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胡锦涛:采取措施 保持经济金融稳定

  

  胡锦涛:继续采取调控措施,保持经济金融稳定


  国家主席胡锦涛23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胡锦涛表示,建交18年来,中新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两国经贸关系进入新阶段,充分体现了双方扩大开放、推动自由贸易进程的信心和决心。天津生态城已开始建设,希望双方共同努力,使其成为中新合作的又一典范工程。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新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方高度重视同新加坡的关系,愿深化中新互利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切实推动共同发展,为亚洲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胡锦涛表示,面对当前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形势,各国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协调,坚定信心,加强合作,共渡难关。中方将本着负责态度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世界金融和经济体系稳定,同时下大力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继续采取调控措施,保持经济金融稳定,保持社会稳定。


  李显龙表示,新中关系很好。双方开展了一系列大项目合作,开创了两国互利双赢合作的新局面。两国刚刚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将有力推动中新关系,也将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当前,亚洲经济总体发展条件和态势良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亚洲国家要加强合作,提高应对金融危机能力,增强金融市场信心,保持经济活力,共同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作出贡献。
  国务委员戴秉国参加会见。(新华社 罗辉 李诗佳)

****************************

央行出台新规明确“重大责任事故”领导责任

央行昨日发布新规,明确了对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单位的直接领导及上一级单位领导的处罚规定,严惩相关责任人的不作为行为。此举是对自1995年起开始实施的《关于对金融机构重大经济犯罪案件负有领导责任人员行政处分的暂行规定》重大补充修订。


  央行表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的职能、业务范围、机构设置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切实落实领导责任,防范重大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央行在修订原有规定基础上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重大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负有领导责任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和《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新规定称,重大责任事故是指因失职渎职、玩忽职守行为对人民银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虽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但造成恶劣影响的事故。此外,新规还对"重大经济案件"重新进行了定义,即指涉案金额较大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侵占等经济案件。首次将"侵占"定为违法行为。  新规定明确因不履行或未正确履行工作职责,监督管理控制不力,使制度不落实等造成重大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的,将根据性质、情节、损失或危害程度以及失职渎职表现,追究其"主要领导责任"。
  新规定还指出,发生重大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并造成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经济损失的,其上一级单位的主要领导责任者和重要领导责任者,因为对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不传达、不贯彻,致使下一级机构未能及时了解和落实的;或者对下一级单位管理不严,监督检查不力或对管理工作中已暴露的重大隐患、漏洞不重视,未能及时解决的,央行将追究其"重要领导责任"。

□ .黄.竞.仪  .北.京.商.报

*********************

国家统计局调查报告:三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再创新低

 23日,由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简称"监测中心")主办"把脉中国经济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主办方公布《2008年三季度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报告》,据报告显示,2008年三季度国内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3.81,较二季度进一步下降0.74点,创2004年一季度以来新低。


  监测中心对国内百名经济学家进行的信心调查结果表明,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恶化,国内经济明显降温等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学家对经济出现趋势性下滑的忧虑进一步加重,使得信心指数与达到近年来最低点的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走势相一致。


  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出口需求增长持续放缓,顺差持续降低;国内投资增长从偏快趋于正常;消费需求增长乏力;货币信贷增长从"偏快"转向"略显偏慢";经济迅速降温,增长预期持续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明显放缓,热钱流出风险减少;资本市场疲软,资产价格趋降,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减弱。


  他们同时建议,应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保增长"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随着经济增长势头的减缓,中央去年年底提出的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目标也逐渐转变为"保增长"和"控通胀"。防止出现经济"硬着陆"风险逐渐成为当前关注的核心。


  调查显示,53%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经济增长下滑",并有75%认为目前推出的"保增长"政策时机适当。


