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鱼蛋革命:港人在冲突困惑中迎猴年

而港人近年政治参与和维护言论、集会等权利意识高涨,但民众诉求却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充分表达。回归迄今,港人自认未享受到充分好处,已失去真正自主权等,无异面临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多重困境齐发。2016猴年才开张,就发生流血冲突,不是好兆头,它可能成香港今后连续社会动荡的鲜红注脚。

2016猴年大年初一,香港旺角爆发警民冲突,80多名员警、多名记者受伤,24名涉入冲突民众被捕。被外媒称为“鱼蛋革命”的公民抗命事件,起因于警队因应食环署要求驱离新年夜市无牌卖鱼丸(港人称“鱼蛋”)等熟食的小贩,与前来声援的本土派社运人士和民众发生暴力冲突。示威群众堵塞马路,使用木板、砖头、杂物袭击警察和记者,并纵火燃烧东西;警方则动用胡椒喷剂与警棍驱散人群,员警并两次向天鸣枪示警,酿成近年最严重冲突。直至9日早上人群才散去,骚乱落幕,留下满目疮痍的市街。猴年伊始,港人在寒风凛凛中迎来极不确定的新年。

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将事件定调为“暴乱”,指参与者为“暴徒”,矢言将把暴徒绳之以法。而“本土民主前线”召集人黄台仰则反驳,他们没有袭击警员,示威目的是保护特色夜市,不是骚乱,展示力量是要让政府知道,若坚持高压管治,只会“逼狗入穷巷”。

看来冲突各说各话,也并非孤立的警民纠纷,背后潜藏着制度与结构性深层原因。有媒体甚至将示威比喻为香港版“二二八事件”,虽过度夸大,但动机和影响却有几分神似。69年前,台湾因查缉私菸而引发震惊海内外、改写台湾历史的那个事件。

本属警察执法的行动,被“本土民主前线”、“学民思潮”和一些社运人士通过脸书(Facebook)等召集民众至旺角,以捍卫夜市、声援小贩为名,遂行对抗政府的冲突。与之前相对温和的社运领袖如“占中三子”戴耀庭、朱耀明和陈建明相比,主导这次活动的新生代社运人物政治定位上更偏激、对现行制度更反感、在政治角力中更缺少妥协意识,对香港是警讯。

香港回归中国迄今近19年,但香港不但未“中国化”,反而因中国崛起,香港逐渐边缘化,滋生对大陆和陆客的“仇恨”和对立情绪,把大陆人称为“侵略者”。部分港人眼里,香港成了大陆官员洗钱的乐园,沦为大陆人的购物中心,奶粉被抢购、水货客泛滥,严重影响到港人生活。

香港近年经济低迷、百业凋敝、民生困顿、官富民贫及安老、房屋、教育、医疗等问题恶化,都和大陆急速发展,政策无暇顾及香港有关。香港年轻人生活艰难,中下阶层民众面临看病难、就业难和住房难等困境;香港昔日经济和国际金融橱窗地位,早已被上海和其他大陆城市取代,港府难提有效对策改善。因此,大陆人被部分港人视为抢占资源、侵略其本土和蚕食其价值的罪魁祸首;而港府治理低效和无能,长期漠视病因,更加剧香港社会的分化对立。

此外,北京近来对香港自由控制力度加大,如香港警察“大陆公安化”,铜锣湾书店员工连环失踪等,使港人对庞大的国家机器感到恐惧,担忧人身安全无以保障,渐对“一国两制”失去信心。

譬如:港府不搞全民退休保障,但却争取通过高铁追加拨款的提案;大量水货客涌来,导致周末要上巴士都困难,商场里适应本地需求的产品越来越少。因为特首属北京任命,港人反对没有效果。港大校委会任命,也闹到学生围堵校方人士;大陆国安部门到香港跨境拘捕绑架书商,打压言论自由,港府“只能尊重”,对市民爱莫能助,都加剧激进人士的挫折感和愤怒,民众的不满和情绪,就透过街头运动宣泄。

旺角警民暴力冲突,似预示著香港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凛冽寒冬”到来。愈反中、反大陆,陆客可能对港更敬而远之,经济低迷尤其体现在旅游方面。业界人士称,年初以来,每日只有100多个大陆旅游团访港,比去年同期380个团减少近七成。

而随着广东自贸区、保税店和跨境电商试点店开业,港货的价格优势消失,很多办年货的大陆客今年转战前海、蛇口、横琴等地免税店,给香港旅游和零售业雪上加霜,今年头两个月整体售额料将下跌半成以上。加上香港外围环境形势也不妙,大陆经济下行,金融市场风高浪急,美国进入加息周期,港元汇率备受冲击,香港猴年经济的寒冬堪称“严酷之至”,难有回暖之机。

而港人近年政治参与和维护言论、集会等权利意识高涨,但民众诉求却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充分表达。回归迄今,港人自认未享受到充分好处,已失去真正自主权等,无异面临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多重困境齐发。2016猴年才开张,就发生流血冲突,不是好兆头,它可能成香港今后连续社会动荡的鲜红注脚。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世界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0211/690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