,我们就会感到安全。

于是,我们设立标准,要求伴侣做出妥协与改变。

通过这个方式,我们也许可以暂时获得心理满足;

但它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伴侣不会一直无条件满足我们。

过去在亲密关系中,我常常要求对方凡事将我放在第一位:约会不能迟到,信息要及时回复……

一开始,伴侣会努力满足我的需求;

但时间一长,他就会感觉有压力,会显得不耐烦或不情愿。

于是我们就会陷入永无止境的指责、争吵,直至分手。

直到后来学习心理学,我逐渐明白:

要想获得关系的长久和谐,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内在自我,自赋予安全感。

于是我开始参加一些支持性成长团体——

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表达自己内在的恐惧与不安;

通过团体中其他人的看见,体验背后有支撑的感觉。

同时努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关怀——

抱抱那个曾经充满无助慌乱的小孩,让自己的内在情绪慢慢被接住;

在自我关怀中给自己赋能,陪伴内在小孩走出困境,走向自我整合。

当能够以一颗平常心跟内在恐惧共处以后,我便逐渐不再需要在关系中紧紧抓住他人寻求安全感了。

05

而如果,你是一个正在养育孩子的父母。

你可能会问:

父母怎样做,才能不剥夺孩子的安全感呢?

首先,不要用“你再XX,我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去威胁孩子。

当孩子的磨磨蹭蹭超出了你的忍受限度时,比较好的方法是用手拖他走,而不是用话威胁他。

当生活情势使得我们不得不离开孩子时,分离之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

在经典育儿书箱《孩子,把你的手给我》里,作者海姆·吉诺特博士分享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一位妈妈要住院做手术,需要跟3岁的女儿小伊分离一段时间。

女儿由于对生病住院没概念,不晓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为了规避女儿在分离期间陷入恐慌。

妈妈拿出一些娃娃,分别代表妈妈、女儿、医生、护士,跟女儿上演“妈妈要去住院”的戏码。

妈妈一边操纵不同角色的娃娃,一边替他们说话。

娃娃(小伊):妈妈去哪里了?妈妈不在家,妈妈不在厨房、不在卧室、不在客厅……

娃娃(妈妈):妈妈在医院,妈妈在看医生,妈妈在治病。

娃娃(小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娃娃(妈妈):但是妈妈在医院治病,妈妈爱小伊,每天都想念小伊……

然后妈妈治好病回家了,小伊非常高兴,拥抱并亲吻了妈妈。

这出分离和团聚的对话,妈妈在住院前跟女儿演了一遍又一遍。

开始的时候,多数是妈妈在说,女儿在听,

后来逐渐地,女儿开始跟着妈妈说,

并不断加戏,叮嘱“医生”和“护士”好好照顾妈妈,让她早日康复回家。

在离开前,妈妈还做了几个贴心的安排:

她放了很多她和女儿的照片在化妆台上;

还录了一盒磁带,里面是几个女儿最喜欢听的睡前故事,还有一些充满爱意的话。

在无法避免的孤单时刻,这些照片和话语能让女儿安心,感觉到妈妈的爱依然在。

后来到了真正分别那一天,女儿非常淡定地与妈妈告别:

“不要害怕,妈妈,你回来时我会在这里等你。”

认真对待与孩子的每一次分离;

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不会主动抛弃他;

即便父母不得不离开,也要告诉孩子父母对他的爱一直不变。

这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内心的安全感得以维持的关键。

写在最后

安全感,是我们在关系中,跟人维持长久和谐的心理基石。

它不在于对方能多么及时地回应我们,或多么体贴地照顾我们,

而是在于,当对方暂时做不到时,我们能否自洽地跟自己相处。

它来源我们成长过程中养育者的稳定存在,和稳定的爱的供给。

最后,愿我们都能在关系中拥有被爱的幸运,以及爱人的智慧,

并在爱与被爱的体验中,收获内心的松弛,关系的圆满。

责任编辑: 赵丽  来源:武志红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320/203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