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不可不看!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证据?

 

有此一说:

近来在网路盛传牛奶致癌及糖尿病的文章,文中的论点似是而非,以下是原文,请教医师们这些说法是否有根据呢?谢谢(抱歉文章很长)

原文:千万不要把牛奶、优酪乳当好东西了!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并不新鲜的新闻: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的确实证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数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

加拿大的肿瘤专家建议:除了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营养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并不需要喝太多牛奶。

我把该新闻转发给一些朋友看。

我想测试一下人们对牛奶的认识,遂问:“你知道奶牛为什么会一直产奶?”

她的回答很典型:“不常产奶能叫奶牛?”

我问:“请问你是否常产奶呢?”

“怎么可能?”

我笑了,说:“人是只有怀了小孩才会产奶的。但牛跟人一样都是哺乳动物。哺乳的意思就是为了哺育下一代才有乳汁。所以奶牛一直产奶只有一个原因……”

“不停地怀孕生小牛?”

她吐吐舌头,说:“怎么可能呢?”

我说:“确实是这样的。但并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时候都能怀上孕。现代农场的解决方法是给奶牛打高剂量的荷尔蒙,让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闻所说的“各种激素”就是这样来的!

现代奶牛从两岁开始就有九个月的时间用于怀孕。小牛出生后就会被关进小木箱并喂以毫无营养的饲料,不能动弹,以保证人们餐桌上小牛肉的精瘦嫩滑。而牛妈妈就被千方百计挤出一头小牛所需的十倍以上的奶量。所以超过三分之一的奶牛都患有乳腺炎。

我常想起BBC制作的一个畜牧业的专辑:奶牛在镜头前走过,一步三跛,好像所有关节插了一根针。我想,人们即使是心如铁石,认为那些动物如何受苦跟自己毫无关系,但希望自己能从这些病态的牛只体内吸收到什么营养和健康,那已非缘木求鱼,而是饮鸠止渴了。当然,在商业广告中,你会被告知饮鸠的各种好处。

许多人认为牛奶能补钙,但众多实验和资料显示,牛奶内含有钙,但人体是很难吸收的。喝牛奶,往往还会让体内的钙质流失得更快。其实许多蔬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得多,如黄花菜萝卜缨、苋菜、雪里红、荠菜、香菜(芫荽)。不必等春暖花开,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更关心蔬菜和粮食吧!

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

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

牛奶致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大肠癌等系列癌症,近三十年来,营养学有突破性进展,关于牛奶的研究已累积大量文献,下面我信手拈几则关于牛奶致癌的研究报告。

2004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项牛奶与癌症的研究,研究证明,大量饮用牛奶导致妇女患卵巢癌。他们对61084名年龄在38岁至76岁的妇女跟踪13年调查,确诊爱喝牛奶的266名妇女患卵巢癌,125名尚未确诊。每天饮用4次以上乳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2次的妇女高出一倍。

哈佛大学医学院、牛津大学和台湾医科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牛奶中的激素物质IGF-I加速和加强了氯化钾离子在细胞壁之间的交换,导致人类卵巢癌细胞的繁殖和宫颈癌细胞的加速生长。

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篇牛奶致女性乳腺癌的研究报告。丹麦的研究人员对117000名妇女调查发现,牛奶对乳腺癌的促发有很大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近50年来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大幅提高与人们饮食结构中牛奶及乳制品消费增加密切相关。

请问这真实性?谢谢

KingNet妇女肿瘤医师回答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梁宏华医师

台北医学大学一般外科/乳房外科梁宏华医师

以乳房外科的观点来说,现存并没有任何的科学根据表示拒喝牛奶或拒吃乳制品有助于降低乳癌的机会,即使是停经后妇女使用的贺尔蒙替代疗法,所服用的贺尔蒙药品,也被视为是风险度可以接受的药品,只是在高危险性的族群,就是母亲或姊妹是乳癌患者,还有家族史有年轻乳癌的族群,在规律详细追踪的前提下,贺尔蒙制品的服用还是可以接受的

KingNet药物谘询特别门诊药师回答

义守大学义大医院中药科吴宗修药师

标题上所说的"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证据?"可能是有些问题的,就如同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数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但不能说明正常人喝牛奶就会致癌,就比如说我们吃的饭含有淀粉或醣类,所以吃饭就会得糖尿病这种荒谬的推理一样,反过来应当是说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摄食大量醣类.同理如题来看应该是说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数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所以癌症患者应避免食用,这样说就比较不会有问题。

至于文章所说是有其事实根据的,只是标题的说法"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证据?"修正为癌症患者应避免食用乳类制品来得恰当。

来源:KingNet国家网路医院

责任编辑: 于飞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3/0402/29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