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许骥:搞民主碰到共产党

作者:

1980年代中英谈判,邓小平对戴卓尔夫人说,北京可以给香港自由。

有个故事说,1980年代戴卓尔夫人去北京和邓小平谈判时,邓小平非常豪气地跟戴卓尔夫人说:北京可以给香港自由。当时戴卓尔夫人惊呆了,因为在这个英国人眼里,“自由”是天赋人权,怎么会是北京恩赐给香港的呢?这个故事虽然有点过度美化戴卓尔夫人的意味,但是字里行间对中共思维的描摹,却很是传神——“恩赐”,中共确实是这么想的。正如最近那份《“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中所说:“高度自治权的限度在于中央授予多少权力,香港特别行政区就享有多少权力,不存在‘剩余权力’。”

这几日,大陆电视观众、报刊读者遭遇“一国两制”四个字的连番轰炸,白皮书像雾霾一样飘荡在空气中,关于香港的新闻扑面而来。伴随其中的,是对“反华势力”的抨击,是把香港作为“反华基地”的口诛笔伐。

说来奇怪,作为一个华人占总人口九成以上的城市,香港有什么理由反华?反华不就等于反自己?而解放军的武装就在城中,中共为什么会如此害怕与自己不同的声音?总之在6.22公投以前,在回归17周年前夕,北京从官方到民间,要用一些列动作,表明自己的立场,白皮书只是官方动作的一部份。特区政府里应外合,包括让梁国雄议员入狱等,都是对反对派发出的讯号。

详细阅读长达2万3千多字的“白皮书”,是什么感觉?如果你看过北韩领导人关于他们的“主体思想”的著作,或许会有类似感受,那就是:文中每个字都认识,放在一起却不知所云。比如花了几百字解释“一国两制”,无非是想强调,祖国主体是社会主义,只是考虑香港情况特殊,才允许香港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但是,面对早已转型成权贵资本主义的大陆,我们怎能不凌乱?

白皮书不断强调治港者必须爱国,并说:“爱国者治港也是具有法律依据的。像‘有法律依据’这种话,和香港某些建制派警告‘占中违法’一样,都是‘法制’而不是‘法治’思维。‘法制’就是以法管制,当权者制订一条法律,任人鱼肉的民众就要执行。”“法治”恰恰不是这样,首先要问法律本身是否合法。如果法律本身没有民意基础,那么法律就不值得遵守。说白了,《基本法》的制订,完全由中英双方权贵话事,有悖于现代法治精神,其本身是否合法都是值得商榷的。所以处处以“违法”来警告,少来这套。

再者,白皮书强调“一国两制”是“科学构想”,于是就不禁令人想问:究竟什么是科学呢?所谓科学,就是可以验证的,而且不仅可以证实的,也可以证伪的。如果一套理论,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也不失为科学。相反,任何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理论,都只能说是伪科学。倘使用“一国两制”的失败来证明其科学性,以全人类观之,难道不也是很值得的吗?让香港回到出发的地方,重新思考她的前途,对香港人来说,难道不也是很有好处的吗?

大约十多年前,台湾作家柏杨游历香江,写了一篇名为《我终于又到了香港》的文章。文末,他这样写道:“今天香港所呈现以及我所感受到的气氛,似乎一国两制已发挥它奇异的功能。如果是这样,一国两制是中国人最高的政治智慧,可是,时间会证明一切,将来如果发现它只是一个电脑作业上的虚拟实景,那后果可是中国人一种无法承担的重。”柏杨先生已驾鹤西去,然而他的话一语成谶。全世界华人的眼睛都盯着香港,看这场实验的结果。

香港人在“一国两制”的梦幻中沉睡了快17年,不愿面对和中共撕破脸皮的那天。但是再不情愿,这天也会到来。另一位台湾作家李敖2011年在香港书展演讲时,不无揶揄地说:“英国人不给香港人训练,香港人第一次搞民主就碰到共产党。”细细品味这句话,似乎有指摘香港人的意味:英国人绅士,他们在的时候香港人不知道争取民主,现在才来跟土匪出身的共产党争取,真是笨死了!但是香港人已经笨了第一次,不能笨第二次。留给这座城市的时间,没有多少。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苹果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613/40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