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共央行报告称金融危机仍蔓延 当心股债市深跌

 

中共央行报告:金融危机蔓延 当心股市债市深跌

中共央行5月4日发布的《200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结束,还在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其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期货市场和股市等方面;间接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改变资金供求关系和可能的资本外逃。

  “若在中国的各种境外资金由流入转为流出,有可能导致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央行判断,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加深和蔓延,宏观调控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局势。

将引入更多金融衍生品

  《东方早报》报道,但以上判断显然不能令金融创新止步。《报告》称,将逐步引入更多的利率、汇率和信用衍生产品,加大高杠杆产品的监测分析力度,并推动场外市场发展各类固定收益类产品和场外衍生产品。

  央行明确提出,目前中国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金融衍生产品也处于初级阶段,难以满足国内投资者多层次的投资和避险需求,也降低了社会闲散资金转换为投资的效率。因此,要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继续推动货币市场工具创新、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债券品种创新。

  同时,也应注意加强金融市场风险监测与预警,重点监测发生交易异动的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等。

  央行称,要协调好金融市场体系各子市场间的关系,既要防止单个子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快、过猛而导致的暴涨暴跌,又要防止某个子市场发展的停滞不前;要推动金融产品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协调发展,不断加强二级市场交易工具创新;还要积极推动场内外市场的协调发展,“推动交易所股权类、标准化衍生产品发展,推动场外市场发展各类固定收益类产品和场外衍生产品,进一步丰富金融市场套期保值和避险工具。”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央行最后提到,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和企业对价格信号的灵敏度,提高其风险定价能力和水平。

  该报告由央行上海总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共同撰写,全面介绍中国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情况,从2005年开始,已连续出版四期。

*************************************

央企投资衍生品亏损居多 国资委年内将摸底

国资委网站5日最新公布了国资委副主任李伟的讲话指出,目前有28家中央企业在做各种金融衍生品业务,亏损居多。地方国资委将要对这些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掌握投资金融衍生品的情况,如果发现不规范不合规的做法要坚决予以纠正,切实防范国有企业投资金融衍生品的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从20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对繁荣世界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给企业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巨大的风险性。以前中国国有企业投资金融衍生品就曾发生过巨大损失,留下了惨痛教训,如中国五矿、株冶、国储铜、中航油都曾有过这方面的巨额损失。2008年,又有东航集团、中航集团、中国远洋等中央企业投资金融衍生品出现巨额浮亏的事件出现。动辄几十亿的亏损,已严重危及了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国有资产的安全。

  前不久,国务院国资委紧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全面清理各类金融衍生业务。李伟表示,金融衍生品不是不能做,而是要正确认识金融衍生品的功能,发挥其套期保值作用。要明确国有企业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目的为了避险,是为了套期保值,而不是作为盈利的手段,更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进行投机。国有企业应该是金融衍生品的使用者,而不是做市商。

 

  李伟同时透露,2009年,国务院国资委要对中央企业投资金融领域的总体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此外,对于此次金融危机之所以如此大和广疑问,李伟认为主要是因为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在近10年来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李伟同时判断,目前中国经济已初步显现出止跌的迹象,但从总体上看,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0506/12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