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分析:秦刚遭免职 可能影响习近平评价、美中关系

中国外交部长秦刚“消失”一个月后,今天正式被免职,有分析指出,这项任免消息可能连带影响人们对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评价,以及美中关系暂时融冰的情况。

中国前外交部长秦刚。(网络截图)

中共外交部长秦刚“消失”一个月后,今天正式被免职,有分析指出,这项任免消息可能连带影响人们对于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评价,以及美中关系暂时融冰的情况。

中国14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今天决定免去秦刚兼任的外交部长职务,任命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为外交部长。

此前数周中共当局一直三缄其口,外交部拒绝说明秦刚的下落,各界疯狂臆测他是否在政治或个人生活铸下大错,抑或是生了重病。

秦刚6月25日会见俄罗斯、越南、斯里兰卡官员后,就不曾出现在公开场合,会面行程不是被取消,就是由王毅代为出席。

美国智库“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国政治研究员牛犇(Neil Thomas)表示:“漫长的沉默已严重伤害中国的外交。…(共产)党对于内部运作保密成瘾,现正削弱国家与外在世界的合作能力。”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指出,秦刚被免职也让美中之间暂时融冰的情况变得复杂。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上月在北京与秦刚会面时,两人同意秦刚将回访华府,一周后秦刚就此“消失”。

牛犇另提到,秦刚原本被钦点在外交领域运行习近平的意志,秦刚免职可能让人对习近平的判断力产生不好的评价。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同样指出,秦刚突然去职也凸显出习近平的风险。在此之前,习近平才打破前例,获得第3个5年领导人任期。现在中国最高领导阶层多半是习近平的亲密盟友,这代表若政策或个人决策出错,卸责的空间就变得更少。

研究中国菁英政治的咨询公司Cercius Group首席执行官帕耶特(Alex Payette)表示:“你得把这些情况看成是其他人施压习近平的机会。…所以这是(习近平的)双重损失,你挑了人,然后你要承受压力,这是错事。”

不过也有分析家今天呼吁别妄下结论。

牛犇推文表示,秦刚“仍保有更高端的国务委员职位”,“所以不能百分之百确定这是肃清”。

印度班加罗尔(Bengaluru)“塔克夏许拉研究所”(Takshashila Institution)中国问题专家克瓦拉马尼(Manoj Kewalramani)告诉法新社,秦刚保有国务委员职位,“可能是他与习近平很亲近的结果”。

“这也可能是一种迹象,显示这项结果不是不满他的工作或违反任何纪律,而是健康问题让他无法运行高强度的(外长)职务。”

中国过去不乏高官从公众视线中消失的案例,这些人会在几个月之后,遭中共纪律检查机关披露被拘留调查。突然消失已成为习近平反腐打贪行动一项共同特征。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中央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726/193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