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习李未必买账

北京热开APEC,会内中共官方引导的焦点是「一带一路」,会外中国经济界的热点,是「中国版马歇尔计画」。这计画虽有很多人力捧,但也有人反对,争议之声渐起,最终恐将「胎死口中」。

中国经济界持续的热情,一直与美国经济史有关。讨论「中国版马歇尔计画」,立刻让人回想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或者说走进市场经济以来,多次热烈讨论和争议的,都是围绕著史上美国经济政策,是否能「美为中用」。

举较近的两次,一次是「胡温新政」时期,「罗斯福新政」比较热门,到最后不仅没有学成「罗斯福新政」,连「胡温新政」也走调,但政府干预主义倒是成事。

更近一点的,是习李登基之初,为建「习李新政」,政商学界都有人出来喊应打倒凯恩斯主义,学习「雷根主义」。但后来给美国带来一段好日子的「雷根主义」,显然没被采纳,由「雷根主义」研究派生出来的「新供给学派」,也是红了一阵就不红了。

有些人以为「中国版马歇尔计画」是配合官方「一带一路」的民间版,即官方推动「新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已经由这次APEC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不仅仅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还有著化解中国国内产能过剩、开路中国资本输出等新意义。

然而,围绕「中国版马歇尔计画」的背景、内容,有很多可以讨论的地方,但以中国经济界较超脱的看法,这一新「版」,可能根本出不了版,最简单的理由有三个。

首先,很少有人知道,推动「中国版马歇尔计画」的是谁,有人以为是建制智库,实际上不是。目前可掌握的,有主张「新结构经济学」的林毅夫的影子,但林本人没有现身。出来呼减的,是多家证券机构的研究人员,合力推出,一炮而红。

推出者,相信有较远大的经济战略情怀,但受之者想的都是那些「概念股」之类的现实,铁路概念股,就成随著墨西哥高铁消息急起急落的典型。

再一个,是反对此议者质问要实施这个「中国版」,钱从何来?在我等草民眼中,中国很有钱,但专家告诉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很缺钱。有钱的银行和大国企,因马上要推国企大改革,现在也不敢随便用钱了。而真正可用的,又真的是有钱象徵的,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已接近四兆美元。

但反对者说,这巨额外汇储备,是该找出路,但不可用于「中国版马歇尔计画」,因为有违国家外汇储备投资必须遵循的「三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现在看来,别提盈利,至少安全性和流动性两个主要原则,在「中国版马歇尔计画」中,无法得到保证。

最后一点,「马歇尔计画」不见得像「雷根主义」,在中国可能会引出「巫毒经济学」的批判,但多少有意识形态的隐疾,为此习近平李克强不见得肯援而用之。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世界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1110/470163.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