  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央行10月份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国务院也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因此发生重要调整,这与经济学家对未来政策取向的建议相一致。对于目前可以考虑的政策措施,86%的经济学家选择"增加中小企业贷款",65%选择"增加转移支付,提高对中低收入家庭的补贴,54%选择"取消利息税"。此外,还有"增加长期投资项目","降低贷款利率","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和"推动房地产市场复苏"等政策。


  鉴于目前形势的需要,经济学家普遍建议发挥财政政策在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作用,调查显示,61%的经济学家建议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在于增加公共事业支出,减轻居民税收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

*********************

新华视点:从世界金融危机来看中国经济发展

 一个多月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向世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不断蔓延扩散,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日大幅下挫。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这场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与世界相互联系空前紧密。面对来势凶猛的世界金融危机,今年以来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及如何应对,世界为之瞩目。


  从世界金融危机看中国发展,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急剧变化,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但是,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正逐步显现。
  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把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经济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的活力。  
  挑战前所未有,发展极不平凡
  中国人民是以一种满怀喜悦的心情踏入2008年门槛的。


  这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又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这些计划中的大事和喜事使亿万人民对2008年充满期待。
  然而,从1月中旬到2月上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遭受四次史所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过程的袭击。3个月后,一场更大的自然灾害接踵而至。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震级达里氏8级的特大地震,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这两次特大自然灾害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房屋大量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夺取了抗灾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这期间,正当中国人民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之际,始于2007年4月的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扩大蔓延,国际金融市场阴云密布,波谲云诡。3月14日,美联储宣布对陷入困境的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提供紧急贷款。4月,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后,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一度迎来短暂的平静期,甚至很多权威机构预测次贷危机即将结束。然而短短几个月,形势又急转直下,美国两大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


  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出资2000亿美元接管"两房"。在随后不到一个月内,美国多家金融机构陷入困境。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同日,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17日,美国政府对陷入困境的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高达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20日,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21日,美联储宣布批准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25日,美国监管机构接手美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银行。


  这场在华尔街生成的"金融海啸"迅速向世界波及,世界金融市场继续急剧动荡,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和严峻。


  10月3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修改后的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8日,西方主要经济体采取降低利率等应急措施联手救市。21日,美联储宣布将开始从货币市场基金购买商业票据,以促进短期金融市场流动性。此外,这期间,英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巴西、韩国等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实施金融救援。


  目前,这场波及面广、影响程度深的金融危机尚未出现转机,仍处于不确定和不稳定相互交织的动荡状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上旬发表报告说,受严峻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已经或接近于衰退"。
  从世界金融危机看中国发展,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但应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直接表现为出口增长放缓。我国是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出口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5%,拉动经济增长1.5个至2个百分点。


  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金融危机的发生势必减少它们的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中国的出口,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这一点目前已在中国经济运行中有所体现。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我国对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出口1891亿美元,同比增长11.2%,比去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


  受外部需求减弱、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增速明显放缓,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不少外向型中小企业面临困境。


  内有特大自然灾害冲击和经济运行一些突出问题的掣肘,外有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夹击,是近几年经济发展中最困难的一年,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资本市场持续波动和低迷等方面。
  统计表明,前三个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增长9%,低于一季度的10.6%和二季度的10.1%。受多种因素影响,前三个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7月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呈逐月回落态势。此外,一年来,国内股票市场大幅调整波动,沪深两市的总市值缩水一半以上。
  面对严峻的考验,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科学调控,带领全国人民克服了种种挑战,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极不平凡的发展业绩。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三季度统计表明,我国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仍然保持较快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趋势明显、农业获得大丰收、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包括就业和居民收入在内的民生状况得到改善等。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金融业稳健运行。多年来的改革增强了我国金融业的抵抗力,各类金融机构实力普遍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此外,由于我国金融实行循序渐进的开放战略,对国际金融的参与度还不够高,虚拟经济的发展也比较缓慢,规模还不大,实体经济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因此,我国金融体系是安全的。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表示,三大因素将帮助中国较好地应对此次危机:中国拥有1.8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中国存在资本管制,这就为中国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中国货币政策稳健,中共政府过去4年都实现了财政盈余。


