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文章破禁刊揭胡耀邦发病真相 鲍彤:很微妙

—赵紫阳秘书鲍彤破禁 《炎黄春秋》刊文谈胡耀邦

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在最新一期《炎黄春秋》以“读者来信”方式发文,讲述89年4月他目击胡耀邦在政治局会议发病抢救的过程。据悉,当局早在〝六四〞之后,就已明确禁止鲍彤在国内发表任何文章,这次的刊文,令外界惊呼鲍彤已经〝解禁〞,甚至连鲍彤的儿子鲍朴也感到惊讶。而在目前中共政局极其微妙的敏感时期,刊文就更加引人猜测。目前《炎黄春秋》网站上并未贴出鲍彤的这篇文章。

被当局指是六四「幕后黑手」的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秘书鲍彤,在大陆媒体「消声匿迹」23年后,近日突然亮相《炎黄春秋》,在该杂志署名刊发一篇回忆胡耀邦的文章。鲍本人对大陆媒体敢实名刊出他的文章感意外,认为「事情很微妙」,可能与当前政治形势有关。

「我自己也搞不懂为甚么。」鲍彤昨接受《苹果》记者电话查询时指,他数月前向杂志寄出稿件时,并不指望能发表,因他明白自己是在大陆是「一个字都不能登」的敏感人物,「现在《炎黄春秋》登了。你问我怎么解读,我只能说,这不取决于某个人,而取决于形势。」


鲍彤破禁 《炎黄春秋》刊文谈胡耀邦

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秘书鲍彤在大陆最新一期《炎黄春秋》上发表文章,忆述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在1989年4月心脏病发的过程,令外界惊呼鲍彤已经「解禁」。其子鲍朴也感到惊讶,称当局早在「六四」之后已经明确禁止鲍彤在国内发表任何文章,而据他所知,现时对父亲的监控并无任何放松。

《炎黄春秋》是大陆敢言的政论、历史类月刊,此次鲍彤的《我所目击的胡耀邦发病经过》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出,约1000多字。文章一开始称,《炎黄春秋》有篇旧文对当年事件的叙述不够完整,他感到有必要釐清而致函。

胡耀邦病发 江泽民不懂用急救包

他忆述,1989年4月8日上午9时许,中央政治局正在开会,胡耀邦坐在离他3至4米的位置。接近10时左右,胡耀邦突然一手捂覑胸口,向赵紫阳挥手说「紫阳同志,我这里不太舒服,要请假」,赵紫阳劝他不要动,立即叫医生。时任政治局委员的江泽民拿出心脏病急救包,但不懂用;工作人员随后赶到,抢救工作由时任中办主任的温家宝主持。

鲍彤强调,胡耀邦在疾病来袭时仍坚守岗位,「是我们所尊重和爱戴的领导人」,而当时主持会议赵紫阳也以抢救为先,中断会议,「这些都是事实」。文后注明的日期是「2012年6月12日」。

鲍朴惊讶 指监控无放松

胡耀邦最后在4月15日逝世,学生悼念他的活动最终演变成「六四」事件。鲍彤之子鲍朴回应本报查询时说,当局在六四后已经明确禁止鲍彤在国内发表任何文章,而监控并无任何放松,虽然是以「读者来信」的形式,但的确是署名「鲍彤」本人而非间接的「口述整理」之类,他也感到非常惊讶。(明报)


鲍彤:胡耀邦发病 赵紫阳指挥抢救

     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祕书鲍彤在最新一期《炎黄春秋》撰文,讲述八九年他目击胡耀邦在政治局会议发病过程。鲍彤说,胡耀邦在疾病危及生命时期,仍然坚守岗位。赵紫阳在胡发病之际,叮嘱不可起身走动,亲自指挥抢救,全体政治局委员也都看到,他作为目击者,有责任将亲眼所见讲出来,留给历史。

     鲍彤在八九年「天安门事件」之后,被以洩露国家祕密罪判刑七年。他近日以读者身分在由大陆退休官员所办的《炎黄春秋》杂志发表《我所目击的胡耀邦发病经过》文章,係为澄清前保健局长王敏清的相关说法。由于鲍彤身分敏感,文章披露之后,引起大陆网友的关注,并臆测是否传达某种政治讯息。

     鲍彤回忆说,一九八九年四月八日上午九时,政治局在中南海怀仁堂开会,听取教委党组关于教改的汇报。胡耀邦坐在椭圆桌这头,主持会议的赵紫阳坐在那头。他列席会议则坐在后排,他的位置距离胡耀邦仅三至四公尺。

     鲍彤说,会议刚开始,胡在座位上,一边捂着胸口,一边向赵挥手说:「紫阳同志,我这裡不太舒服,要请假..」赵见胡用手按着心口,就问:「你是不是心脏有病?」胡一边挣扎着想站起来,一边说:「我也不知道..」

     赵紫阳说:「你如果有心脏病,现在千万不要站起来。」赵立即叫人找医生。胡已疼痛得说不出话。赵问:「谁有心脏病急救药?」政治局委员江泽民犹豫了一下说,「哦,我有,我没有心脏病,不过老伴一定要我带。」

     可是在座者都不知急救药怎麽用。一位工作人员说他知道,站起来讲解。至于药是不是给胡服用,他不清楚。中南海保健医生护士带着仪器药物很快赶到并投入抢救。过了一会,看到医务人员在紧张工作,赵紫阳鬆了一口气。

     赵说:「为保证对耀邦同志全力抢救,大家转移到勤政殿开会。抢救工作请家宝同志主持,有什麽情况随时报告。」政治局会议快结束时,温家宝到勤政殿报告:「抢救过来了。」赵对温详细询问情况,并叮嘱儘快转送医院。

     对前中央保健局长说「从未见过有高层领导人在抢救现场指挥」的说法,鲍彤强调,当时政治局全体委员都在场,和他同坐在后排的芮杏文、阎明複、温家宝等列席人员都看到了,可以证明,大家都非常关心胡耀邦的安危。(中国时报 王铭义/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 于飞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2/0813/25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