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首度回应中共喉舌抨击 李嘉诚称“不寒而栗”

—李嘉诚回应撤资中国大陆争议:称“此心安处是吾家”

李嘉诚称:“我明白言论自由是一把两刃刀,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慄,深感遗憾。” 其声明中还说,此前不做回应是因为正值习近平访美前夕的敏感时期,不想因此引发更广泛的国际关注。

最近一阶段来,关于香港首富李嘉诚撤资中国的争议,在9月12日新华社瞭望智库微信公众号发布了题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后,达到了高潮。虽然随后媒体调查显示,虽然此文作者罗天昊自称是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但此文最早发布在其个人微信号中,瞭望智库微信公众号只是转载,外界各种官方授意的猜测更可能只是过度解读,但仍然引起外界关于中国经济自由度下降,民企富豪可能被打土豪的担心。

(以下为李嘉诚的长和集体回应大陆喉舌抨击撤资的声明原文)

李嘉诚先生就近日一些人对他和集团毫无根据的指责、似是而非的观点作出回应:

“最近一些人对我本人和集团作出毫无根据的指责,惹来网民及传媒的关注。在此,我多谢各位的关心,并藉此机会作出回应。首先感谢国内、香港以及国外的朋友对我的肯定和信任,我明白言论自由是一把两刃刀,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慄,深感遗憾。”

集团公共事务部归纳了近日传媒的查询,作出以下回应:

?为什么连日受到抨击也不作回应?

根据我们的分析,是非浪潮来袭之时,正值习近平主席进行国事访美前夕,我们不想因为李先生的回应,被人借题发挥,引起更广泛的国际讨论。李先生认为,习主席在不同场合多番强调,国家要不断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们不应让这些毫无根据的口舌之争成为焦点,喧宾夺主,沖淡习主席的重要讯息,引起商界和投资者不必要的顾虑;李先生认为,没有建设性的语言讨伐,并不符中国政府不遗馀力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方向和决心。

今次是李先生首次就事件作出回应,网上一切假李先生之名所流传之文章,均非属实。

重组不涉减持套现指控不成立

?为何频频出售大陆房地产,但仍否认撤资?

过去十年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有超过70%(包括国企)的架构,也选择离岸设立公司,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取得更现代化架构和更高效运作模式;我们做法相同,集团进行重组及于开曼群岛成立公司,而集团在港註册及上市地位不变;李先生个人在重组过程中,并没有减少持股比例,也没有从中套现,所谓“撤资”指控,完全不成立。

另外,对于所有投资及出售资产所得的回报,是属于公司的,并回到股东手中;一如以往,集团将继续在全球,包括在大陆寻找投资机会。过去两年,集团对全球地产业务持审慎态度,加上大陆房地产方面,部分城市出现供求失衡风险,故减少买入土地,但集团在大陆的发展中及将发展之总楼面面积远高于2000万平方米。

事实上,集团于大陆发展中或将发展的土地,90%是从拍卖而来,而90%以上的物业均在建成后出售(酒店除外),只有极小部分保留作收租之用,集团从来也在积极等候土地“交吉”,并没有囤地(香港亦如是)。减少房地产的投资比重,不等于不投资大陆。

其次,在零售方面,集团于全球现拥有逾13000间零售店舖,其中大陆由两年前的1300间增加至今天2300间,增幅为77%,扩展步伐迅速。

国家及领导人强调“腾笼换鸟”,深化改革,优化产业,以创新科技驱动经济增长,我们一直重视全球的优质投资机会和支持人才带来的发展机会,长和系在港口、基建、零售、科技及金融等方面的发展正大举前进。

对国家充满信心对是非感痛心

习主席最近提倡“一带一路”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所以集团投资海外业务,与国家政策并无抵触,而且集团的股东也清楚,海外投资的盈利均属香港上市公司所有,最终通过派息,能令股东受惠。集团以香港为家,于1980年代已开始在国际投资及发展电讯、货柜码头、能源、零售、水厂、电网、地产、火车、飞机租赁等业务,遍及52个国家,这是集团同仁30多年努力经营的成果。

?大陆官媒多次作出抨击,李先生与中央关系是否有变?

李先生对中央坚定不移继续改革开放,致力优化营商环境有信心,并不相信文革式思维復甦;个别人士的言行,不代表国家方向。习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将继续维持深化改革的坚定承诺,扩大开放;李先生对中国充满信心,对习主席沉稳的领导能力深感佩服。

?部分抨击言论质疑你“不爱国”,有何回应?

李先生儿时歷经战乱,然后目睹国家改革三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天天进步,内心触动不已。对于一切是是非非,李先生虽感到痛心,但认为苏轼白居易说得好:“此心安处是吾家”以及“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万变社会,不变承诺”是李嘉诚先生在1980年创立基金会时对自己的格言,他更于2006年宣布基金会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当年已把三分一资产,即超过90亿美元投放于基金会。基金会致力推动奉献文化,至今捐出逾170亿港元,当中87%用于大中华地区,还倾注大量时间、心血,对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事业,过去、现在、未来,宗旨不渝。

主要项目包括创办汕头大学,于广东引入以色列理工学院,推动国家高校教育改革,带动国家创新产业发展,为主导未来作好准备;基金会同时重视医疗研究及服务,鼓励探索追求健康的世界,项目包括大陆“人间有情”宁养计划,协助全国贫困家庭唇?裂儿童康復的“重生行动”,以及协助残障人士的“长江新里程”等等。

责任编辑: 于飞  来源:法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930/62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