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林雨苍:从政治宣传的5D 看中国介选操作

作者:
要破解中国的政治宣传,我们不能懒惰。政府方面需要继续维持多元、健全的媒体环境,让人民能有不同的资讯来源;同时,也要透过境外势力影响力透明化法,让那些替中国喉舌的代理人能被看见。而至于我们每个人,自己也要维持多元的资讯管道,面对可疑的资讯要能保持怀疑的心去仔细查证,不能因为该讯息符合自己的立场就照单全收。

随着台湾总统大选逐渐白热化,中国的介选作为也越来越明显。但是,中国究竟是如何介入台湾选举的?欧洲安全分析师Ben Nimmo之前曾经在〈Anatomy of an Info-War: How Russia's Propaganda Machine Works, and How to Counter It〉一文中整理出俄罗斯对欧洲进行政治宣传(Propaganda)的四种战术(4Ds of propaganda):Dismiss、Distort、Distract、Dismay,之后MisinfosecWG则加入了Divide。这五种战术,事实上也被中国用于对台湾以及对国际的宣传。只要看懂这五种战法,我们也能进一步拆解出需要注意的点,或是可能反击的方式。

中国介选的五种步数

第一种战法是Dismiss,反驳。如直接反驳对方有凭有据的指控,或是直接诋毁提出批评的人。举例来说,例如西方许多媒体透过卫星影像、实地拍摄等方式证实新疆存在许多“再教育营”,使用高压管束的方式关押与“再教育”许多新疆人,但中国永远都矢口否认,甚至抹黑美国也有人权问题。同样的,面对西方媒体担忧中国攻击台湾,中国反过来抹黑民进党是“战争制造者”——但事实上台湾人也都清楚,是否对台湾动武,从来不是台湾可以决定,而是中国单方面做出的决定。明明只有中国会发动战争,为何台湾是战争制造者?

这种论述,事实上就是中国非常常用的第二种战法:Disort,扭曲框架。透过扭曲的框架,改变人们对事实的认知。如在反送中期间,中国对于香港抗议的报导里面完全没有香港的五大诉求,香港人和平上街、港警暴力的镜头也完全不报导,反而放大香港爱国派对于抗议民众的反感,把这些声音形塑为整个香港的声音。近期,葛来仪等三位学者在Foreign Affairs投书讨论如何威慑中国,中国方面就单独撷取其中建议赖清德冻结台独党纲的片段大肆炒作,无视于其他的段落,不断声称美国反对台独等,连葛来仪都站出来澄清这样的说法是断章取义。像这样扭曲事实框架的作法,就是Disort这种战术的应用。如果没有去追查原文,或是对于全貌有完整的脉络,就容易被中国方面扭曲的框架误导而对事实有错误的认知。

这些扭曲的框架,通常还会搭配第三种战法:Distract,分散注意力。通常会用类似Whataboutlism的方式,反过来质问“那这个又如何”,或是提出新的因果关系,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在香港反送中期间,中国官媒把整件事情包装成香港的“废青”因为不满住房问题而把反感发泄到香港政府头上,就是这种战术的具体应用。在台湾的情境中,中国就透过散播“疑美论”,把美国包装为在世界各地煽动颜色革命的国家,再声称民进党政府因为亲美而挑衅中国,把发动战争的责任转移到美国或台湾身上。

面对这些扭曲的说法,总是会有人打死不退,不断主张与中国不同的论述。面对这些人,就会采用Dismay(沮丧)的方式,威胁事件的批评者或叙述者。比如中国反过来把美国的政治人物或像台湾的萧美琴列为制裁对象加以威胁,或是面对异议人士,把他的家人抓起来威胁他等等。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让异议人士或批评中国的人闭嘴以后,自然就会减少批判中国的声音。

最后,如果敌人组成了强大的盟友,那么就可以用一些论述分裂(Divide)他们。如前述的例子中,以葛来仪的话攻击民进党,就能让原本彼此信任的民进党与美国之间产生一些嫌隙或猜忌,进而引发分裂。有时候,也可以用一些论述强化社会之间的猜忌,加剧社会的分裂。一个不团结的社会,就难以抵御不同话术带来的欺骗。

以上这些战术并非单独使用,从上面的例子大家也能看到,这些战术可以交叉使用,让中国的政治宣传看起来更为可信。同时,中国也不会只从单一个管道发起攻击,透过像是在地代理人、亲中媒体、Line群组、内容农场等各式管道,不断重复叙述中国的叙事,人们就会进入“睡眠者效应(Sleep Effect)”,误以为真。慢慢地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影响,进入中国的叙事当中,难以自拔。

而现在,我们看到台湾被建立了许多奇怪的叙事。在过往COVID-19疫情期间,台湾政府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加上良好的防疫作为,让民众能尽可能保持健康,但却被指责造成许多人死亡;疫苗不足就怪政府,疫苗充足却散播疫苗谣言,降低施打率。更不用说各种缺蛋、政府贪腐等等论述,都可以看见这些资讯遭到扭曲、散播,进而造成社会的分裂,打击民众对于民主的信心。

维持多元、健全的媒体才能强化自身免疫力

图片来源:达志影像/美联社

破解这些叙事不是没有办法,但施行起来相当困难。以反送中的案例来说,中国大量使用了“扭曲框架”与“分散注意力”的方式进行操作。如果今天我们身处中国境内,只能看中国官媒的新闻联播,一路以来都看不到香港人的五大诉求,也看不到暴力的港警,我们很有可能一样会进入中国的叙事当中。毕竟,如果没有翻墙看到中国境外的新闻,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少看了什么,更不会知道事件的全貌跟自己的认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但偏偏,这些资讯操弄的关键正在于略去特定事实而“裁切出有问题的叙事框架”。

再举个例子,蓝白合破裂后,中国官媒的叙事产生不少改变,凸显了中共官方意志的变化。在蓝白合破裂前,中国官媒会报导柯文哲的言论,并对蓝白合持正面看法,但在之后,中国官媒就不再报导柯文哲的说法。从这边就可以一窥中共官方支持的人选有所变化,从支持蓝白合,到支持特定候选人。但是,如果没有长期追踪、大量阅读,我们自然就看不见、也不知道这个趋势。

要破解中国的政治宣传,我们不能懒惰。政府方面需要继续维持多元、健全的媒体环境,让人民能有不同的资讯来源;同时,也要透过境外势力影响力透明化法,让那些替中国喉舌的代理人能被看见。而至于我们每个人,自己也要维持多元的资讯管道,面对可疑的资讯要能保持怀疑的心去仔细查证,不能因为该讯息符合自己的立场就照单全收。

作者为自由软件工作者、公民记者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思想坦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219/199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