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夏宝龙访港23条立法恐加速 分析:构“认同”氛围旨在攻破大众心理关口

中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访港,23条立法恐加速。粤语组制图

中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将周四起,一连6日亲身访港,并出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称,香港“快要”处理基本法“23条”立法,夏宝龙访港有利氛围。惟说法有别于刘和亲中阵营于两个月前所言的“立法应推迟多一、两年,以免西方借词打压香港,应先着眼搞好经济”。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向本台称,,对港政策必以“维稳”先行,订立“23条”目标“肯定不变”,手段则视乎最近形势改变,相信当局先“创造”社会“认同”立法重要的气氛,以攻破大众心理关口。

继去年7月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随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港后,13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本周四(13日)至下周二来港考察。

今次将是新的中央港澳办成立后,夏首次访港,早前多间亲中港媒引述消息称,他很大机会执掌新的中央港澳办,继续主管港澳事务。在今次访港行程中,夏宝龙特别出席港府周六(15日)举办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礼,引起外界关注北京对港政策。

刘兆佳:凝造更有利政治及民意氛围

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向《香港电台》表示,这反映“香港已恢复常态,各方面亦已较为稳定”,届时会见的层面“会相当广泛”以助制订对港政策,最重大意义是强化港人的国家安全意识,“特别是香港好快要处理基本法23条立法问题”,夏宝龙今次到港,“亦有利于为日后立法工作凝造更有利政治及民意氛围”。

言论再引起社会关注,香港《基本法》23条会否如期今、明年内完成立法。今年2月中,刘兆佳曾向港媒《明报》指“23条立法迫切性有限”,又指“23条立法时间表和工作非单纯由特区政府决定,中央亦积极参与”,在国安未受严重威胁下,港府当前急切应是集中处理复常后经济、民生”,故“明年、后年(立法)都未迟”,“以免西方借词打压香港”。

刘锐绍:北京“维稳”置顶大方向不变

对于有关说法有别,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向本台称,北京对香港“23条”立法大方向“肯定不变”,又搞好经济亦只是“维稳”手段之一,北京和港府始终以“政治”和“安全”置顶。

刘锐绍说:基本法“23条”对北京来说,是肯定不变的目标,而亦是他们的一个心魔,因为阴影愈不解决,长期令他们会愈把持不定。尤其是他们眼中外国势力仍在香港虎视眈眈。只是手段则视乎眼前形势改变……必定会行一套说一套。

刘又指,相信夏宝龙访港,会以国家安全名义来不断强化“23条”立法的依据或需要。

刘锐绍说:至于他(夏宝龙)会否直接提出尽快为“23条”立法,相信当局先制造气氛,在民间创造大家认同23条立法的重要性,攻破心理关口,下一步考虑何时23条立法。

卢文端以“台海升温”为借口称“香港须准备应对美国制裁”

至于近来台海局势紧张升温,会否影响北京对港策略,包括加速23条立法,刘锐绍认为北京仍慎防两岸军事磨擦,令香港成为国际社会金融制裁目标,故相信对香港在政治“循紧”,“经济循宽”,大致步伐不会有大改变。而台湾方面,他相信,不论香港23条立法与否,台湾已为“北京强硬治港”作好准备。

向来被视为北京“放话”的香港爱国阵营“权威人士”的全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于周二(11日)指,“倘国家出手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须准备应对美国金融制裁”。

值得留意是,卢文端两个月前屡于《明报》撰文称,“本年度不宜展开23条立法”,“连相关公众咨询亦不宜展开”,提及要提防台湾绿营“抽水”在明年初总统选举大胜。

上月随两岸问题再次紧张,卢再撰文指,中共两会完成换届后,“主管港澳事务的中央领导人会相应调整,相信中央及特区政府会具体审视23条立法的问题,包括根据香港本身和国内外的形势、两岸关系情况等”,选择对香港、对国家最适当和最有利的时间做好相关工作。

据特首李家超今年初称,已要求保安局草拟第二稿,针对间谍活动、伪装组织及新媒体新科技等手法,冀最迟明年完成23条立法。惟同时,港府向立法会提交本年度立法议程,涉共有34项条例草案,并不见《基本法》23条立法的项目。当局至今仍未交代具体时间表。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411/188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