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北京这次恐怕又失算了

日经新闻的投资周刊《NIKKEI VERITAS》在12月31日的报道中指出,中共政府在2023年下半年加强了高科技设备和电动车所需的稀缺资源的出口管制,同样以经济安全为名,对抗美国在半导体等领域主导的对中包围网。

尽管中国加强管制,由于市场需求低迷所以并未对价格造成冲击。在稀土领域美中相互依赖的情况下,双方预见对立将长期持续下去,正致力于建立各自的稀土供应链。

中国管制无效镓市场价格趋于稳定

从事稀有金属及相关材料生产、研发的广东先导集团,正在中国内陆的重庆市建造年产150吨镓金属的工厂。当地政府也在工厂建设上提供协助,以确保镓的稳定供应。该公司计划于2024年投入营运,并强调不容许建设的延误。

中共政府在去(2023)年8月份实施了镓的出口管制,出口商需要向中国商务部提出申请,待审查通过取得许可证才可出口。镓用于电动车和高科技设备所需的高性能磁铁的耐热添加剂和化合物半导体等。

由于中国是镓的主要生产国,因此全球对采购上的担忧曾一度推高了镓的价格,然而,由于实际需求低迷,目前价格已趋于稳定。

恶性循环的自立自强?市场需求低、管制出口、扩大稀土生产

除了镓之外,中共政府同时也对锗实施了出口管制。锗主要用于催化剂和光学元件。此外,中国在去年11月要求出口商报告有关稀土种类和出口目的地等资讯,接着12月再对用于电动车电池的石墨实施出口管制,并宣布禁止稀土的精炼分离、高性能稀土磁铁等技术的出口。

对稀缺资源的管控是习近平政权的政策,习近平在2023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推动“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准”的政策方向。而高科技背后的稀缺资源也是中国要自立自强的部分。

受到这一政策的影响,许多中国企业都加大了镓、锗、石墨、稀土的生产力道。中共政府在去年12月15日罕见提高了2023年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的控制指标,使得全年的总量控制指标比前一年增加2成,达到25.5万吨。

(资料照片)

中国电池产能过剩稀土需求低迷价格未飙升

由于中国经济放缓,其国内电池生产过剩成了问题,加上海外需求也不振,所以稀缺资源的价格基本上是稳定的。锗的价格在略为上升后趋于稳定,石墨则呈下跌趋势。这些稀土的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上涨。

由于稀土也应用在国防工业当中,所以也备受美国和日本政府的关注,去年的稀土贸易仍然表现强劲。据中国调查公司称,中国在去年1~11月的稀土出口量较前一年同期增加了1成,累计到2023年底将睽违5年再次超过5万吨。2023年的进口也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在稀土贸易上,美国有很强的影响力。不过尽管美国持续在扩大生产,但在稀土精炼加工的部分,由于会对环境造成沉重负担等原因,仍然相当依赖中国。在美国开采的稀土矿会先出口到中国,经过加工后再销回美国。

《美国之音》引述《彭博社》报道指出“中国主导了全球稀土萃取分离技术,在某些情况下,除了中国以外,没有其他可替代的供应商。”

2022年,美国是中国稀土的最大出口和进口国。2023年1~10月,美国仍是中国的第一大稀土出口国,但中国自美国的进口下降,缅甸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稀土进口来源。

有关中国减少自美国进口稀土,日本政府官员认为这反映出“美中在台面下的稀土相互依赖关系出现变化的征兆”。一家日本贸易公司的主管认为中共政府在12月罕见提高稀土生产指标,可能是要弥补自美国进口的减少。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新头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103/199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