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对比 > 正文

比起瑞士制造“中国制造”就是胡闹?


    
比起“瑞士制造”“中国制造”就是胡闹?/秦全耀

    
    
       桌子上的电视机,门边的一堆网球鞋,圣诞树上的彩灯,地板上的洋娃娃,各式各样的圣诞老人,屋里随处可见的,几乎都是中国制造的产品。
    
       什么叫“中国制造”?只要产地在中国,就说该产品是中国制造。
    
       而实际上,中国很多产品都只是组装,最多是外国企业在中国设厂,引用国外技术,而非自主开发设计,这该不该算“中国制造”?“中国制造”到底还有没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在人们心目中,Calida是瑞士名牌内衣,可是该厂早已把生产转移到了国外,只有研发和质检仍留在本土。厂家已不再以瑞士Calida自居,而只称Calida了。
    
       Bschüssig是一家有 150年历史的瑞士面食生产厂,生产的是“正宗瑞士雪绒面”,在包装上打了6个瑞士“十”字。据Saldo2009年第7期披露,其面包中使用的原料属于正宗瑞士的只是水。鸡蛋、面粉等主要原料全部是从加拿大、美国和欧盟进口的。这还等叫“瑞士制造”吗?其实,就连举世闻名的瑞士巧克力也不是100%瑞士制造,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可可豆不也是全部进口来的吗?
       
       长期以来,瑞士制造一直是精品、经典和精英的代名词。瑞士产品质量优异,工艺精良,卓尔不群,在国际市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瑞士知识产权研究所的最新报告显示,仅瑞士制造四个字就会使产品增值20%(这还不包括瑞士表和瑞士奢侈品)。瑞士制造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58亿瑞郎。
       
    瑞士产品深受全球消费者青睐,同时也成为商业海盗竞相克隆的对象,盗版每年给瑞士经济带来20亿瑞郎的损失。而滥用瑞士这块金字招牌的事更是举不胜举。在此背景下,保护瑞士制造和瑞士十字实是当务之急。
    
       2009年11月18日,瑞士联邦委员会通过并向议会递交了品牌保护法修正案和新国徽保护法,简称瑞士制造法草案。瑞士制造法草案通过后,诸如Calida,Bschüssig和巧克力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草案林林总总,共140多页,其核心内容如下:
    
       只有在瑞士收割的农产品才算瑞士制造。
       只有原材料80%以上来自瑞士的食品,才算瑞士制造。欠收和瑞士本土不出产的原料除外。
       只有生产成本60%以上在瑞士产生的工业品,才算瑞士制造。兼顾研发成本。
       只有产品的核心生产环节在瑞士进行的工业品和食品,才算瑞士制造。
       只有驻地和实际管理中心都在瑞士的服务行业,才算瑞士制造。
       新国徽法准许瑞士制造的产品使用瑞士十字。
       
       
       敢用瑞士十字国旗作为瑞士制造的标志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原则上,瑞士国旗十字不允许被用于商业性质的广告,然而,这个显眼的容易被人们记住的瑞士标志仍在各类产品上被作为装饰无限制地使用。敢用瑞士十字国旗准许瑞士制造的产品使用,可见是一种国家最级别的担保。
       
       
       如此严格苛刻的“瑞士制造”,连雀巢公司也不得不诉苦,如此下去,太多的瑞士制造将扼杀瑞士制造。此话虽然夸张,却说出了一部分瑞士企业对“瑞士制造 ”的普遍疑虑。瑞士食品工业联合会(Fial)要求把对食品80%的原材料产于瑞士的标准降低到60%。“过分强调原料的产地势必忽略更重要的因素如研发和质量等。”联合利华的MoniqueBourquin称80%为死亡标准,真要这样,就连 Knorr这样的老字号都要有许多产品跟瑞士制造说再见了。
    
       面对“瑞士制造”的高标准严要求,本博秦全耀认为“中国制造”似乎就是一场胡闹。但它又十分合理,因为中国没有立法什么才能叫“中国制造”。所以,如此宽松的环境,瑞士好?中国好?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0329/161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