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驰平:一切历史剧都是现实剧

驰平北京政情观察员

驰平:一切历史剧都是现实剧

在剧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有许多看点耐人寻味。

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已经接近尾声。综观近些年来的大陆电视荧屏,在官方主旋律类题材中,该剧算是收视率比较高的。一方面是因为大陆文革之后七八十年代是一个高度敏感的历史时期,许多问题至今尚云山雾罩,众说纷纭,因此,这部将华国锋汪东兴胡耀邦等敏感人物搬上荧屏,自然吸引了许多观众的好奇心和新奇感。

另一方面,当下中国处于习近平时代的改革新起点上,习上任之后首次外出考察就选择重走邓的南巡之路,外界也将邓、习分别归结为中共的新权威主义政治1.0和2.0的版本,对于邓如何勾勒描画,很多方面也映射了习的特征。

从王莽到康有为,中国人一贯是最善于托古改制、借古喻今的。古代都是靠著书立说,现时的各类影视手段更加直观便捷。主旋律的历史题材,必须经过广电总局、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办公厅、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总政治部等意识形态机构乃至更高的中央领导人层层审批、把关才能通过。所有素材取舍,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政治考量。

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有许多看点耐人寻味。一是第一次在电视上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习仲勋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历史作为,譬如习仲勋与邓小平散步交谈;在中南海怀仁堂中央工作会议上为广东改革开放「放炮」;为深圳经济特区亲自铲土奠基等等。而在展示粉碎四人帮的过程当中,许多内容一掠而过,甚至没有展示抓捕过程,相反却用相当篇幅展示了耿飚带队接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过程。习近平1979年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给耿飚当秘书。饰演习仲勋、耿飚的演员也是在形象气质俱佳的大陆艺人张嘉译、丁海峰。这其中很多的安排布置,显然需得到习近平本人的亲自首肯。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记述的是从1976年到1984年的历史,当中包括邓小平在文革后复出、恢复高考制度、解决知青问题、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引进外商投资、建立经济特区、香港回归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的功绩贡献。经历建国后27年特别是文革十年,当时的中国思维、思路、思想固化,管理方式、模式、形式固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意识形态上噤若寒蝉,改革每一步都举步维艰。在该剧中,小到高考阅卷标准、养几只鸡鸭算资本主义、美国商人的私人飞机能否在北京机场降落等等,如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芝麻绿豆小事,都需要邓小平来干预才能推动。但恰恰是这些具体事情的一一解决,慢慢撬动了局势,掀起了改革开放大潮。

当今的习近平面临着与邓小平类似的局面。在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规模的高速扩张同时,腐败丛生、道德滑坡、伦理失范、权威官僚资本膨胀、高污染高耗能发展模式严重透支,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弊病交集,形成了新的利益固化、思维固化、模式固化。如久拖不决,中国将陷入温水煮青蛙时的慢性自杀。习近平显然有着与邓小平类似的政治抱负,行为方式也多有借鉴。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创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举凡有关改革的问题,大到司法改革、纪检体制改革、党建制度改革,具体到央企高管薪酬改革、招生制度改革,事必躬亲,都由该小组进行讨论最终拍板。

在以往的十多年,类似招生改革、央企高管薪酬改革一直在口头上喊得山响,但始终未有效果,多半是交给教育部、国资委等主管部门搞出个文件就万事大吉。但实际上,这些问题看似偏于一隅,实则备受社会关注,牵涉重大。习近平将这些问题一一置于最高领导层面来亲自决断,很有望收到邓小平一步步打开局面的同样效果。犹如他8月20日在纪念邓小平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言,要学习邓小平「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敢破敢立、敢闯敢试、多谋善断、举要驭繁。这是在说邓小平,也在说他自己。

总之,一切历史剧都是现实剧,无不是将靠古人来筛选现实,为今人立言。《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时间截止点是1984年。须知,1984年之后,随着「清除精神污染」、「反对自由化」的加温,许多人物和事件如今还不能说、说不得。中共官方仍未想好如何打扮历史这位小姑娘,因此要见好就收,适时剧终。

来源:香港东方日报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906/440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