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动作真快 陈绍基题写的石碑被铲掉了

 今天,4月27日,原定为“广东省古村落”惠东县多祝镇皇思扬村揭匾仪式的大喜日子,省市文联、民协领导均接到请柬,准备赴惠东参加揭匾仪式。但在24日下午突然接到紧急通知,揭匾仪式取消,何时举行,另行通知。

    事后,知情人透露小道消息:原来做好的花岗岩石匾上“广东省古村落”6个大字为原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所题。因陈绍基涉嫌贪污受贿已被中纪委立案侦查。省有关部门领导通知,“广东省古村落”及落款“陈绍基”等字均须铲除,改为用电脑打字。因为工程较大,27日无法完工,所以只好无限期推后。

    首批27个“广东省古村落”于2008年9月经专家组审定命名,当时请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题写了“广东省古村落”6个大字。刘斯奋也是广东名人了,他的长篇小说《白门柳》颇负盛名,“惠州书城”4个大字是刘斯奋题的。但当时第一个揭匾仪式的江门市民协主席陈某不肯用刘斯奋题词,一定要改为“请绍基同志题”,理由是绍基是省政协主席,官职比刘斯奋高;绍基还是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他题词名正言顺。当然,“一笔写不出两个陈字”,也是陈某心中的想法。而更要是陈某本身是江门市地税局局长,财大气粗。于是,由陈某一掷?金(多少陈某没说,我们也不方便问),陈绍基题词的“广东省古村落”便应运而生。


陈绍基题词的“广东省古村落”石碑

    陈绍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写得一手好字,也喜欢舞文弄墨。于是乎,不少官吏为了擦鞋为了升迁也就千方百计投其所好,形成了“广东处处绍基字”的局面。罗定县粤剧团、吴川县粤剧团、暨南大学100周年校庆、广东国税书画展、东莞长安镇粤剧团……均为陈主席所书。惠州市西湖大剧院、惠州市青少年宫、合江楼……均出自陈主席手笔。新建的惠州市博物馆即将开馆,市政府领导叫有关部门花重金赴京请4位名人为博物馆题写馆名;回来后市委领导不同意,“还是请绍基同志题吧”。于是乎,北京名家的题词束之高阁,另行请回了“绍基同志”的题词。可惜,博物馆尚未开馆,此墨宝未公诸于众,“绍基同志”已折戟沉沙,身败名裂了,想拍马屁却拍到了马腿上。

    其实,贪官喜欢题词,并非“绍基同志”首创。当年的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就曾到处题词,并借题词以敛财,胡长清伏法以后,江西省铲除他的题词就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也喜欢题词,他为东江湖风景区题词还上了国家邮票。后来李大伦受贿1404万元,还有1797万元来源不明,被判死刑,缓期2年。他的题词也就随风而逝。当年的东莞市委书记欧阳德也喜欢舞文弄墨,东莞市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均出自欧阳德之手,后来欧阳德锒铛入狱,一周内3馆均换了新匾。而欧阳德为《东莞志》题写的书名却整整花了3个月才回收、撕毁、更新完毕。欧阳德的接班人李近维说:“早知道在王羲之字帖里找几个字做书名就不用劳民伤财了”!

    官字两个口,当官者说一套做一套、表面道貌岸然,实际男盗女娼者古往今来从未绝迹。“绍基同志”有一个题词“黄花晚节香”曾被传为佳话,但今日黄花依旧,晚节难存,不知“绍基同志”在秦城监狱里悔过自新时还记得这个题词否?

  作者:郭瑛戈


  来源:http://blog.huizhou.cn/u/6875/archives/2009/11780.shtml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0428/127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