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政府在TPP问题上进退两难

作者:

美国总统奥巴马,本次对日韩马菲亚洲四国的访问,被广泛认为是美国向世界显示重返亚洲的战略决心,并且同时向正在强势扩张的中共政府示警。尽管奥巴马一再声明,美国并非有意遏制中国,但时逢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日趋紧张,这些修辞性话语,反而更令人觉得是“醉翁之意就是酒”。

值得一提的是,在访问日本之前,美日两国的相关部门,就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跨太平洋夥伴关系)协定问题,加速了双边的协商,以图在奥巴马访日期间,最终敲定谈判。但是,由于双方在一些关键项目的关税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因此未能达成一致。

从2010年3月TPP的第一次协商启动开始,截止2013年8月,短短3年多时间,就发生了19次谈判,平均差不多每过两个月,就要启动一次。这个频度,实际上已经是非常之高。除过谈判的高频度之外,TPP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包含商品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外投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国营企业限制、劳工权利保障等多方面内容。与WTO之类的常规型贸易协定不同,TPP是一个同时强调经济与制度因素的整合型国际关系指导框架。

直到2013年的上半年,中共政府并不看好TPP的前途。2013年1月,党媒《解放日报》刊发文章《TPP谈判为何久拖不决》,认为美国推进TPP,只是为了单方面最大化美国自身的好处,从而牺牲他国的利益,因此导致谈判僵持不下,并可能最终影响TPP停滞不前。在中共当局看来,TPP只不过是美国利用自身的国力优势,对环太平洋国家的一种强势推销,想要真正得到周边国家的认同,并不容易。

但是到了2013年7月,日本突然宣布加入TPP,正式成为第12个成员国,整个形势为之一变。在日本加入之后,TPP成员国的GDP总和,将达到全球近的40%,而贸易总量,将占全球的约1/3。就在日本宣布加入TPP的第二天,官媒《人民网》上刊发了标题为《日本正式加入TPP谈判,中国或失去部分经济影响力》的文章,罕见地表达了的对TPP的紧张情绪。

数十年以来,中日的双边贸易持续增长。在2007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夥伴国,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性,也随之越来越高。尽管中日两国之间,政治关系长期不佳,但中日双方的政府,似乎都在遵循“政冷经热”的默契,有意避免因政治因素而影响两国的经济关系。然而到了2012年9月,情况发生转折。因为岛争问题,中国多个城市,发生大规模反日游行,甚至发生多起砸毁日系私家汽车、烧毁日系店铺的事件。当时,对中日关系的各种讨论,也甚嚣尘上。其中,澳大利亚华裔著名经济学家黄有光教授,发表文章《中日经济战怎么打》,认为中日若爆发经济战,只要按照黄教授所指导的经济攻击办法,日本所承受的经济损失,将会比中国的损失大得多。

黄教授的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而这方面因素,也必然会引起美日以及中国周边国家的忧惧。长期以来,中国以低廉而优质的劳动供应,以及极具潜力的原材料与消费市场,吸引了大批的国外资本蜂拥而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到中国去”,已经成为国外企业的生存法则。受巨额外来投资的推动,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而经济影响力杠杆,也成为中国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核心优势。这一优势是如此巨大,以至于连美日等世界性大国,近来都难以应对中国的出牌方式。

近年来,中国不断地利用经济影响力,在地缘政治问题上对别国施压,而这也反过来,成为促进其它国家参与TPP谈判的重大动因。其中,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日本,更是对TPP显得特别热切。日本在宣布加入TPP的同时,实质上搁置了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谈判。而在2012年,中日双边的贸易规模,也首次发生下降。

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更是有别于往届的日本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大谈国际政治秩序,强调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在今年4月份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安倍提到,TPP对于真正理解自由、民主、市场经济价值的美国与日本,在共同领导制定国际新规则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这番言论,显然隐含地指向了中国的非民主体制。

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是日本的最大贸易夥伴国,看起来在贸易地位上,似乎仍然占有优势。但是,中国经济的贸易依赖率(即该国贸易总额对GDP的比率),高达48%,远高于日本的28%。所以,如果仅仅是中日双方发生经济贸易的对决,中国或许并不会太吃亏,但如果是被孤立在一个大范围的广域经济圈之外,则中国显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经济困境。

中国国家领导人,近来频繁地对亚洲各国的出访,以及对建立“包容性”贸易夥伴关系的强调,显然有意区别于TPP框架对国家制度性问题的关注。如果说,2013年官媒的文章,只是一种对TPP“远虑”的表达,那么这些举措,则更像是一种对TPP“近忧”的反应。然而,除过日本之外,中国还同时与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进行着领土方面的争执,显然这一因素,也会给中国的这种贸易外交的努力,带来相当的阴影。

但是,中共政府的这些对外扩张的举措,看起来并非像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是当下中国意识形态的新旗帜,在历史观方面,也包含了对“强汉盛唐”的帝国回忆;而当前这种区域性大国的现状,显然不能满足实现一个帝国复兴梦的需要。铸造一个强势崛起的大国符号,并将之融入国民观念之中,此举的成功与否,似乎被认为是事关政权基础的稳定。由此看来,对外扩张,成为当下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然而,在TPP面前,中共政府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若拒绝加入,则存在被国际经济圈孤立的重大风险,长期必然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从而削弱政府的能力;而如果要求加入,则中共政府不得不因此,对各类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包括限制国有企业的特权,保障劳工权利,承诺保护知识产权,甚至还有必要进行司法改革以贯彻法律的实施。实际上,如果中共政府不进行较为彻底的制度改革,加入TPP的希望基本为零。

这就回到了一个老问题,中共政府是否有足够的意愿,以及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制度改革。但无论中共政府是进是退,在未来的地缘政治的博弈游戏中,都很难再继续保持迄今为止游刃有余的经济影响力优势。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东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516/397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