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北韩币改意在摧毁市场

▲安德烈-兰考夫

1月30日早晨,北韩乱作一团。因为,北韩政府实施了自1992年以来中断的货币改革。从北韩的历史上看,推行货币改革措施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但这也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那么北韩当局此次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何在?

大部分专家分析说,北韩货币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减少居民手中持有的现金来阻止通货膨胀。当然,不能否认北韩政权此举确实有这样的目的。但客观来说,北韩的通货膨胀并未严重到需要推行货币改革的地步。北韩2002年推行“7.1改善措施”以后曾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但近来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因此可以说,比起控制通货膨胀,货币改革更倾向于其他目的。

将货币改革视为削弱过去15年里挑战管理主义国家经济统治体制的市场势力的措施更加恰当。尽管政府当局努力想要维护斯大林式经济体制,但北韩社会上仍然自发成长起一批市场势力,他们成为北韩精英们不共戴天的仇人。北韩干部最畏惧的“敌人”就是依靠市场维持生计的人们。对于北韩统治阶级来说,在家里做豆腐或缝制便服的大妈们比“美帝国主义”和“南朝鲜傀儡”更加可怕。

这是因为,市场势力对北韩干部的权力和特权构成威胁。集市是可以在无形中改变北韩人民意识的地方。市场的自发形成使北韩居民明白,即使不依靠干部分配的东西也能凭借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对国家的依赖度也日益下降。另外,集市也是信息自由流通的渠道。在这里,北韩居民可以了解被封闭的消息和禁止谈论的事实。因此,统治阶层的闭关锁国政策摇摇欲坠。

中国共产党干部在面临同样挑战的时候,放弃了对市场化趋势的控制。但在南北经济差距过大,又处于分裂局面的情况下,如果采取中国式改革和开放政策很有可能会像东德一样造成体制崩溃和吸收统一的后果。北韩统治阶层无法随心所欲的控制,最后只能强行打压市场势力。因此,他们推行了货币改革,这一政策将给不少个人和中小企业造成致命打击。

北韩特权阶层理想中的社会是,干部让做什么国民就做什么,国民依靠干部分配的粮食生活。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维持自己的权力和特权。

2005年恢复分配制度以后,北韩国内的统治基调简而言之就是“反改革”。在过去4、5年里,北韩政权一直努力限制或打压自发形成的市场化趋势并试图恢复金日成时代的斯大林体制。货币改革就是通往这一目标的措施之一。

 
北韩政权选择的100比1兑换比率也具有政治象征意义。此次推行货币改革措施以后,物价和工资将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即金日成时代的水平。北韩目前的平均月薪为50朝元(新币),在黑市上,一公斤大米的价格为25朝元。北韩体制开始发生动摇之前的20世纪80年代末,平均月薪为60至70朝元,当时黑市上一公斤大米的价格为15至20朝元。换句话说,北韩统治阶层似乎要恢复他们认为是“自己的天堂”的20世纪80年代的生活。

货币改革使北韩又后退了一步。从2005年以后的动向来看,这并不让人感到吃惊。

责任编辑: 紫薇  来源:朝鲜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1208/15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