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金融危机影响重庆 重庆上百摩配企业面临停产

海外订单撤回 



重庆秋田齿轮生产车间 资料图片    

    

    金融风暴席卷而来,牵动着各行各业的神经。本报开推系列报道,派记者深入调查我市多个行业的生存状况,以及他们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措施,以期能对其他行业渡过难关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摩配·现状

    重庆被称为“摩托车之都”,拥有力帆、宗申、隆鑫、嘉陵等一大批国际知名的摩托车品牌,基于此产生的压铸、齿轮、减震、脚踏板等摩托车配套企业不下1200家,从业人数多达几十万,为全国之最,产品除供应本地摩托企业外,还远销日本、越南、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然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这些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记者昨天调查我市摩托车及配套企业发现,部分出口企业的海外订单已经撤回,不少摩配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据重庆市摩托车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从9月份开始,我市的摩托企业进入困难时期,目前有上百家摩配企业面临停产。

  产品积压拉断资金

    大渡口区某摩托车发动机老板张先生对记者表示,由于错误地估计了市场形势,他在上半年投入大量资金,开足马力生产了大批产品,现在全部积压。“按照往年的形势,9月~12月都是销售旺季,但今年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由于下游整车企业大量减产,造成了我的产品大量积压,我还在外面租了个仓库来堆放产品。现在公司资金链已经断裂,那么多的产品要销往何方,愁得我觉都睡不着。”

    像张老板这种处境的人在我市摩配企业中不在少数,同样在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的另一位摩配老板对记者说到:“基于整车企业的减产,我们厂已经减产了近50%,每月销售额连50万元都达不到,而此前一般都在300万元以上。”

    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随后,记者采访了重庆摩配企业老大秋田齿轮某高层领导,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秋田齿轮每月的销售额也减少了10%左右,接近500万元。”据该高管介绍,“下半年作为传统的销售旺季,大多数企业当然会背水一战,然而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购买力下降,使这些企业措手不及,摩配企业真正的冬天才刚刚开始。”他认为,金融市场的动荡波及到制造业有一个滞后期,重庆摩配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部分企业客户单一,受下游企业减产的影响会更为突出,订单的减少让企业生产难以为继,等到年底银行、机构、个人催款的时候,会直接导致很多企业崩盘。“到那时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有实力的企业也将趁机收购扩张。据我了解,重庆摩配企业目前至少有20%~30%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也就是有两三百家。”


摩配·个案

    400人工厂每周上班3天

    九龙坡区市民刘建原本是华岩镇半山村一家摩配厂的车间主任,从9月份开始他便很少去厂里上班了,“去也没事做,公司订单少得可怜,存货都还没卖出去,工资也拖起发不了。”据刘建介绍,他所在的车间有30多个人,全厂大约200来人,现在大多数工人都已另谋出路。

    据秋田齿轮一位负责人介绍,在今年6月份之前,要招熟练技工很困难,而现在很多技工经常到公司门口查看有无招工启事。“由于9月份以来,很多摩配厂受下游整车企业减产影响,导致工厂停产或半停产,工厂只能裁员或变相地让工人回家休息,很多工人也就失业了。”据该负责人介绍,离建桥工业园不远的一家400多人的减震厂,产品曾出口到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年销售额都是好几个亿,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减产超过50%,工人每周只上3天班。而几个月以前,工厂为了保证生产,还是实行的工人三班倒。

  摩配·影响

    阻挡渝企海外建厂步伐

    重庆秋田齿轮年产齿轮达到1亿件,跻身博世、宝马、雅马哈等国际品牌的配套体系,是日本本田摩托的最主要配套供应商,目前已占据中国摩托齿轮近40%的市场,成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齿轮生产基地。

    “公司原本计划今年在印度和越南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这项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下来。”昨日,重庆秋田齿轮公司总经理邹代友对记者表示,公司不但暂停了海外建厂计划,而且还将原来计划欧美市场8000万的销售额减少到3000万,“趁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我们会将重心转移到公司内部建设上来,狠抓产品质量和新品开发。”

