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 大陆娱乐 > 正文

房奴+二奶 陆剧“蜗居”最火红

房奴+二奶 陆剧“蜗居”最火红

当前大陆最火红、收视率破十的电视剧"蜗居",倾诉市井小民的卑微心声,和对不公社会的呐喊;这些磨难,来自于对"蜗居"的渴望。

"蜗居"喻意是都市白领阶级宛如蜗牛居无定所,唯有蜷曲在蜗牛壳般的小租屋里,解决基本住的问题。拚命赚钱一圆"房事",成了多数小老百姓"不可承受之重"。

"蜗居"一剧描述来自乡下、有复旦大学高学历的女主角郭海萍和丈夫,在租来的六、七坪的小房子过了五年。为了买房,夫妻省吃俭用,每分钱都要精打细算,连每月三十三元人民币的交通费,也想尽办法省下来。

"什么为人民服务,是为先富起来的人服务吧!"为了找房,看尽建商脸色的海萍,充满对社会的愤怒,但又无可奈何。可是有了房子,不意味就此"幸福快乐",而是痛苦的开始。

"每天一睁开眼,房贷六千、吃穿用住两千五、孩子上幼稚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管理费三百四、煤气水电二百,我每天至少得进帐四百,这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最终拥有自己小窝的海萍,一语道尽不少都市人煎熬。

即便如此,一批批成家立业的年轻人,仍想尽办法买房。大陆"腾讯网"一项吸引三十六万名网友投票的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人认为"幸福与房子有关"。

"蜗居"所以吸引人,是因剧中表现的"房奴"、"二奶"、"反腐"等当下大陆社会热门话题,引起观众共鸣。

尤其,在房价飙升年代,官员和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勾搭运作,让大陆观众看得又恨又爱,鲜活地刻画都市白领的生存状态。一片叫好声中,"蜗居"却因部分内容太过写实、台词过于辛辣,引起众多争议。

"蜗居"现象反映出,继历史剧后,社会问题剧成为大陆当红题材,诸如"嫁衣"、"房子"、"中国家庭"等电视剧,收视率都表现非凡。

此类戏剧,不仅呈现有血有肉普罗家庭生活,也深入到大陆社会各个层面,让观众不自觉发现,剧情和自身生活竟如此切合,不禁"心有戚戚焉"。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特派记者林琮盛联合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1126/15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