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深圳海域首次出现大量银币水母 有毒勿接触

银币水母样本。(香港文汇网)

继布氏鲸、海市蜃楼之后,近日,深圳东部东山岛至桔钓沙海域,出现一种“瓶盖”状生物,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工作人员检测,证实该类生物为银币水母。这是首次在深圳海域发现数量较多的银币水母。大陆专家提醒,虽然银币水母的毒性较弱,但还是要避免直接接触。

这些银币水母最早是由渔民发现的。经科研团队化验分析,证实银币水母处于繁殖期,通过出芽生殖的方式向水体释放了大量水母体。随后两天,科研团队加大了监测范围,发现银币水母在大亚湾惠东一带海域也大量出现。

据现场科研团队负责人饶义勇指出,银币水母呈鲜艳青蓝色,因形似银币而得名。银币水母没有游泳能力,只能随着温暖的海流在大海上漂流,所以也被人们当做“暖流指示种”。

饶勇表示,银币水母虽然毒性较弱,但直接接触可能诱发皮肤起疹子,如果游客用手触碰了这种水母,切忌揉眼睛,因为可能刺激眼部神经。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世界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719/1620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