  摩配·纵深

    广东江门摩企抱团过冬

    作为中国摩托产业三大板块之一的广东江门市,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日子同样难过。昨天记者从广东江门了解到,当地的摩托车出口已经出现大幅下滑,企业的平均利润也将由原来的15%回落到5%左右,江门市经委有关官员对记者表示:“在未来3~5年内,我们希望出口能保持在20%左右,将内销提高到80%。”该官员同时表示,他们已经开始整合江门6家摩托车整车企业、300余家配套企业资源抱团作战,应对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向国内市场转移,同时出口战略向非洲、南美倾斜。

摩配·应对

    宗申奔赴越南挖铁矿

    继博赛集团圭亚那开矿后,我市第二家民企正式进军海外矿产开发。昨日,记者从市外经委获悉,宗申集团在“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正式和越南方面签订了开采铁矿一事的合作协议,一期投资在5000万元左右,预计总投资将近一亿。市外经委相关人士提醒,在金融危机持续动荡的环境下,渝企走出去参与海外资源性产品合作开发充满了机会。

    将投8亿建冶炼基地

    据市外经委相关人士介绍,在10月23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本土的摩帮大佬宗申集团在正式与越南签订了合作开发铁矿石的协议,一期投资额就达5000万元人民币,预计项目总投资将达到一亿元人民币。

    早在今年7月,宗申集团董事长左宗申就在“2008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透露,宗申已在越南找到一个上亿吨的矿石场。但当时该项目还处于谈判阶段,并未正式签订协议。时隔3个月后,宗申集团越南挖矿终于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对此,宗申方面表示,暂时不想就此做过多宣传。昨日,宗申集团一高层向记者证实,的确有签约到越南开发矿产一事,但具体的细节暂时不便透露。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越南不允许矿石出口,宗申只能在当地进行矿石深加工。宗申计划将投资8亿在越南建成生铁冶炼基地,同时投资1亿成立矿石精粉公司。

    对渝企走出去有借鉴意义

    据外经委人士透露,这是继博赛矿业后,重庆民企第二家进军海外矿产市场。

    该人士表示,金融风暴导致国际市场信心不足,引发撤资现象,在客观上形成了投资空当,而这正是有实力的重庆企业走出去的好时期。重庆有实力的企业应瞄准海外资源型企业(如石油、天然气、矿石等),通过并购手段走出去,为长期能源战略铺路,也可着眼本市主导产业,在海外布局产业基地。宗申集团的此次签约为渝企发掘金融危机下的商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博赛集团近日还联合宗申、力帆、南方集团、隆鑫、重钢等企业成立了国际矿产开发协会,到全球收购矿产资源,为重庆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摩配企业转向生产麻将机

    前不久,专为隆鑫摩托做零部件配套的隆之星公司宣布,正式退出摩托车零配件行业,转而生产自动麻将机,据该公司的董事长蒋富强介绍,摩配相关行业利润越来越薄,加之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让摩配老板们无心恋战。

    据悉,一台售价3000元左右的摩托车,利润只有100多元,而“一台3000~5000元左右的麻将机,普遍利润都有600~700元”,现有的摩托车行业低迷,导致大部分配套企业产能过剩,设备闲置,这些生产线稍加改造就可适用于麻将机生产。

    而近期同样从摩配行业转行的陈老板告诉记者:“我之前是做摩托车减震的,工厂也有几百人,但是在如此的市场环境下,我发现再坚持下去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在巴国城里开了一家火锅店,改行做餐饮了。”据陈老板介绍,和他一起改行的摩配老板,还有开洗脚城的和做茶叶生意的。

    业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摩配老板告诉记者,目前很多企业都因为金融危机而停产,但他们不会宣称自己停产,因为他们的厂房、设备都在,只要有订单,就又可以开工,只是让工人回家休息,有单时再通知来上班,“而这是一个无限期的放假,很多工人再也接不到复工的电话,只好另谋出路,这样企业也避免了因破产而带来的员工赔偿问题。”

 (记者 梁龄 见习记者 杨雪峰)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1027/108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