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杨佳袭警”与“道亮杀官”中共与民意誓不两立

—动向杂志

“杨佳袭警”与“道亮杀官”
─中国官民关系大撕裂
牟传珩

  杨佳案:中共与民意誓不两立

  震惊中外的杨佳袭警案二审后,民间舆论普遍希望司法并不独立的最高法院,能够网开一面,给予杨佳一条活命。然而,官媒新华网却公布了杨佳十一月二十六日上午已被执行死刑的噩耗。消息传出,舆论一片哗然。仅仅数个小时之内,海外主流媒体路透社、BBC、法新社等国际舆论平台,都第一时间转发了这个轰动全球案例主角的死讯。与此同时,国内舆论怒评如潮,引发了民众对官方如此急不及待地诛杀杨佳的声讨浪潮。那个在二○○八年七月一日,孤身闯入上海公安闸北分局、单刀杀警的孤胆小子,竟被网民推崇为当代“大侠”,不少人在网上塑像,大肆祭奠,哀悼不止,叹息连连。国内腾讯网仅在发布新闻后的不到一个小时,就有超过九万网民留言。

  然而与民间情绪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官方立场及其舆论的对立。他们视杨佳为“丧心病狂”、“穷凶极恶”、“毫无人性的暴徒”。官方对中国各大网站的舆论发帖几乎全面封杀,网易、新华、搜狐、中华网竟看不到一条发表反面评论的文章,而腾讯网超过九万网民留言,一律被屏蔽,仅留下几十条官方立场言论。

  民间对杨佳同情或不平者的民众,本都与杨佳无亲无故,更与上海闸北公安民警个人无怨无仇。然而却都如此立场一致,毫不含糊地表达出与政府截然不同的对立观点,充分印证了中国民众对事实真相的渴望和对政府行政与司法执法的绝望。

  由此可见,杨佳赴死的最大社会后果,就是官民关系的彻底大撕裂。这种撕裂,不禁让人联想起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年代一起公然在党的“三级会议”上行刺党支书记、引发社会强烈反响的重大刑事案件。这个案件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刺激性,一点也不亚于杨佳袭警,只不过当时的讯息传播没有今天这样普及与迅速,以至于此案在海外鲜为人知。由于我的家兄牟传琳是本案被告的辩护人,我也有幸参与帮助家兄研究材料,提供辩护参考意见,所以对此案具体情节十分清楚。

  王道亮当众杀官被判死缓

  此案被害人为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某村党支书记赵某。此人关系上通下达,且系当地区、乡两级模范党员、区人大代表;以他为首的党组织还是区、乡两级模范党支部,是县委大树特树的先进典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党的好干部”,却在村里霸男欺女,鱼肉乡里。村民都因畏惧其上下盘结的势力,敢怒而不敢言。这位 “党的好干部”因对村民王道亮之妹大起色欲遭拒绝后,竟利用权力,不分给承包地和采用断水、断电等手段,欺凌王道亮一家十余年。为此王道亮与其妹便上访告状十余载,但不仅无人理睬,且所有上访材料最终都落入了村支书手里,导致迫害变本加厉。最终,王道亮一家被逼上无法生存的绝路。一九八四年六月十日,王道亮义愤难忍,公然在烟台市福山区、乡、村三级党的干部会议上,用木匠扁铲,将该村党支书记赵某当场捅死。此案一发,立即引起社会舆论大哗。当地村民闻听此讯,人人肆酒,户户放鞭炮,百姓不仅感谢王道亮为村子除了个公害,更为村子出了个如此壮烈的勇士称快。而与之相反,当地县委却为平息人们非议县里大树特树的模范典型,忙着召开隆重追悼大会,号召学习殉职于工作岗位上“党的好干部”,而且当地官方竟违反程序,让被杀书记的儿子,继续当该村党支书记,向村民示威。

  王道亮杀官的重大案件被起诉到烟台中级法法院后,专接重大刑事案件的家兄,即接受了被告人家属委托,为其充当辩护律师。家兄为深入办好这起官民立场尖锐对立的案件,专程走访了当地村民。他们见到律师后纷纷联名为王道亮兄妹鸣不平,要律师代言保王道亮一条生路。

  然而,就在家兄密锣紧鼓地为王道亮准备法庭辩护时,当地村、镇、县三级干部却认为王道亮对他们所有干部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也联名上书市政法委与法院,指控王道亮公然在三级会议上行刺党的基层干部,“丧心病狂”、“穷凶极恶”,不杀王道亮他们要集体辞职。可见当时官民立场的对立与气氛的紧张。与此同时,家兄也收到不明来路的恐吓信,阻止他为王道亮辩护免死。然而,辩护人一方并未丝毫畏惧,家兄仍在法庭辩论时指出:王道亮义愤杀人是由于官官相护,蔑视民冤,最终酿出的恶果,并向法庭亮出了村民纷纷为王道亮兄妹鸣不平、要保王道亮一条生路的联名函件;同时建议法院综合考虑案发诱因及社会舆论,对被欺凌而迫不得已杀人的王道亮从轻处罚。

  政治腐败法制倒退的轨迹

  道亮杀官比杨佳袭警幸运的是,当时中国还有改革派领导人参政,社会民主与法制的呼声不断高涨。在此背景下,烟台中级法院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接受了律师与民众希望保王道亮一条生路的强烈呼声,对王道亮作出了死缓判决。之后王道亮服刑于山东省监狱,后来由死缓改为无期、有期,现已刑满出狱。此案,曾被山东作家写成《一桩凶杀案的始末》的著名报告文学,发表在一九八八《山东文学》期刊上,引起了社会轰动,此刊出版后很快被销售一空。二○○一年我因言获罪,也服刑于山东监狱,触景生情,想起王道亮曾在此服刑,故以他的案子为素材,在监狱里创作成情节演绎的短篇小说《灿烂一笑》,出狱后已在海外发表。

  现在想来,王道亮杀官与杨佳袭警两案一脉相承,起因都是由于权益受到侵犯在先,事后官官相护,蔑视上访,最终把他们逼上了不归路。他们同样导致了官民舆论迥然,立场、情感大撕裂的社会后果。王道亮与杨佳最大的共同点,其实都是由官方一手制造成了民间英雄。从道亮杀官到杨佳袭警一路走来,恰恰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官民关系不断撕裂的全过程。在这两起一脉相承的重大刑事案件中透视出的民意,拷问的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公权力产生和运用的合法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王道亮当众杀官被判死缓,到如今杨佳被仓促处死,反映出中国政治腐败法制倒退的轨迹。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1218/11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