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 娱乐评论 > 正文

《2012》比商务部的“中国制造”更广告

平淡的日子象这窝窝囊囊的冬天一样看不到尽头,幸好还有一些人努力给我们的生活添一些热闹。
这几天,中国的商务部在CNN等国际媒体上隆重推出"中国制造"的形象广告,据说是建国来的第一次。因为无缘收看CNN,我只得在网上看了视频,广告的图像分辨率太低,色彩晦暗,闹哄哄地什么也看不清,可能在CNN上会高清得很震撼吧。据我们的主流媒体说"这则30秒的广告围绕"中国制造,世界合作"这一中心主题,强调中国企业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正不断与海外各国公司加强合作。广告一个个画面集中展现了"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的身影","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理念贯穿整个广告。

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跑步的运动员所穿的运动鞋是"中国制造",但是"综合了美国的运动科技",日常家庭中所用的冰箱印着"中国制造"的标签,但是融合了欧洲风尚,为您储存美味的食品。一个类似iPod的MP3播放器上用英文标注"在中国制造,但我们使用来自硅谷的软件",体现了爱音乐也爱中国制造的理念。就连法国顶级模特儿所穿的知名品牌衣裳也由"中国制造",而广告最后出现的飞机画面,是融合全球各地工程师的结晶,更是展现了"世界合作"这一理念。"我估摸着也就是怕洋人不买我们的东西,特意对空喊话,说:你们不要有心理障碍,我们中国只是出人力出资源替你们制造产品,只是个代工者挣俩血汗钱花花,设计呀技术呀专利呀知识产权呀都是你们的,我们挣点辛苦费,大利润都是你们的。所以"中国制造"实际上是"中国替你们制造",买"中国制造"实际上是在支援你们本国的资本主义建设,是爱你们自己的国的表现,快来买"中国制造"吧!

欣赏过这部广告大片,我不由得有些恼火:瞧这个广告做的,把我们的底牌给人家亮得一清二楚,这不是在里通外国吗?国安局的人也不来管一管。

转念一想,国家大事让肉食者去谋算了,我等屁民还是给自己找点乐子吧。最近那个什么《2012》挺火,便在网上找了一遍,还真有不少资源(电影院我是没进去过已有好多年,倒不是觉着贵),寻了一个速度快的细细地看过。感觉此片不像此前有人说的是中国最后拯救了人类,说那些话的家伙估计是CCAV的"新闻联播"看多了,思维能力出了问题。人家导演把意思表达得再清楚不过了:是美国人最终拯救了人类。大灾难是印度科学家预见的;造方舟是美国总统带领大伙儿决策的;方舟的设计和技术是美国人的;建造的资金是来自全世界大款的钱包的,和咱中国人有关系吗?之所以选择在中国的西藏造方舟,我觉着影片里的美国人是这样考虑的:

第一,得找个全世界最高的地儿,好让大洪水来得迟一点。除了西藏,世界上还有更高的地方吗?

第二,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方舟造价更便宜的地方吗?中国的人工、资源哪一项不是全世界最低价?不找这样的国家造方舟,那不是脑袋进水了吗?

第三,造方舟这样的事,不得走漏半点风声,全世界还有哪个有建造方舟能力的国家能保密得象铁桶一样?没有真理部的控制,那些记者的鼻子比寻找食物的苍蝇还

第四,如此巨大的工程(从电影上看比三侠工程还要牛),除了中国这样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度,还有哪个国家敢接下来?造金字塔的古埃及早没了,造长城的中国可是"四大"里面唯一还健在的了,美国人还有得选择吗?难怪影片里要由衷地赞叹:这么艰巨的项目交给中国没有错,别人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

看完《2012》,我觉得中国商务部的广告费是白花了,人家美国人比我们那个扭扭捏捏的30秒广告说得更明白:"中国制造"的真相就是代工,就是美国人掌握核心的技术,控制决定性的知识产权和资金,中国人负责出廉价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加工制作。所以,中国制造永远是全心全意为外国友人服务的。

由此看来,《2012》真是比商务部的那个"中国制造"更广告,建议有关部门最好给制片商多出点赞助,让《2012》在全世界放映得更长久一点。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沈幼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1209/153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