  然而,我们要对未来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必须有充分估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0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深刻认识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努力把好的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


  统筹国内国际大局,确保经济持续增长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而今年以来应对多重困难和挑战的过程,正是这一战略思想的生动实践。
  把国内和国际形势联系起来全面分析、通盘考虑,历来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方法。去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主动性。今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要求,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尽可能长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鉴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密切跟踪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及时灵活地采取相应对策,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不少新的复杂因素,党和国家工作面临不少新的严峻挑战,6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会议指出,我们既要正确估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又要充分认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充分准备。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始终是我国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7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由"防过热、防通胀"完善调整为"一保一控",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随即,我国在外贸、金融、财税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为减轻纺织等行业出口压力,自8月1日起,我国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这是我国自2006年下调企业出口退税率以来的首次回调。8月初,央行调增了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随后,央行又决定从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针对股市持续震荡局面,9月19日,我国宣布实行单边征收印花税。同时,国资委宣布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汇金公司增持上市银行股票。


  9月份以来,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措施进行干预。9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美国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座谈时说,中国已经着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面对变化的形势,中国加强宏观调控,采取灵活、审慎、富有弹性的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保持金融市场稳定,保持资本市场稳定。
  10月5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将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从6日起,重启非金融企业中期票据发行。这两项措施对于缓解企业融资难困境、保持金融和资本市场稳定,都有积极作用。
  10月8日,在西方主要经济体央行同时降息的当天,中国人民银行也采取行动,近9年来首次下调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6年来首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此外,从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会议还从强农惠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大投资力度、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进一步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部署。


  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日宣布,为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国家将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


  2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宣布,从2008年11月1日起,适当调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对个人住房交易环节的税收政策作出调整,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同日,中国人民银行还宣布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和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
  这一系列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为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强决心。


  坚定发展信心,把自己的事办好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连续高速增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如今,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达25%,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


  面对百年未遇的世界金融危机,我国一直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和演变,高度关注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9月下旬以来,随着危机日益加深,我国领导人多次与有关国家领导人讨论国际金融形势,积极评价有关国家为稳定金融市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希望这些措施取得积极成效。同时强调,应对这场危机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中国将继续以负责任的态度发挥积极作用。我国领导人表示,中国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不出现大的起落,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十年前,当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陷入危机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给予了坚定的支持。而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所作的努力再次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说,当前的世界经济环境中,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盖特纳说,在当前世界经济下滑的形势下,人们更重视中国发出的信息。中国是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和信心的来源。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利伟诚说,在美国经济趋弱的情况下,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强劲有力,是世界的福音。美国白宫发言人弗莱托表示,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问题上,中国将充当"稳定者"的角色。


  当前,这场世界金融危机重挫了人们的信心,使得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暗淡。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经济就是信心经济。但是,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当金融和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我们一方面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到困难和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更要看到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这也正是我们的信心所在。
  这信心来自于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带领亿万人民战胜挑战,化解风险,积累了改革发展的丰富经验。


  这信心来自于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由于经济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上升到世界第三位,粮食、棉花、钢铁等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转变。我们抵御风险、迎接挑战的能力大大增强。


  这信心来自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尤其是今年以来,从抗灾救灾、成功举办奥运会到神七成功飞天,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更是为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行着强有力的思想动员。


  此外还要看到,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巨大。全国有13亿人口,国内市场广阔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有很大潜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必将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激活农村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再者,我国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分别超过和接近20万亿元,银行资金充裕。
  不久前举行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仍在不断发展中,尚未见底。在外需持续减弱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对于防止经济下滑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下大力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曾面对一次又一次重大挑战,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而每一次战胜挑战,我们就前进一大步。从世界金融危机看中国发展,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保持国民经济在更长时间内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1024/107805.html